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雙創空間 > 正文

上海這一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迎來重大政策利好,涉及八大重點領域,件件都是干貨

來源:上觀2021.4.23

2020年,上海市服務業增加值達到28307.54億元,“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速7.1%。

近日,國務院批復《上海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將上海納入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上海將經過三年試點, 通過放寬市場準入、完善監管模式、優化市場環境,努力形成市場更加開放、制度更加規范、監管更加有效、環境更加優良的服務業擴大開放新格局;積累在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經驗,為國家全方位主動開放和服務業開放創新發展提供引領示范。

這是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4月23日上午商務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得的信息。

聚焦八大重點領域,分類放寬服務業準入限制

上海市商務委主任顧軍在發布會上說,納入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擴圍,是上海全市域范圍推動服務業高水平開放的重要機遇,更是深化落實上海新時期“三項重大任務”,強化“四大功能”,打響上海“四大品牌”,服務“五個中心”建設,深化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協作,加快提升城市能級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契機,有助于更好地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交給上海的各項任務。

《總體方案》對標國際最高標準,主動適應全球產業鏈重塑和國際經貿規則重構新趨勢,充分考慮上海服務業發展特點,緊緊圍繞上海城市發展戰略,從四個方面提出具體任務措施。

一是高水平開放重點行業領域。聚焦科技服務、商務服務、物流運輸服務、金融服務、健康醫療服務、教育服務、旅游服務、電信服務八大重點領域,分類放寬服務業準入限制。

——在科技服務領域,探索和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知識產權融資機制,開展科創企業專利保險試點。

——在商務服務領域,探索取消商業特許經營備案。

——在物流運輸服務領域,在對等原則下允許外籍國際航行船舶開展以洋山港為國際中轉港的外貿集裝箱沿海捎帶業務。

——在教育領域,除義務教育學校、普通高中外,探索引進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急需的、反映科學專業和行業發展前沿的理工農醫類教材。

——在金融服務領域,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在上海設立或參股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人身險公司、養老金管理公司等。

——在健康醫療服務領域,在營利性醫療機構先行先試治未病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按照有關規定開展干細胞臨床前沿醫療技術研究項目。

——在旅游服務領域,允許在上海設立的外商獨資旅行社試點經營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業務(赴臺灣地區除外)。

——在電信服務領域,進一步開放增值電信業務。探索建立適應海外客戶需求的網站備案制度。

二是增強開放示范效應。聚焦虹橋商務區和浦東軟件園,發揮平臺和園區的示范作用。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的相關創新政策固化為常態化制度安排;鼓勵金融機構為虹橋商務區內企業和非居民提供跨境金融業務;探索設立虹橋商務區與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間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鼓勵浦東軟件園發展集成電路、數字文化、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主導產業,積極布局3D打印、大數據等新興領域。

三是優化服務業開放發展的體制機制。消除行政壁壘,加快簡政放權,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在形成創新發展制度優勢方面開展探索。如將中資郵輪運輸經營者開展中資非五星紅旗郵輪海上游運輸業務,以及在上海注冊的經營者從事國際客船、散裝液體危險品船運輸相關業務的許可下放至上海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完善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功能;探索開展數字營商環境建設工作。

四是加強政策要素保障。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優化人才保障、強化知識產權及數據保護,并在擴大開放的同時,完善監管體系,加強風險防范。如試行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放寬境外消費、自然人移動等模式下的服務貿易市場準入限制;支持金融機構依法為真實合法的大宗商品現貨離岸交易和保稅交割以及離岸加工貿易、服務轉手買賣等各類離岸經貿業務提供更加便利的跨境金融服務。

強化國家戰略承載區域的帶頭示范作用

顧軍介紹,接下來計劃由上海市政府相關部門牽頭組建專班,在國家各相關部委的指導支持下,按照《總體方案》的要求,制定試點任務清單,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分領域、分階段、分重點,持續發力推進,確保試點出實效。同時,將聚焦《總體方案》明確進一步擴大開放的科技、商務服務、物流運輸、金融、健康醫療、教育、旅游、電信八大重點領域,創新投資促進方式、拓寬投資促進渠道、統籌上海全市招商資源,吸引更多的境內外投資者到上海投資興業,促進重大、優質服務業項目落地生根。

另外,還要強化國家戰略承載區域的帶頭示范作用,發揮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以及臨港新片區、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長三角綠色生態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等區域優勢,不斷優化服務業空間布局,加強各區域服務業擴大開放協同發展。統籌考慮行業領域和區域特點,打造特色鮮明、能級突出的服務業擴大開放示范園區和平臺,提升上海服務業領域制度型開放新優勢,為國家擴大服務業開放積累一批制度性改革經驗,更好服務長三角、服務全國、輻射亞太。

服務業是上海市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是上海推進改革創新和開放發展的重點領域。?2020年,上海市服務業增加值達到28307.54億元,“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速7.1%。服務業占上海生產總值的比重從“十二五”末的67.8%提高到73.1%,成為上海經濟增長的主動力。2020年,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4367.79億元,增長8.9%;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占比82.1%;服務進出口總額1530.3億美元(服務出口666.6億美元,服務進口863.6億美元),服務貿易占上海對外貿易總額的23.3%;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占上海實到外資金額比重達94.5%。服務業已經成為上海拉動投資貿易的主導引擎。

不僅如此,服務業行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高端和新興服務業領域加速發展,人工智能、5G、云計算、大數據成為上海產業創新迭代的重要支撐。

2020年,上海市信息服務業增加值3250.74億元,增長13.5%。在線新經濟率先發力,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9萬億元,較“十二五”末增長78.7%。數字技術與現代生產制造、商務金融、文娛消費、教育健康和商貿流通等領域深度融合。生產性服務業伴隨二三產融合深化成為服務業發展重要領域,制造業服務化加速中心城區服務業特色化、品質化發展,帶動郊區服務業總量規模快速增長。2020年,上海市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17879.7億,“十三五”期間年均增幅超過10%,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為63.1%,占上海GDP比重達46.2%。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