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賦能科創生態,徐匯濱江加速打造AI產業集聚高地
來源:國際金融報2023.8.16
登上西岸智塔東塔樓45層,在上海徐匯濱江地區規劃展示中心俯瞰,西岸風光縱覽無余。作為上海首個人工智能發展集聚區,徐匯區是上海唯一入選全國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所在區域,聚焦打造人工智能千億元級產業規模目標。
伴隨人工智能產業的高速增長,金融和科創面臨更加有機的結合契機。在徐匯濱江,科創企業與金融活水,正迎來一場創新的賦能體驗:銀行網點化身人工智能體驗中心,賦予金融場景更多的社交屬性,著力為區域內的人工智能企業搭建起展示和交流的優質平臺,加速促進科技型人工智能產業聚集地的形成。
當走進這家銀行網點時,數字人“小浦”首先映入眼簾,可向她咨詢所需辦理的業務,也可向她了解周邊的各類生活信息。若銀行排隊人員較多,還可選擇使用網點內的浦惠座艙。當坐進座艙后,將座椅調制舒適的位置,便可開啟遠程銀行之旅。通過遠端集約化業務運營,可以得到全新形式的線下金融服務。

在李成蘭看來,銀行與科創企業的合作,存在于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各自做好業務本身。這也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銀行做好自己的服務,提供一些產品給到企業,而企業則做好自己的實業,可能有一些相關的服務給到銀行。”李成蘭說,“第二個層面,開展更深入的合作,不僅僅是科技貸款,可能還影響到整個生態圈的打造。例如,在徐匯或漕河涇區域,做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科技企業較多,浦發銀行擁有很多這樣類型的客戶。如企業間互通有無,打造一個人工智能社區,讓企業合作更緊密、協同發展。”
“第三個層面,如果未來企業和銀行之間有更好的契機,共同打造一個更好更高的合作點,可以這個點能夠持續發光發亮,為社會做更多貢獻。”李成蘭進一步表示,例如,德拓在2020年疫情期間,獲得浦發提供的及時貸款,正是有了浦發銀行的雪中送炭,企業才發展的更好,同時企業積極參與上海市隨身碼建設,為上海抗疫貢獻自己的科技力量。希望銀行與企業這種協調合作、共同更好的為社會貢獻的責任能夠永久的傳遞下去。
人工智能應用前景廣闊,為企業帶來巨大發展機遇。“人工智能產業的投入非常高,企業不能無目標地大規模投入,而是要從落到實地出發,根據具體應用場景的現實需求來做研發,這樣的人工智能能夠切實實的解決各種問題,才是高質量發展的體現。而且在未來也能夠實現企業的收入,才能夠讓企業可持續的發展并更好的服務于社會。”李成蘭表示。
鏈接點亮科創生態圈
浦發徐匯濱江支行行長蔡佳琪表示,“浦發銀行作為根植于上海的本地銀行,秉持金融賦能的理念,將網點開設在西岸人工智能國際中心,與這樣一個科技屬性特別強的地方更好融為一體。徐匯濱江支行的整體設計理念和構成要素,充分融入AI元素,將傳統金融服務融合科技元素,旨在更好服務科創型企業和實體經濟。”

著力構建并激活生態圈的理念,貫穿網點經營始終。“通過與核心科創龍頭企業聯動合作,挖掘他們本身上下游和小微科創企業的需求,或通過供應鏈等特色科創信貸產品,為企業匹配更好的科創金融服務。”蔡佳琪說。
二樓的會議室里,圍繞人工智能企業提出的前沿技術的應用場景問題,浦發創新實驗室工作人員嚴禎晨正在給他們做耐心解答。為了加大對區域內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浦發銀行總行創新實驗室派遣相關行業專家在這里定期駐點。更多的初創企業樂于來到這里,獲取他們所需的信息和技術支持。
嚴禎晨介紹稱,“我們希望達成兩個層面的交流,即客戶與客戶之間、客戶與銀行之間的交流。網點可作為浦發對外展示的窗口,將自身的技術能力展示給用戶,同時在與企業的交流過程中,我們自身也可得到成長,獲得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蓬勃發展,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企業數量超過4300家,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人工智能也是上海制造業未來5年發展的重要方向。《上海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構建“3+6”的新型產業體系。其中,“3”是指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
徐匯2017年成為上海首個人工智能發展集聚區,2019年入選全國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7月24日,在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徐匯區科委主任張寧表示,今年以來,上海市徐匯區主動應變局、開新局,發力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匯聚相關企業近200家,核心企業30幾家。下一步,上海市徐匯區將以人工智能發展排頭兵的擔當,率先打造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生態區。
張寧在會上表示,截至目前,徐匯區人工智能相關人才超3.5萬,相關企業700余家,獨角獸關聯企業20余家,產業規模近千億元,五年年均增長34.2%。
徐匯將高質量發展人工智能產業,不斷落到實處。7月7日,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大模型時代的通用人工智能發展方向以及風險”論壇上,上海徐匯區正式發布《徐匯區關于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的若干措施》,拿出真金白銀、優化服務保障,提出15條具體舉措,打造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態集聚和創新應用高地。
據悉,《若干措施》有三大聚焦,一是聚焦技術強基支撐,支持通用大模型、垂類大模型等關鍵領域自主創新,支持具身智能、自主智能體等前沿領域布局。二是聚焦場景應用示范,充分發揮徐匯特色產業基礎和新賽道先發優勢,全面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金融、社交、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融合賦能。三是聚焦創新生態構建,針對算力、數據、算法、融資、人才、監管等關鍵環節,強化要素支撐
更多資訊
-
地標建筑結構封頂!七寶“城中村”改造加快,九星城項目計劃2025年開業2023.8.21
2023年8月18日,隨著最后一根鋼梁起吊施工的完成,備受外界關注的上海市城中村改造試點——閔行區七寶鎮九星城項目迎來里程碑式節點,項目二標段9號樓鋼結構封頂,標志著九星城項目全面邁入加速建設的新階段… 查看詳情 >
-
今年底徐匯將建成40個“生活盒子”,社區“新四件套”滿足全年齡段需求2023.8.21
7月正式向市民開放的徐匯濱江市民食堂,開業僅一個月就成為上海新晉“網紅”,吸引周邊居民和不少外區市民前來打卡。食堂所處的徐匯濱江黨群服務中心也成為黃浦江畔的“寶藏盒子”,供來往市民休息、用餐、學習、辦… 查看詳情 >
-
浦東很大,金橋很遠…外地游客為啥特地去金橋逛這家商場2023.8.21
浦東很大,金橋很遠,去那里干什么?這可能是相當一部分上海人的想法。逛街購物,浦西各大商圈商場林立、品牌匯聚,而浦東最著名的是陸家嘴和世紀大道,在CBD體驗吃喝玩樂一條龍。在金橋逛商場,似乎只是周邊居民… 查看詳情 >
-
《曹楊新村街道15分鐘社區生活圈地圖》首發上線,背后有居民智慧2023.8.21
作為上海“15分鐘社區生活圈”試點之一,普陀區曹楊新村街道一直不斷優化和提升社區內的教育、文化、醫療、養老、體育、休閑以及就業等設施的配建水平和服務功能。不過,這些努力背后也帶來一個全新挑戰:如何讓居…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