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上海黃浦一小區居民,為一個新垃圾箱房舉辦一場揭牌儀式

來源:上觀2019.11.19

摘要:經過反復醞釀、多次基層協商后,垃圾箱房改造項目在業主中前后經過了兩輪投票,均以96%的高票順利通過,最終從維修資金與小區公益性收入中共出資28萬元推動了項目的實施。

黃浦區魯班路上的大同花園小區最近為垃圾箱房進行了“整容”:使用多年需要經常維修的垃圾壓縮機換新,老舊臟的垃圾箱房內有了新面貌,增設了密閉的建筑垃圾臨時堆放室,還安裝了噴淋設施,減少了揚塵。在街道牽頭下,熱心居民們日前為新的垃圾箱房舉辦了一個揭牌儀式,大同居民區黨總支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現場會也放在了揭牌儀式上。在現場,不僅住在垃圾箱房周邊的幾位居民稱贊“環境好了,沒有異味了”,住得遠的居民也說這次改造提升了小區的環境品質。

垃圾箱房改造,看似一件社區平常事,在大同花園卻是大事,推動并不容易。

大同花園小區是建成20年的商品房小區,住戶有1046戶,小區整體環境維護得不錯,但有個“痛點”:處于小區一角的垃圾箱房由于年久失修,存在異味擾民、污水外溢等情況。距離垃圾箱房最近的幾戶人家僅距離5、6米,一到夏天,有的人家窗戶都不敢開,意見很大。

垃圾箱房要改造,出資是大問題。對于商品房小區來說,各種硬件項目維修維護需要全體業主承擔。垃圾箱房內的壓縮機使用多年,經常出毛病;箱房內外部破爛不堪,需要全部更新;還有小區內缺少固定的建筑垃圾臨時停放處,不少居民反映,最好能在垃圾箱房改造中增設固定的建筑垃圾停放處。七七八八算下來,改造費用可能要幾十萬。

“對垃圾箱房進行改造,離得近的居民肯定是歡迎的。離得遠的居民愿不愿支持?”最初,居民區黨總書記張杏妹心里直打鼓。

其實,推動商品房小區的垃圾箱房改造,也是打浦橋街道在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中遇到的一個難題。今年7月,上海正式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垃圾分類,對小區垃圾廂房的硬件設施有一定要求,如要有能進行垃圾“四分類”的空間、設施。記者了解到,目前對售后公房的垃圾箱房改造,政府有一定的托底配套;但對產權屬于業主的商品房小區,相關改造資金則需要從維修資金等中支出。“街道轄區內90%房屋為成套房,且多建于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平均建成近20年,相當數量的成套小區都面臨垃圾箱房年久失修的問題。”打浦橋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推進垃圾分類中,我們想走出一條推動改造商品房小區垃圾箱房的新路。

今年6月,街道在位于蒙自路上的小型商品房小區華電公寓率先推動了垃圾箱房改造。經過業主投票,從維修資金內出資,因地制宜為垃圾箱房更新,并增設了智能垃圾桶等設施。

但大同花園小區屬于大型居住小區,此次垃圾箱房改造力度更大,費用也較高,因此推動難度更大。

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眾人的事情眾人商量。在居民區黨總支引領下,居委干部廣泛收集業主居民對改造的想法與建議,反復衡量更新的利弊得失;街道綠化市容所、市場所等職能部門積極出謀劃策,與居委會、業委會一起商量如何改造、改造什么,并細化改造方案與施工圖紙。業委會委員針對方案與圖紙多次召開會議,反復提出修改建議,并將方案與圖紙公示在各個樓組內,黨員居民與樓組長積極宣傳,讓業主廣泛知曉、參與其中。

大同花園小區建造較早,沒有活動室。街道出資買下居民房屋,為大同花園小區配置了活動室。

居委會還牽頭與物業、居民溝通協調,決定再從小區公益性收入中也拿出一部分資金。為了鼓勵大同花園小區業主對垃圾箱房項目改造的支持,街道拿出一部分獎勵資金,以激發業主們的參與熱情。

經過反復醞釀、多次基層協商后,垃圾箱房改造項目在業主中前后經過了兩輪投票,均以96%的高票順利通過,最終從維修資金與小區公益性收入中共出資28萬元推動了項目的實施。

張杏妹一顆懸著的心落下了:“不少居民對我說,居民區、居委不是簡單地代替我們做決斷,而是主動搭建協商平臺,組織業委會、物業公司和政府職能部門與居民業主反復商量,這樣的做法,我們打心眼里支持。”

最近,街道轄區內不少商品房小區的居委干部、業委會主任與物業經理已經到大同花園小區來“取經”了,紛紛要在自己的小區借鑒這一做法。打浦橋街道黨工委書記關屹說,商品房小區的垃圾分類是難點,要總結好大同花園垃圾箱房改建中的黨建工作經驗,用“心”學習、做“深”調研、從“嚴”檢視、從“實”整改,要在激發居民思想、價值和行為認同中下功夫,實現黨建引領居民群眾自治共治的社會治理新局面,為打浦的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的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據悉,下一步,打浦橋街道將把這一做法復制推廣,目前已經確定4個商品房小區試點。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