50家中小企業今集體走進上海市政總院,達成了什么合作?
來源:上觀區情2018.12.4

今天下午,由楊浦區科委和上海市政總院聯合主辦的“走進市政總院-城市基礎設施技術成果對接會”在上海市政總院舉行。
“在海綿城市的建設中,小型透水路面維護養護技術一直是薄弱環節。”“道路交通技術中心在過去幾年承擔了上海各級城市道路和交通樞紐的設計,目前隨著道路越來越智能化,希望在綠色道路、智聯網車路協同技術、BIM設計平臺和3D展示等方面獲得技術對接。”……活動進行得十分緊湊,上海市政總院各分院負責人輪流上臺,每人利用4分鐘時間發布了海綿城市、智慧水務、道路交通等十大領域的研究成果和技術需求。
聽取了市政總院的這些需求,來自百度創新中心、同濟檢測、摯達科技、郵電設計院以及復潔環保等11個創新代表企業的負責人隨即上臺,以路演的形式展示了各自在智能城市、智慧水務、車樁協同、虛擬仿真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應用。
上海筑邦測控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研發基于VR的虛擬仿真技術的企業,在聽取了市政院的需求以后,上海筑邦董事長胡敬禮找到了三個可與公司技術對接的方向。“我們基于VR技術做的建筑三維展示與漫游技術可以滿足道路交通的數字化模型構建,將VR虛擬仿真技術和BIM技術結合,可應用到智慧水務中心的水廠BIM工程信息展示和控制中。”胡敬禮告訴記者,公司還在研發將VR技術應用到對歷史建筑的數字化展示和保護中。
活動后半部分,進入對接環節。現場設置了專門的展示和對接區域,由市政總院各分院以“擺攤”的方式,和與會企業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和對接,不少企業和市政院當即達成了合作意向,開啟了合作的大門。
這樣的對接在過去并不常見。上海市政總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張辰表示,這樣的對接平臺打破了中小微民營企業和國有大型集團的壁壘。“上海市政院自2006年成立研究院以后,建立了12個技術研究中心,但一直專注在自己做研發。互聯網時代對市政設施的各個領域都提出了智慧化需求,本次搭平臺將充分調動社會資源,服務于市政建設的技術創新。”
上海市政院作為大型國企有技術優勢和帶動作用,而上海楊浦則有眾多具有創新技術的科技型企業,市政院的理念訴求與楊浦區科委一拍即合,于是便促成了這次對接會。上海市政院梳理了各技術領域,發布了詳細的技術需求對接清單,短短兩周時間便收到了眾多企業積極報名響應。主辦方經過初步篩選,今天共有31家楊浦企業、16家外區企業以及多家來自長三角城市的企業參與對接會。
楊浦區科委主任王志俊告訴記者,過去科委在調研企業的過程中,發現科技型企業都有一個共性需求,就是產業鏈對接需求。“對初創型企業來說,他們在局部領域可能取得一些技術突破,但往往缺少訂單和市場開拓能力。”面對企業需求,政府除了給予資助以外,還應該給他們搭建一個“舞臺”。
楊浦區科委先后策劃了數場企業和行業主管部門、金融機構、上交所等單位進行對接交流的活動,在行業管理、融資、上市、人才引進等方面做了精準對接和精心輔導。“走進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為了產學研對接,走進龍頭企業,是為了產業鏈對接。”王志俊表示,“走進市政總院”這一活動,一方面通過市政總院的溢出效應帶動區內設計、節能環保產業領域的小微企業共同發展;另一方面區內一批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的創新型企業又可以利用新技術與市政總院傳統設計的優勢相結合,提供創新解決方案,進一步激發技術革新和創新活力。
今天與會企業之一的上海同濟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過去一直專注在工程檢測領域,在聽取了市政院的需求以后,其負責人嚴軍驚喜地發現,公司研發了多年的綠色道路建設技術可以應用到上海的綠色道路建設當中。“比如舊路改造資源的再利用技術,過去道路損壞了,人們傾向于整條路挖起來,用重新用新材料鋪路,而我們的技術在原來的材料基礎上加添加劑,恢復原材料的性能。”還有廢舊材料的再利用技術、水泥路面加鋪技術、建筑垃圾再利用等,都可以在上海未來的綠色市政道路建設中大有作為。
更多資訊
-
大零號灣創業者:業績不是大風吹來的,必須奔跑追趕|夜訪上海科創園區2023.5.11
“企業處在初創期或快速發展期,必須奔跑、追趕……” 【小編說】夜上海,美麗精彩不只在于五光十色的商圈、熙熙攘攘的咖啡館酒吧。近日,我們夜訪位于上海市區、郊區的一個個科創園區,觀察那里的“亮燈指數”,與… 查看詳情 >
-
2022上海“五五購物節”啟動新消費,拼多多投38億助力煥新上海品牌2022.8.1
“平臺‘全城熱購,多多拼單’五五購物節上海專區已于7月30日上線,用戶搜索021即可直達。平臺將聚焦上海老字號、上海好農貨、國際消費季等主題,投入38億元消費補貼,助力掀起消費熱潮。”7月30日上午,… 查看詳情 >
-
2022咖啡消費報告:上海咖啡館數量全球第一,咖啡“濃度”顯示上海城市消費韌性2022.8.1
咖啡文化,折射出上海的消費韌性。7月29日,在第二屆上海咖啡文化周新聞發布會上,美團發布《2022中國咖啡消費洞察報告》(下簡稱報告),為即將開啟的咖啡文化周活動預熱。 報告顯示,上海咖啡館數量位列全… 查看詳情 >
-
“奶罐”成文化科技創新平臺,將園區打造為文化新地標2022.7.22
在北京,曾經有家名叫雙橋乳品廠的企業,被譽為首都“奶罐”。十年前,它遷入大興瀛海工業園,“奶罐”騰籠換鳥,老舊產房改造成為現在的E9區創新工場。如今,這里成為北京文化科技融合的創新試驗田。 E9區創新…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