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獎勵你一個小紅點”,上海這個鎮治水用上了小學課堂的辦法,有效嗎?

來源:上觀區情2019.4.17

摘要:記者了解,每兩個月,四團鎮河長辦會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村內622條河道進行“大體檢”。“體檢報告”通過鎮級微信平臺傳送至各村171名行政河長的手機上,河長們需要對照河道體檢結果依次整改問題。

獎你一朵小紅花——過去,這是小學老師為了激勵孩子學習慣用的“套路”。而今,這招被上海奉賢區四團鎮用在了河道治理上,針對全鎮24個行政村的水環境治理工作進行每天一次的考核公示,考得好的村,就“獎勵一個小紅點”。在剛剛過去的一個季度里,一些水環境治理效果顯著的村一連拿到數十個“紅點”,并相應地兌換成了上萬元的獎勵金。越來越多的村,正自覺加入“爭紅點”的河道治理評比之中……

在四團鎮政府底樓大廳的醒目位置,一塊公示牌上依次列明各行政村的名稱及其所得紅點個數。這些“紅點”是怎么來的?記者了解,每兩個月,四團鎮河長辦會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村內622條河道進行“大體檢”。“體檢報告”通過鎮級微信平臺傳送至各村171名行政河長的手機上,河長們需要對照河道體檢結果依次整改問題。整改并檢查合格后,問題方可銷項,“小紅點”才能從整改完成之日起,貼在公示牌上。此外,各村行政河長還需要每天通過大聯動平臺上傳當天河道基本情況照片,經鎮河長辦檢查確認沒有新增問題,再持續獎勵小紅點;如發現問題,獎勵當即取消。

四團鎮的紅點考核制度從今年一月份開始推行。起初的一個月,有些村還沒有意識到任務的緊迫性。在邵靴村,第三方機構第一次檢查出“河道旁堆物”問題后,村里的行政河長并未按照規定時間整改。結果,在鎮河長辦復查中,問題不予消項,紅點獎勵也就沒了。當月的榜單上,邵靴村的紅點少的可憐。名次曝光后,村干部急了,當即召開會議商量解決辦法。最終,該村通過設立自治崗位,鼓勵黨員、村民積極分子、老干部參與治水,逐步在村內形成河道保潔員隊伍、巡查發現隊伍和及時整改隊伍三股力量,短時間內完成問題消項和后續維護,失去的小紅點又奪回來了。

四團鎮農業服務中心黨支部副書記、主任王玉龍透露,要想牽住河長制的“牛鼻子”,關鍵要解決“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通過可量化的紅點考核辦法,如今四團鎮每個河長的工作情況都要進行排名,激發了各級河長的治水熱情;同時,每日一檢的制度安排也方便河長能更快更全面了解問題、分析問題,督促問題的解決。“比如,有的村河道工作一周都得不到紅點,河長就必須去實地看,協調解決難點;有的村累計紅點排名長期靠后,會引起該河道的各級行政河長重視,督促自我整改。邵靴村書記高靜波告訴記者,由于行政河長是“兼職”,平日本職工作繁忙時,確實不免忽視。而今,每日一檢的情況要掛在鎮里的辦公樓,“再不管好自己的‘責任田’,面子上也掛不住啊。”

在四團鎮橫橋村,“小紅點”催生了一支“2+22+1”的治河護衛隊,即2位退休干部專職對該村河道“體檢報告”上的問題進行分類、派單、跟蹤、反饋,再由22個村民小組長根據問題情況,即時組織5-10人不等的保潔隊伍現場解決問題,形成河道問題處置“閉環”。在楊家宅村,針對難點河道,河長們通過微生物載體、曝氣裝置、種植沉水植物等水生態修復方式,解決了水體深黑、流動性差的問題。漁墩村則以“人工+機械”的方式截污清淤、活水保潔,改善了水環境整體質量。記者了解到,一季度以來,在“小紅點”排名的敦促下,四團鎮共巡查各類問題3600個,已處置3000個。

王玉龍介紹,目前鎮里還將“小紅點”排名和物質獎勵掛鉤。“小紅點“越多,可兌換的相應獎勵越高。一季度,四團鎮24個行政村通過同臺競技,共下發獎勵資金90萬。其中,農展村因累計得到58個紅點,位列全鎮“榜首”,為村里贏得了2萬余元的最高獎勵金,可用于本村后續水環境治理,或獎補參加志愿服務的村民。“這既能有效平衡村里治水的成本,又可以敦促水環境問題的盡快解決,用小錢來撬動大治理。” 王玉龍說。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