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穩!今年上海已新增就業崗位38.54萬個,就業形勢總體平穩

來源:上觀2019.8.14

摘要:全市就業形勢保持平穩,就業規模逐年增長。

近年來,上海每年新增就業崗位超過50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不斷下降,去年年末為3.6%,整體就業狀況不斷改善。今天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介紹了上海積極促進就業體系建設、助力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就業形勢總體平穩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就業形勢受到社會各方關注。中央將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政策層面,不斷強化各方面重視就業、支持就業的導向,為穩定就業形勢提供了有力支撐。上海緊緊圍繞穩就業、防風險、提質量的目標,大力推進就業工作的體系化、制度化建設,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努力穩住就業基本盤,全市就業形勢保持平穩,就業規模逐年增長。從目前情況來看,本市就業形勢總體平穩。

就業主要指標運行在合理區間。今年1-6月,到人社部門辦理就業登記的整體就業人數為1015.62萬人,同比增加12萬人,繼續呈上升態勢。全市新增就業崗位38.54萬個,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10.85萬個,分別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77.1%和72.3%。截至6月末,全市城鎮登記失業人員18.77萬人,同比減少0.86萬人,穩定在22萬人的全年目標以內。

重點群體就業保持穩定。截至6月末,納入2019年市政府實事項目的兩項工作均超額完成階段性任務:共幫助長期失業青年就業創業5477人,完成全年8000人目標的68.5%;共為建檔立卡農民提供職業培訓等就業服務11578人,已經超額完成全年1萬人的目標任務。在11578人中,幫助實現就業5329人,完成全年6000人目標的88.8%。此外,從教育部門統計的數據來看,2019屆高校畢業生就業進展總體平穩,截止7月25日,簽約率為87.66%,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勞動力市場供求基本平衡。上半年,本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共發布招聘崗位89.8萬個,同期求職人數為61.8萬,與去年同期相比均保持增加。對應的求人倍率(市場發布崗位數與求職人數之比)為1.45,略高于去年同期的1.41。近期,人社部在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的100個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市場求人倍率為1.22。這表明,本市的崗位需求相對旺盛,市場崗位數量多于求職人數,勞動力市場仍有回旋余地。

市人社局局長趙永峰表示,雖然目前形勢總體平穩,但也要看到,當前本市經濟增速放緩,外部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對本市部分行業、部分區域的就業會帶來一定沖擊,對于就業形勢的發展變化,必須高度關注,密切跟蹤,做最壞打算,盡最大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

重點幫扶“三類群體”

近年來,上海就業總量保持穩定增長,但青年大學生、就業困難人員、農村勞動力等群體的就業面臨一定壓力。因此,上海打造了“保底線”的就業保障體系,堅持把這“三類群體”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分類施策,努力守住就業的底線。

在促進青年大學生就業方面,為改善部分青年長期失業現象,2012年以來,上海大力實施了青年就業“啟航”計劃,并多次將促進長期失業青年就業納入市政府實事項目,實行量化考核。通過專項幫扶,上海青年失業現象不斷好轉,2019年6月,登記失業人員中的青年占比為20.53%,相較2011年下降近9個百分點。通過加強與教育部門合作,完善落實就業政策,引導高校畢業生多渠道、高質量就業。

在幫扶困難群體就業方面,建立公益性崗位安置、企業吸納和靈活就業相結合的就業幫扶機制;實行公開承諾,確保“零就業家庭”在確認后一個月內至少一人實現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在認定后三個月內實現就業,努力不讓一個困難人員掉隊。今年上半年,共幫扶2.4萬名新認定的“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

此外,上海努力扶持農村勞動力就業,實施離土農民就業專項計劃,建立與本市城鄉發展一體化相適應的就業服務制度。2019年,上海將“為1萬名建檔立卡農民提供職業培訓等就業服務”納入實事項目,還將幫助其中6000人新增就業作為目標,大力促進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增收。

按照國家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決策部署,上海已連續實施了四輪鼓勵創業帶動就業行動計劃,大力推進創業型城區建設,并將創建工作向社區延伸。據統計,2009年至2017年的前三輪行動計劃累計已幫扶引領成功創業10.6萬人,帶動就業82.5萬人。

圍繞創業者在融資、成本、能力等方面的突出瓶頸,本市著力完善創業帶動就業政策體系,實施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緩解創業者融資難題;實施初創期社會保險費補貼、創業場地房租補貼等政策,著力降低創業企業成本。目前,上海已建成市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114家,在本市高校設立創業指導站48個,海創業氛圍日益濃厚,2018年市民整體創業活動率達到12.7%,實現了連續14年增長。

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

勞動者技能素質的高低,不僅影響到個人的就業水平,也關乎經濟轉型發展的大局。提升勞動者的技能素質,建設一支適應產業特點、符合時代要求的技能勞動者隊伍,是民生所望、發展所需。

最近,國家出臺了《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啟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上海也以承辦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為契機,出臺上海的《技能提升行動計劃(2018-2021年)》,圍繞十大重點領域實施10項技能提升行動,并提出技能人才培養評價、使用激勵、引進交流、服務保障等一攬子政策措施,全面加大人力資源供給,提升勞動者就業質量。

一是廣泛開展技能培訓工作。包括大規模推動企業職工培訓,面向各類勞動者開展社會化培訓,大力實施專項培訓,推進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實施“農民工技能提升行動計劃”,推進“養老護理人員技能提升專項行動計劃”和“雙證融通”試點,等等。近幾年全市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保持在100萬人次以上,約占全國總量的10%。2019年上半年全市開展職業技能培訓61.27萬人次。

二是推進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建立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輻射帶動本行業和上下游企業的技能人才培養。目前本市共有110家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其中16家為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大力推進首席技師、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優秀高技能人才評選表彰工作;以世賽為引領,廣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職業技能競賽活動。截至目前,本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重達到33%。

前不久,上海制定了《關于做好本市穩就業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要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經各區屬地認定的困難企業,按規定在今年開展職工在崗培訓,并在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中列支培訓費的,培訓合格后可享受100%的培訓費補貼。同時,還出臺了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成員培訓期間的生活費補貼政策,鼓勵有困難的企業和個人通過培訓提升技能水平。

構建“防失業”的風險防范體系

近年來,上海人力資源市場供需較為活躍,總體上招聘崗位數大于求職人數。在發揮市場自發調節就業作用的同時,上海積極優化“促匹配”的就業服務體系,著力解決招聘求職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觀念不合理、人崗不匹配的問題,使市場更高效地配置人力資源。

近年來,上海建立了需求排摸、分類服務和動態管理機制,以勞動力資源調查為入口,定期組織開展排摸,了解求職人員的就業意向、技能水平和服務訴求,對長期失業青年、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開展實名制管理,提供個性化服務。并搭建供需對接平臺,為求職人員和企業牽線搭橋。此外,上海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還積極創新理念,著力推進“樂業上海”“海納百創”品牌建設,不斷提升就業創業服務成效。

當前,國內外經濟增速放緩,世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就業的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加,雖然本市就業形勢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未來預期總體是好的,但面對外部環境變化,需要積極應對、未雨綢繆。

因此,上海通過“降本減負”,努力將風險化解在源頭。為積極優化營商環境,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近年來,本市先后多次降低職工社保繳費費率,通過降低成本促進企業穩定和擴大用工。同時,實施援企穩崗“護航行動”,對不裁員、少裁員的用人單位給予補貼扶持。2018年,全市有11.79萬家用人單位享受補貼,補貼金額達21.36億元。

同時,上海還開展全方位就業監測,動態掌握企業用工變化。針對可能發生的風險,制定了分級預警、分級響應、分級應對的預案措施,努力做到失業風險有預判,預警指標有監控,應對舉措有層次,保障穩定有底氣。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