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畫像:85%在線學習者“知道但不了解人工智能”,更多人對AI普及應用存顧慮
2019.12.11

誰在學?為何學?學什么?基于大數據畫像方法,上海對終身學習進行精準化調查。10日,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國家級課題——“大數據下在線學習用戶畫像的構建及其應用研究”,在“AI+終身教育應用學術論壇”上披露《人工智能時代的終身學習——上海在線學習者AI畫像白皮書》,以滬上高校學生、社區居民、企業白領3個群體為對象,發放和回收有效問卷6307份,“畫”出了人工智能+教育需求與態度。
【誰愛學習,誰愿埋單?】
如果用“大數據”來為全社會學習者畫像,那么這個“TA”長什么樣?用戶畫像,在市場學上廣為應用,成為刻畫目標用戶、設計產品定位等的有效工具,由此提煉出用戶的特征標簽,描述出用戶的興趣愛好。
從受訪者年齡階段分布情況來看,20到50歲年齡層在上海在線學習群體中占比超過80%,說明中青年人群是上海在線學習的主流群體。值得注意的是,61歲以上高年齡層的占比也超過10%,表明滬上高年齡層學習者群體不斷擴大,愈發注重在線學習和能力提升,教育教學領域人工智能已經向這一人群擴展普及。
而從學歷分布情況來看,上海在線學習者中本科學歷占比最高,超過50%以上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專科學歷占比也超過30%,說明高學歷人群是上海在線學習的主要群體。
至于付費學習意愿,課題組發現,40歲以下學習者普遍愿意為人工智能課程付費,而且普遍能接受1000元以內的費用支付。同時,31到40歲學習者中,有將近50%比例愿意支付1000到5000元接受人工智能課程學習,他們在這一付費區間的年齡分布中居首。而41到50歲學習者中,有22.94%比例愿意支付5000到10000元,甚至有5.57%的比例愿意支付10000元以上,在這兩個付費金額區間的年齡分布中均居于首位。可見,31到50歲齡層群體經濟實力較強,也注重學習投資,關注學習產品應用。
【輕量級應用,期待現象級】
人工智能在民眾頭腦中的“滲透度”究竟如何?“事實上,有84.46%的在線學習者表示,‘知道但并不了解人工智能’。”課題主持人肖君研究員直言。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這份白皮書由上海開放大學開放遠程教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圖書館(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上海市學習型社會建設服務指導服務中心辦公室、上海市人工智能學會等共同發布,他們發現上海人工智能在線學習平臺功能開發較多集中于“輕量級AI應用”,符合當前AI技術開發及其產業應用的初級階段特征。
此次調研的受訪者接觸過的人工智能產品或服務,目前大多集中在圖像識別、指紋識別、語音助手等應用;娛樂、智能家具和線上學習為第二梯隊;家庭服務機器人、無人駕駛與醫療機器人接觸較少,這與人工智能產業在消費端發展的趨勢相符。比如,僅有約15%的在線學習者表示“上過關于人工智能的在線課程”,而“正在從事人工智能相關工作”的在線學習者比例更是只有0.25%。
這一切說明,當前上海市民對于人工智能輔助教育應用工具或系統的體驗比例仍較低。其中智能學習軟件的體驗者人數最多,為52.28%;智能評測次之,為35.48%;智能監督課堂教學、智能導師、虛擬實驗室、AI知識圖譜、教育機器人等占比不高——“現象級的人工智能教育產品有待出現。”
【半數預期大變,有喜也有點憂】
對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學方面的態度調研中,上海60%以上學習者對人工智能教育教學應用持“看好,相信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的態度;30%以上學習者“觀望中,保持中立”;只有4%比例持“不看好,只是噱頭”或“不太關心”的保守或負面態度。結合不同年齡層學習者分析可知,40歲以下受訪者普遍對此持積極態度,年齡層越小其積極態度越肯定;而50歲以上受訪者較多表示觀望中立。
在總體樂見AI發展同時,“畫像”可謂“有喜也有憂”。因為有超過88%的受訪者表示對教育教學領域人工智能普及應用,存有個人信息、數據安全方面的顧慮。結合年齡層來分析,隨著年齡增加,擔憂程度越大。有超過53%受訪者還表示,擔心溝通交流與情感缺失,這一點各年齡層占比較接近。
肖君表示,信息保護方面,已有眾多國家政府相關機構制定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數據治理法規和政策,以實現發展與安全之間的平衡,在保護個人權利的同時激勵社會更好地沉淀和使用數據。人倫情感方面,依據人工智能三大原則“目的——服務人類;透明度——保持控制;技能——與人合作”,歐盟、英國、日本等國際組織和國家均發布了人工智能的倫理準則,以降低AI風險和倫理隱患,促進人工智能行業良性健康發展。
專家們判斷,當前上海教育已從以“教育信息化”為重點的1.0時代,進入以“信息化教育”為重點的2.0時代,其進程也已從重視建設、應用的第一階段,進入重視融合、創新的第二階段,此次問卷調查數據同樣證實,超過一半受訪者認為AI時代下教育模式和教育場所將發生極大變革,包括無固定上課時間和空間、推翻傳統你教我學模式、改變個性化學習考核標準等。
更多資訊
-
53個重點項目在嘉定集中簽約,投資總額超200億元2023.8.17
8月16日下午,嘉定區舉行夏季企業分享會暨固投項目集中簽約活動,53個項目集中簽約,投資總額達204.75億元。 近年來,嘉定區緊盯重點領域、重點產業推進項目落地,新興產業逐漸成勢,本次集中簽約的項目… 查看詳情 >
-
松江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引領綠色高質量發展,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023.8.16
首個全國生態日之際,松江正全面推進“遠看青山綠水,近看人文天地”的美麗松江建設,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實景畫”正穩步繪就。 今年上半年,松江空氣質量指數(AQI)優良率為85.6%,國家地… 查看詳情 >
-
金融賦能科創生態,徐匯濱江加速打造AI產業集聚高地2023.8.16
登上西岸智塔東塔樓45層,在上海徐匯濱江地區規劃展示中心俯瞰,西岸風光縱覽無余。作為上海首個人工智能發展集聚區,徐匯區是上海唯一入選全國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所在區域,聚焦打造人工智能千億元級產業規模… 查看詳情 >
-
閔行生物醫藥產業項目進展如何?陳宇劍開展專題調研2023.8.15
根據在全區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提升”活動安排,8月14日,區委書記陳宇劍深入華漕鎮開展專題調研,實地了解生物醫藥產業項目建設進展情況。他指出,重大產業項目是推動閔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和…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