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豫園悄然變樣,一批老字號新店入駐、街區重現文化氣質
來源:上觀區情2019.2.11

上海豫園商城年味正濃。很多市民游客過春節一定要到豫園走走,吃一籠南翔饅頭,喝一口湖心亭的的茶,嘗嘗豫園梨膏糖、老城隍廟五香豆,再看看一年一度的豫園新春民俗藝術燈會。不少到豫園商城市民游客最近驚喜地發現,豫園商城又在悄然變樣。杏花樓、大壺春、鮮得來、真老大房、松鶴樓等一批老字號新店入駐,地道上海味道、江南風味愈發濃厚;貫穿豫園商城核心區域的文昌路上,冒出了十多家有特色的文創小店;周邊停車更方便了,還有了“移步異景”……
豫園商城主動應對消費升級與城市更新趨勢,在去年啟動了新一輪改造升級,一期圍繞著“豫園故里”、“豫園漫步”和“空中豫園”三大主題重塑場景,幾乎每個月都有新項目推出。除了在商城內部做文章,處于老城廂核心區域的豫園商城也在配合周圍地塊的更新,將改造升級向商城外部延伸,勾畫出一個海派老字號創新集聚區、中華傳統文化時尚演繹區的雛形。
更多老字號入駐豫園
蘇幫面最具長三角地區餐飲特色,也是最受上海人歡迎的面條派系。很多上海人想吃蘇式湯面,會坐著高鐵去蘇州吃,可見其受歡迎程度。最近,有著262年歷史的蘇州名店松鶴樓,開到了豫園商城。
新開的松鶴樓蘇式面館,坐落在舊校場路五號門入口,輔以“蘇州桃花塢——上海豫園小校場”年畫,將上海人喜愛的蘇幫面傳統在豫園商城全新呈現。招牌鹵鴨面是蘇州十碗面中的翹楚,看似簡單的生面精細地分成了龍須面、細面、小寬面、棍子面等,不少上海老食客邊吃邊說過癮。
“食文化”是豫園商城海派文化重要體現之一。在升級轉型中,豫園商城將海派餐飲文化建設作為重點之一,對一些服務質量不盡如人意的商戶陸續進行了調改更新換代,讓一批在老百姓中有口碑的老字號回歸入駐豫園。
上海南市喬家柵旗下的松糕已有近百年歷史,豫園商城內新開出來的喬老爺松糕店,改良了原本上海人熟悉的“定勝糕”,對糕的形、色、味等方面推陳出新,帶來外觀更巧、風味更多、口感更佳的喬老爺松糕;至今已有140多年歷史的沈大成,首次進駐豫園商城,堅持注重選料、制作精細的傳統,在經營上也動了很多腦筋,以青團為主打產品,各式糕點銷量可觀……
豫園商城此次引入的老字號并不局限于商城自持的老品牌老字號,商城外知名度高、老百姓認可的老字號都被請進來,給消費者帶來更多新體驗。如,杏花樓、大壺春、鮮得來、真老大房等隸屬杏花樓集團,松鶴樓等是蘇州的老字號。
老字號新店如鯰魚一樣,也攪動著豫園商城原有的飲食市場。去年,開在九曲橋畔、榮獲米其林推薦的上海南翔饅頭店,啟動開店100多年來最大規模的改造升級,重新亮相后不僅環境優雅了、口味豐富了,沉淀多年的文化韻味也更好地體現出來。今年3月份,綠波廊也將停業升級改造,重開后將給消費者帶來更好地就餐體驗。
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豫園商城并沒有將眼光停留在上海。豫園商城正醞釀利用調改出來的空間打造一處“舌尖上的江南”美食區域,會邀請來自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市的老字號名點、家傳特色進駐,讓海內外游客可以在豫園一站式嘗遍江南美食。據介紹,“舌尖上的江南”規劃約有2000多平方米,將聘請知名設計師打造獨特的江南主題空間,按照不同地區劃分成不同風格的片區,安排來自各地的具有代表性的美食商家入駐。
文昌路重現文化氣質
年前,一則關于“文昌路”的微信在不少人的朋友圈刷屏,很多人納悶“豫園里面竟然還有這樣一條路”。
文昌路是南北延伸、穿越豫園商城核心區域的動脈路,到豫園商城游玩的人基本都會經過這里;但過去因為文昌路上業態比較低端、整體也沒有統一規劃,很多人走過路過卻都沒啥印象。
今年1月25日,調整升級后的文昌街重新開街,面貌一新。以“銀杏樹下的守藝人”為核心節點,由南向北,上海印象、漢字生活館、文昌祈福店等十余個各具特色的文創小店匯聚,形成了獨具歷史文化氣質的豫園文創街區。街頭、街尾兩個牌匾“龍門”和“文昌”,意為“一登龍門,文運昌隆”,重現了“文昌路”當年起名時的寓意。
這些文創小店創意獨特,在其他地方很少見到。如,文昌祈福店主打各類文創小產品,文創產品以文昌君為形象,特別設計了男童款和女童款,傳遞對學子文運和考運的祝福。爆款產品是金榜提名筆,為百家姓設計,寓意為金榜題名、步步高升。
漢字生活館,既是一個漢字衍生品的體驗場,也是一個小型的“活字印刷博物館”。店內整面墻的鉛活字和挑空處,用不同時期的字體寫就的“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是中華漢字的構成和使用方式之精華,是最早關于漢字構造的系統理論。以老的鉛字為內容載體開發出來的各款活字印章以及字在瓶等活字創新產品,文化茶、網紅“紅包包”等字活產品都炙手可熱。
“文化始終是貫穿豫園商城改造升級的主線。在改造升級中,豫園商城注重引入能代表上海品質、承載海派文化基因的優質商戶。”豫園股份董事長徐曉亮說。
文昌路甫一亮相,在游客市民中反響不錯,最近成了商城最紅的“打卡地”。
探索與老城廂的文化鏈接
1月21日至2月22日,是豫園春節傳統活動“豫園燈會”的時間,今年很多開車去賞燈游園的市民游客,會被引導到距離步行十分鐘路程的BFC外灘金融中心享受限時免費停車服務。
游客從BFC一路走來并不“寂寞”。BFC與豫園商城精心設計了新春導覽路線,游客可邊走邊欣賞:BFC北廣場正在舉行“星光奇境”摩登燈光展,外灘至豫園的人民路楓涇路段向公眾開放,將傳統老上海的燈彩文化與現代聲光影技術相融合,為老城廂的年味增加時尚感。
引導游客到BFC停車,看似小事情,卻是一次有深意的嘗試。
隨著去年老城廂福佑地塊舊改征收的啟動,老城廂城市更新提速。在黃浦區的規劃中,未來老城廂地區將打造提升為一個商業、居住、文化、旅游等多業態混合,實現從外灘金融集聚帶到新天地商務區的聯動發展。豫園商城正處在老城廂核心區,說到底只有10多萬平方米空間,它的發展必然要放在老城廂更新的大背景中考慮。
此次,豫園商城通過營造新春氛圍,將處于外灘集聚帶的BFC與商城連接起來,讓游客在漫步中感受上海的過去、今天與未來。這是在豫園商城與老城廂之間嘗試的一次互動。
更大的動作則在悄然推進中。不久前,豫園股份拿下來商城周邊的金豫閣與金豫置業地塊,此舉意義重大。豫園商城周邊業態與環境市場過去常被詬病,但由于歷史原因,這些業態產權并不歸屬于豫園商城。此次,豫園股份將拿下的兩個地塊納入豫園商城升級改造中,服務于商城周邊業態改善、交通便利改善等需求。
對于豫園商城以及老城廂的未來,豫園股份董事長徐曉亮認為,應在作為老城廂核心區的豫園商城打造海派老字號創新集聚區,在上海自主品牌的發源地、集聚地打響“老字號競技場”概念,通過引進老字號旗艦店、特色店、集合店,逐步形成創意設計街區,讓海派老字號在新一輪集聚中回歸城市中心和公眾視野,同場競技,促進品牌煥新;而在核心區周邊區域,可實現錯位分工,依托現有資源優勢,適當補充創意園區、共享辦公等業態,拉長產業鏈,形成聯動協同,催生本土新銳設計力量。同時,在老城廂地區打造中華傳統文化時尚演繹區,以持續第25年的豫園新春民俗藝術燈會、覆蓋全年的中華傳統節慶民俗活動為主線,組織貫徹全年的街區活動策展,增強老城廂地區“四大品牌示范區”的輻射力。
更多資訊
-
項目結構封頂,上海這個新城打造國際一流教育綜合型社區2023.9.21
9月20日,金橋臨港平和項目結構封頂。該項目覆蓋了從幼兒園到高中全學段,預計2025年9月對外招生,總投資達32.9億元,總建筑面積30.1萬平方米。對標國內外一流教育社區項目,引入業內最先進的設計理… 查看詳情 >
-
九成企業感到貿易便利,八成認為成本下降,上海自貿試驗區政策效應顯著2023.9.21
9月20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10周年主題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張江科學會堂舉行。 作為全國第一個自貿區,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十年來,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不建“… 查看詳情 >
-
大虹橋傳來喜報,又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入駐,看看哪家是你熟悉的企業?2023.9.21
“選擇大虹橋,就是選擇未來”,今年7月,國家發改委《關于推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進一步提升能級的若干政策措施》發布后,作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核中核”的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讓更多海內外有識之士把投資興業的目… 查看詳情 >
-
首單、首次、首筆……上海自貿區十周年,銀行業保險業交出了怎樣的答卷?2023.9.21
截至6月末,上海自貿區內銀行業機構數量達588家,其中區內法人機構49家,分行級機構121家,分行級以下機構418家。保險機構數量為135家,其中區內法人機構16家,分公司54家,分公司以下機構65家…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