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額電費節省指日可待?全國電力高校首個人工智能學院在臨港成立
來源:上觀2019.4.24

4月23日,上海電力大學與臨港集團簽署戰略合作簽約,聯合成立“上電-臨港人工智能學院”,成為臨港地區首個高校人工智能學院,也是全國電力行業首個在人工智能技術領域全面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學院。
“人工智能將是未來智能電網的核心部分”,上海電力大學校長李和興這樣展望。他說,目前,國家發改委及國家能源局、工信部都將人工智能納入發展規劃與戰略,強調人工智能與各行業的融合與應用,其中在《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指出推進“互聯網+”智能電網建設。“這是一個發展趨勢,圍繞人工智慧能源升級的時代已經開啟。”李和興說。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電網領域的落地運用,巡檢機器人將高效代替人類完成高壓電路作業。巡檢機器人通過高精度定位,以及AI語音、圖像等識別技術,能夠在各種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完成人工很難完成的作業,通過規模化作業,大幅度提高作業效率。通過深度學習技術,人工智能夠針對臺風等自然災害進行電網災害風險動態評估。通過機器視覺、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等全方位技術支持,輔助電網在輸、配電等各個環節作出精準分析、判斷、優化、決策。憑借機器學習技術的強大預測功能,人工智能能夠準確預測電力的供需峰值,降低電力系統對環境的影響,幫助用戶節省巨額的電費支出。
未來,能源供給側將不再局限于電力,而是多種能源形態共存,能源需求側將由家庭、企業、智能樓宇、電動汽車及各類儲能裝置等構成。能源供給側和需求側之間將形成智能綜合能源平臺,各類電力設備和用電終端在平臺上互聯互通,能源流、數據流和資金流將實現無縫銜接。
臨港集團總裁袁國華介紹說,臨港集團是上海市國資委下屬的唯一一家以產業園區投資、開發與經營和園區相關配套服務為主業的大型國有企業。園區企業主要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能源裝備、智能制造裝備、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等領域拓展業務。在人工智能產業領域,臨港集團已經引入了包括商湯科技、中科院-腦智工程、科大訊飛、寒武紀、百度創新中心、航天八院等一批人工智能領域中的標志性企業。
袁國華表示,依托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建設等產業基礎,臨港已集聚了一大批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平臺和標桿企業,涵蓋硬件、算法、應用等多個重要環節,為今后的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希望與上海電力大學在“服務企業,滿足產業需求;服務高校,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共同提升創新能力”等各個方面,進一步擴大合作范圍,強化合作內容,提升合作價值。
據悉,通過共建人工智能學院,上海電力大學與臨港集團將在學院管理、專業建設、師資培訓、 校企合作以及學生就業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雙方共同成立了“校企聯合管理委員會”,將校區、園區的學科優勢與企業優勢緊密結合起來,全面解決電力行業、企業以及核心技術方面的問題,創新“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養體制,共同打造人工智能在信息技術、智能裝備、先進能源行業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
人工智能學院首批學生將在9月份通過雙向選擇,從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本科二年級遴選30名對人工智能有濃厚興趣的品學兼優學生,進行培養。同時,從新入學研究生中遴選開展“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培養。在社會服務方面,人工智能學院將大力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通過各種形式,發展與產業界的互利共贏關系,推動電力領域人工智能科技進步。
更多資訊
-
“片區+園區+村居”幸福社區融合發展全覆蓋,來看趙巷鎮這份“幸福答卷”2023.11.17
新時代幸福社區的生活應該是什么樣子?是共享、多元、歡娛的專屬空間,或是有心、有愛、有趣的生活體驗,100個人心中或許有100種想法。做好群眾心聲的聆聽者,以溫暖家治理體系和新時代品質城鎮幸福趙巷建設,… 查看詳情 >
-
原汁原味展現“兩萬戶”歷史生活,上海工人新村展示館建成開館2023.11.17
“這種19寸的黑白電視,阿拉老早用的,現在都沒有了。”“奶奶以前就住在這里,那時候工人新村的條件算很好的。”11月17日上午,上海工人新村展示館在楊浦區長白228街坊建成開館,許多住在周邊的居民聽聞消… 查看詳情 >
-
閔行這個地方將建成全球最大新文創電競中心?上海首份電競產業白皮書發布2023.11.17
11月16日,為期四天的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拉開帷幕。在現場,為探索“新文創”的更多可能性,閔行區聯合超競集團共同發布《上海市閔行區電競產業發展規劃白皮書(2023-2025)… 查看詳情 >
-
聚焦三大高強度纖維,上海金山全力打造“國際纖維之都”策源高地2023.11.17
11月17日,第五屆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2023年中國復合材料行業年會開幕式在上海市金山區舉行。會上,金山區發布并解讀了打造國際“纖維之都”暨建設國家纖維材料產業集群的實施意見,宣布將…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