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GDP首超90萬億元,經貿摩擦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發展基本面
來源:上觀2019.1.21

今日,國新辦舉行2018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003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他認為,中美經貿摩擦對經濟運行影響確實存在,但影響總體可控。
寧吉喆表示,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最大的變是外部環境的變化,國際形勢的走勢變數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很多。過去一年起伏跌宕,金融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全球投資大幅下滑、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及單邊主義盛行,這都對我們已經處于第二大經濟體,進出口貿易相當于GDP的三分之一的大經濟體產生影響。
針對經濟運行變中有憂多少是來自于中美經貿摩擦的問題,寧吉喆解釋稱,從去年二季度開始,中美經貿摩擦初見端倪。面對經貿摩擦,中國政府及時采取“六個穩”的政策,即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從中國經濟運行數據來看,一般認為四季度受到國際形勢的影響要大一些。
從具體數據上看,過去兩個月主要經濟指標有升有降,總的還是緩中趨穩。以12月份為例,投資、消費、工業、服務業等主要指標或者是持平、或者是略有上升,總體是穩定的。1-12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9%,與1-11月持平。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2%,比11月加快了0.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比11月提高了0.3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3%,比11月加快0.1個百分點;制造業PMI雖有下降,但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上升,服務業持續處于景氣區間,建筑業指數大幅上升。
寧吉喆認為,經貿摩擦不僅是對中美兩國的經濟有影響,對全球經濟都有影響,總體上我們在克服影響繼續前進。中美經濟合則兩利、斗則兩敗,合則多贏,斗則多輸。為落實兩國元首12月1日阿根廷會晤的成果,兩國工作組保持密切溝通,大量磋商,取得積極進展,這對中美兩國包括世界經濟都是重要消息。從長期發展趨勢看,世界經濟發展的全球化趨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中美貨物貿易額超過6300億美元,互利共贏的本質不會改變,合作需求潛力十分巨大。
寧吉喆表示,中國經濟增長總體上是內需主導,2018年消費增長貢獻率和投資增長貢獻率加在一起超過100%,凈出口的貢獻率為負。中國國內市場開拓的空間十分廣闊,經貿摩擦沒有也不會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中國經濟抗御壓力的韌性、應對沖擊的后勁,長期穩中有進的態勢沒有也不會改變。
更多資訊
-
復工復產中的上海生物醫藥企業:抗腫瘤藥產線已恢復,檢測機構備戰報復性增長2022.5.5
作為上海三大先導產業之一,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在此輪抗疫中成為主力擔當,隨著第一、第二批近兩千家重點企業“白名單”發布,上海生物醫藥企業開始防疫和主業生產兩手齊抓。 據悉,在首批666家重點企業“白名單”… 查看詳情 >
-
這段時間,上海不少企業、園區、商超增加了新“門衛”,原來是它2022.5.5
在漕河涇開發區園區、寶冶集團、石庫門釀酒廠、上海東方壓縮機廠、福陸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這段時間,上海不少企業、園區、商超增加了新“門衛”,這就是來自上海電信的“天翼數字哨兵”,短短幾秒,它就能核查人員… 查看詳情 >
-
滬郊食品企業積極復工增產,讓市民餐桌更豐盛2022.4.27
疫情之下,米面糧油是每個家庭不可缺的,但要想吃到羊角包、三明治、手抓餅或許就有點難度了。近日,在滬郊金山,部分食品加工企業正在積極復工復產,努力以更多美味可口的食品豐富市民餐桌。 “早上8點,我們的面… 查看詳情 >
-
上汽集團設計中心閉環運營,把耽誤的工作進度搶回來2022.4.18
疫情防控期間,嘉定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24小時待命,堅守在崗位陣地。3月24日起,位于安亭鎮的上汽集團設計中心開始封閉管理生產,62名員工堅守一線,用了三周時間,把原先耽誤的工作進度搶了回來,完成榮威…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