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輪、寫字樓、汽車工廠……上海經濟風向,藏在這些細節中
來源:上觀2019.7.23

一
周末晚上的滬閔路高架,錦江樂園標志性的摩天輪在燈火通明中旋轉,與此相伴的,還有過山車上傳來的陣陣尖叫和士林夜市的熱鬧喧囂。
讀懂新出爐的上海經濟半年數據,不妨從這個轉不停的摩天輪開始。
錦江樂園是眾多上海市民童年的玩樂勝地。近年來,很多人為樂園擔憂,開車在高架上,經常能看到摩天輪空空蕩蕩。特別是迪士尼來到上海時,人們擔心這座本土游樂園愈加沒落,甚至關門歇業。
誰能想到,如今的錦江樂園再度成為網紅打卡地。上海迪士尼樂園開張后的第三年,老牌本土游樂園非但沒有被沖垮,反而煥發出第二春。
上海的消費潛力還有多少,旋轉的摩天輪中可窺一二。這里的消費市場容得下迪士尼,也容得下海洋公園和錦江樂園,游客排起的隊說明需求還沒有被滿足。
同理,人們看到個別商場經營困難,但更多的商圈和商業地標在上海崛起、多點開花。如今,在國慶、春節等長假之外,暑假正成為上海外來消費“井噴式”增長的新旺季。來自全國各地的消費需求,從幾大主題樂園、傳統地標景點開始,向分布在全市各個核心商圈蔓延,“上海購物”的品牌正在全國來客心中越擦越亮。
消費,是今年以來上海經濟運行中最突出的增長點之一。今年上半年,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4%,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當月增長14.9%,消費升級類商品持續較快增長。
今年以來的上海,首店經濟、網絡經濟、夜間經濟、外來消費等新消費引領態勢顯著。新商品、新服務、新模式在上海總是最能被接受,新需求在上海總是最容易被激發。今年上半年,498家全球首店在上海開張,占到了全國總數的一半。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顯示,最終消費對中國GDP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達到60.1%。研究者介紹,雖然還未有官方數據發布,但據業內專家測算,上海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早已超過70%。
“上海經濟增長已經具備了‘消費驅動’的新特征。”上海市發改委宏觀經濟分析專家表示。
二
寫字樓,是藏著上海經濟細節的另一個觀測點。今年以來,上海房地產業實到外資增長1.4倍,眾多海外主權基金投向上海核心區域內的優質商辦寫字樓。
上海的寫字樓為什么又一次熱起來?最近仲量聯行的一份報告指出,現階段上海甲級寫字樓在全球具有相當競爭力優勢,上海GDP總量在全球城市中排名第7,甲級寫字樓價格排名第9,這樣比率可以為投資者帶來良好的租金回報率。
海外主權基金更為看重的,是長期穩定的收益回報。當下全球經濟環境復雜多變,外資看似相中了上海的樓,實則看好的是上海經濟平穩增長、發展潛力持續釋放、市場經營環境日趨改善。
透過寫字樓,還能看到涌現的市場需求。今年上半年,上海吸引外資數據靚麗,在重大項目紛紛落地的同時,也有相當比重的外資項目規模不大,卻聚沙成塔。
比如今年上半年上海的科技服務業,吸引外資規模同比增長2.3倍。除了一些體量較大的跨國公司新設研發中心,更多的是“小快靈”的科技中介、檢驗檢測機構等等。數百萬美元注冊資本的外資服務業企業比比皆是、越來越多,它們循著上海全球科創中心的吸引力而來,看好上海為全球不同類型創新創業企業提供充滿可能性的大平臺。
“小快靈”的高端服務業企業,不會大興土木,租用市中心的甲級寫字樓自然是首選;加上外資地區總部、投資性公司快速增長,核心商圈的優質商辦需求旺盛。當然,本土新興企業也是這些優質商辦需求的重要來源,上半年上海日均新設企業超過1400戶,同比增長5.9%,繼續成為全國創新創業最活躍的城市之一。
寫字樓之熱,傳遞的是全世界對上海經濟的信心。在貿易摩擦陰影、全球經濟陰晴不定的當下,海外中小企業、新興產業創業者的信心尤為可貴。這些企業嗅覺敏銳、發展勢頭良好,相對不受政治因素影響,它們的去向,反映的是世界經濟最前沿、最活躍新動能的流向。
“下半年隨著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科創板和長三角一體化生態綠色示范區進入施工階段,隨著第二屆進博會舉辦,將釋放經濟增量,進一步提升城市能級與核心競爭力。”上海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正向發力的“重大變量”,是全球新動能加快向上海匯聚的重要原因。
三
觀察今年以來的上海經濟,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是“汽車”。
去年下半年開始,全國車市陷入寒冬,作為上海支柱產業之一的汽車工業遭遇嚴峻挑戰。這也是今年一季度上海經濟增長放緩的重要原因。
今年6月,隨著全國范圍內的國五轉國六切換,廠家和經銷商加大促銷力度,上海汽車工業產銷雙雙回暖,對上海的工業產值、消費增速都有直接帶動。
“這輪汽車產業的波動,是一個長周期的標志,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有充分的準備。”汽車行業專家認為,中國汽車市場仍有潛力,會逐步回暖,但在經濟規律作用下,近期內回到兩位數增長已不現實。
規模龐大、產業鏈超長的汽車產業,對經濟影響巨大。相關研究顯示,汽車產業對上海工業產值增長的直接影響在20%左右,間接影響高達40%左右。比如上海工業六大重點產業之一的精品鋼材制造,就因汽車板需求下降,今年上半年受到比較明顯的沖擊。
對上海汽車產業來說,“坐等回暖”顯然不是辦法。依靠降價促銷帶動規模,在6月份已經產生一定效果,但從長期看,這也不是長久之計。
何處找回增長引擎?其實如今困境嚴峻,新的動力來源也愈加清晰。以龍頭企業上汽集團為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車銷量達到8.2萬輛,同比增長42%;全球首款5G互聯網汽車即將量產上市。而在建設中的特斯拉汽車臨港超級工廠,預計今年年底就將有第一輛中國生產Model 3下線,明年一季度15萬輛的產能將持續釋放。
“汽車消費市場上,很多人在觀望。時隔一兩年,市場上的產品就有革命性變化。”汽車業內人士介紹,如今市場上一些自動輔助駕駛、智能互聯的新功能,過去幾年似乎離現實很遠。消費者一方面對新技術心向往之,一方面又希望創新產品能更加成熟,復雜的心態使得汽車消費需求出現暫時的抑制。
迎接下一輪汽車市場消費復蘇,市場先機必然屬于創新引領者。而上海,已經具備打造不可替代新優勢的基礎。眼下最迫切的,就是要聚焦新方向,聚集優勢資源,以更快的速度推動新動能釋放出來。
跳出汽車產業看,上海需要在更大范疇內重塑動力與優勢。目前,上海第三產業占比已超過七成,上半年服務業增長快速。然而影響上海經濟整體速度的,卻是占比相對較低的制造業。經濟學家認為,在當前國內外經濟環境下,在制造業領域加快形成新動能,是推動上海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一個關鍵。
今年上半年,上海工業增加值下降2.4%,最直接原因是汽車產業的影響,但從更大時間看,這反映出新舊動能接續和轉換的陣痛。一方面,上海每年加快結構調整和淘汰落后產能,減少落后的工業產值400億-500億元;另一方面,新興產業在上海快速培育成長,但體量還不夠大。比如,今年上半年上海生物醫藥行業產值首次超過精品鋼材制造,這是一個新舊動能轉換的標志,但剛剛過千億規模的生物醫藥行業在上海經濟總量中占比還只有3.4%,仍需要進一步加快培育、加快發展。
上半年,上海全市工業投資在去年增長17.7%的基礎上,再度增長17%,連續15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兩個17%之間,是上海工業領域轉型升級和新動能儲備的過程,隨著這些聚焦高端領域、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產業項目逐步釋放產能,預計上海工業領域將在下半年企穩回升。
更多資訊
-
打造“熱帶雨林”般的生物醫藥產業生態,上海如何打通難點堵點?2023.10.9
10月7日下午,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吳金城介紹了2023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有關情況,相關負責人回答記者提問。 有媒體提問:上海要打造“熱帶雨林”般的生… 查看詳情 >
-
AI賦能創新藥一站式服務,這家企業獲市級創新型中小企業2023.10.9
近期,智創TOP引進的創新藥一站式服務企業——上海勝普澤泰醫藥科技有限公司(Space Peptides,簡稱“勝普澤泰”)獲評2023年上海市創新型中小企業。勝普澤泰聚焦創新型、難成藥、前瞻性靶點的… 查看詳情 >
-
如何留住城市文化記憶?專家院士齊聚上海倡議,加快保護中國特色現當代建筑2023.10.9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現當代建筑遺產類型豐富,這些建筑保留著新中國城市文化的記憶。10月8日,“新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活化利用暨上海現當代優秀建筑傳承創新研討會”在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和楊浦圖書館舉… 查看詳情 >
-
上海為“一帶一路”提供高水平開放平臺、高能級服務支撐2023.10.8
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投資超過300億美元,承包工程合同額超過800億美元,貨物貿易總額超過1.5萬億美元……十年來,上海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成效卓著。 上海市副市長華源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表示,上… 查看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