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張江科學城將成能源互聯網示范城“硬核”
來源:上觀區情2019.3.6

可以想象嗎?通過后端的“智能大腦”(即能源智慧服務系統)可以精確地分析你所用的用能峰谷時段、不同設備的使用情況等,提供一個更科學的用能方案,降低用能的成本,提高用能效率。比如,提供一個何時用氣、用電、用光伏、用風能等多種不同能源之間自主切換的一種智能方案。如今,這種“用能定制化”離我們并不遙遠。
3月5日,國網上海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正式入駐張江,并披露將以張江科學城94平方公里為核心,打造國內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用能形式齊全、智慧程度最高的世界一流城市能源互聯網工程。
在這里,將以提升城市電網精益化運維、智能化管控、網絡化協同、定制化應用、開放化服務、多元化互動為目標,試點電力、儲充、數據多功能合一的能源站技術,建設“變電-儲能-充電-分布式電源-數據中心”多合一能源站,應對上海城市土地資源緊張難題,發揮電力設施潛能,推進上海智慧城市建設。在這里,將逐步建設八大工程:天地一體通信網絡、智能充放電網絡、虛擬電廠、自愈性智能電網、智慧能源服務與體驗中心、智慧能源社區、能源轉換互聯系統,以及智能化運維。
國網上海能源互聯網研究院中心主任魏本剛介紹,到2020年,張江科學城能源互聯網示范工程將基本建成,到2030年,上海將形成城市能源“一張網”的全新城市能源運行模式,樹立能源互聯網建設的“城市標桿”和全球能源經濟轉型的“中國方案”。屆時,可再生能源在總能源消耗占比70%,清潔能源在總能源消耗中占比80%,100%實現泛在物聯網,供電可靠性達99.999%,終端能源消耗電能占比90%,萬元GDP能耗為0.21噸標煤/萬元。
這樣一種智慧能源方案還可以運用在更廣泛的領域。比如,在園區建立起自己園區級的綠色能源“微電網”系統,有自己的儲能系統,最大限度地自給自足各類能源。在長三角一體化的背景下,不同城市之間形成能源互補支撐,最大限度地提升綠色能源的應用,達到節能減排的理念,構建綠色的長三角能源生態圈。
作為配套服務張江科學城建設的機構,張江科學城能源服務中心當天同時啟用,并發布智慧城市能源云平臺1.0版,其通過對能源大數據的收集、分析、應用,既能為政府以及電力、水務、燃氣等能源企業提供能源監控、能源優化管理,又為能源客戶和能源服務公司提供開放共享、靈活智慧的綜合能源服務互動。該中心將成為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打造現代能源服務體系,樹立能源管家品牌和提升營商環境的重要示范。
更多資訊
-
項目結構封頂,上海這個新城打造國際一流教育綜合型社區2023.9.21
9月20日,金橋臨港平和項目結構封頂。該項目覆蓋了從幼兒園到高中全學段,預計2025年9月對外招生,總投資達32.9億元,總建筑面積30.1萬平方米。對標國內外一流教育社區項目,引入業內最先進的設計理… 查看詳情 >
-
九成企業感到貿易便利,八成認為成本下降,上海自貿試驗區政策效應顯著2023.9.21
9月20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10周年主題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張江科學會堂舉行。 作為全國第一個自貿區,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十年來,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不建“… 查看詳情 >
-
大虹橋傳來喜報,又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入駐,看看哪家是你熟悉的企業?2023.9.21
“選擇大虹橋,就是選擇未來”,今年7月,國家發改委《關于推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進一步提升能級的若干政策措施》發布后,作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核中核”的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讓更多海內外有識之士把投資興業的目… 查看詳情 >
-
首單、首次、首筆……上海自貿區十周年,銀行業保險業交出了怎樣的答卷?2023.9.21
截至6月末,上海自貿區內銀行業機構數量達588家,其中區內法人機構49家,分行級機構121家,分行級以下機構418家。保險機構數量為135家,其中區內法人機構16家,分公司54家,分公司以下機構65家…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