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在滬談金融科技:中國移動支付優勢要保持,外國人也想用支付寶
來源:上觀2018.12.19

初創企業融資缺乏足夠的抵押物怎么辦?信用和知識產權作為抵押物,監管措施要如何跟上科創企業的發展速度?科技金融應該怎樣持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幫助民企輕裝上陣?
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舉行的2018上海金融論壇上,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紐約大學的多位美國經濟學家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關注的議題,都不約而同地聚焦了當前中國最受關注的經濟領域:科技金融。
2018上海金融論壇現場,國際金融家論壇正式宣布成立。 ?供圖: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本特·霍姆斯特羅姆(Bengt Holmstrom)是契約理論方面的專家,在題為“金融契約與金融科技”中的演講中,他首先用“大白話”將大家耳熟能詳的“創業融資”進行了闡釋:有資金的人急需商業構想,有商業構想的人缺乏資金,成本最優的解決辦法就是讓有想法的人與有資金的人直接“接頭”,于是前者實現融資,后者實現投資。
但是相比房產等摸得著、看得見的傳統抵押物,大部分中小企業,尤其是科技初創類企業都是輕資產型。沒有抵押物,如何獲得資金?此時企業的商業計劃、知識產權、信用等級就成為了新型的抵押物,同時投資方就需要銀行這樣的中介一同參與對企業商業價值的評估。
霍姆斯特羅姆認為,中國已經抓住并應該繼續牢牢抓住的機遇正是在此。他表示,金融科技平臺的出現,將企業的信用信息、知識產權信息等作為大數據轉化成了抵押品,因此投資方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從金融科技平臺收集企業信息并進行處理、分析,得出企業信用評級,從而對企業融資資質進行評估。這些聽起來很“技術咖”的金融科技平臺,其實就存在于人們日常使用的支付寶等平臺中。
“金融科技平臺出現后,原先企業帶著商業計劃,向銀行證明自己具備貸款資質的過程出現了逆轉,銀行可以根據企業的信用評級主動發出借款邀請,說明算法逐漸代替了人為判斷,這是中國目前金融科技發展領先的地方。” 霍姆斯特羅姆表示,由于移動支付技術的發展,中國的金融科技平臺有了快速發展的基礎,而將信息代替固定資產作為抵押的方式能夠大大幫助中小微企業迅速獲得融資。此外,對公司法人個人在金融平臺上的表現進行大數據分析,以得出的信用評級作為信貸額度參考依據,也能為其管理的企業提供融資幫助。“可見金融科技對普惠金融帶來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本特·霍姆斯特羅姆(Bengt Holmstrom)
不過,他也提出了一個“歪果仁”在中國遇到的“小麻煩”:支付平臺能否讓外國人在中國也能更便捷地使用移動支付,“我只能用微信錢包,好像還不能用支付寶,有時候只能用現金支付。”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院長杰弗里·加勒特(Geoffrey Garrett)表示,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進步,今天中國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全面小康,那么中國必須在產業價值鏈方面不斷向上走,開展技術投資,尤其是對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機器人、5G通訊等方面的技術投入。
同霍姆斯特羅姆一樣,加勒特也表達了希望中國繼續推進移動支付技術創新的看法。他以親身經歷為例,作為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顧問,加勒特近年來在清華上課時都曾問學生,“口袋里還有現金嗎?”不出他所料,果然講臺下無人舉手。但在美國,同年齡段的年輕人口袋里依舊帶著美鈔和信用卡,可見中國在無形的移動支付領域顯然已經領先世界,這是中國應該持續保持創新力的領域。
對于中國金融科技下一步的發展,蘇格蘭皇家銀行主席霍華德·戴維斯(Howard Davies)建議,中國可以利用科技金融相關平臺和技術加強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尤其在目前市場波動率比較明顯的情況下,通過增強衍生品開發為投資人提供更多對沖工具,從而合理避開金融風險。
作為本土企業家代表,匯付天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周曄表示,中國金融科技目前仍處于高速發展期,只是從監管者到從業者暫時還未完全適應這一告訴發展為金融市場帶來的格局變化。他建議,下一步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能否圍繞中小企業融資,加強制度化管理,對嘗試進入貨幣基金領域的支付平臺進行更好的引導,使這些平臺找到為中小企業貸款更有效率的方式方法,也為下一步移動支付領域的發展打下基礎。
本次論壇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高金/SAIF)、中國金融研究院和國際金融家論壇主辦。論壇現場,由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及中國金融研究院聯合全球關注中國金融發展的機構與專業人士共同發起的國際金融家論壇正式宣布成立,將力爭打造一個開放、專業、務實的交流平臺、研究智庫與合作生態,為中國金融的現代化和國際化發展匯聚全球智慧。
更多資訊
-
復工復產中的上海生物醫藥企業:抗腫瘤藥產線已恢復,檢測機構備戰報復性增長2022.5.5
作為上海三大先導產業之一,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在此輪抗疫中成為主力擔當,隨著第一、第二批近兩千家重點企業“白名單”發布,上海生物醫藥企業開始防疫和主業生產兩手齊抓。 據悉,在首批666家重點企業“白名單”… 查看詳情 >
-
這段時間,上海不少企業、園區、商超增加了新“門衛”,原來是它2022.5.5
在漕河涇開發區園區、寶冶集團、石庫門釀酒廠、上海東方壓縮機廠、福陸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這段時間,上海不少企業、園區、商超增加了新“門衛”,這就是來自上海電信的“天翼數字哨兵”,短短幾秒,它就能核查人員… 查看詳情 >
-
滬郊食品企業積極復工增產,讓市民餐桌更豐盛2022.4.27
疫情之下,米面糧油是每個家庭不可缺的,但要想吃到羊角包、三明治、手抓餅或許就有點難度了。近日,在滬郊金山,部分食品加工企業正在積極復工復產,努力以更多美味可口的食品豐富市民餐桌。 “早上8點,我們的面… 查看詳情 >
-
上汽集團設計中心閉環運營,把耽誤的工作進度搶回來2022.4.18
疫情防控期間,嘉定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24小時待命,堅守在崗位陣地。3月24日起,位于安亭鎮的上汽集團設計中心開始封閉管理生產,62名員工堅守一線,用了三周時間,把原先耽誤的工作進度搶了回來,完成榮威…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