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三省一市自貿區聯手能干什么?發揮各自定位與優勢,合力推進國家戰略
來源:上觀2021.5.11
長三角自由貿易試驗區聯盟成立大會昨天在上海舉行。長三角三省一市自貿試驗區聯手打造區域合作聯盟,未來將發揮四地自貿試驗區的特色優勢,促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共同打造制度創新試驗田,形成推進國家戰略的合力,這些都讓市場倍感振奮。
?長三角自貿區各有特色
中國的自貿戰略是從上海起步的。2013年9月29日,中國第一個自貿試驗區——上海自貿試驗區正式成立,拉開了中國自貿區改革試驗的大幕。
而隨著2020年9月安徽自貿試驗區啟動建設,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都先后建立了自貿試驗區,全國自貿試驗區戰略布局實現了長三角全覆蓋。目前,長三角自貿試驗區實施面積共705.34平方公里,涉及城市11個,分別約占長三角區域總面積和涉及城市總數的1/500和1/4,承載了長三角區域核心經濟功能。
深入研究便會發現,長三角四地自貿區地理位置雖然相近,但各自定位和優勢仍舊不同。比如,浙江自貿區最早的片區設立在舟山群島,是中國唯一一個由陸域和海洋錨地組成的自由貿易園區,也是中國立足環太平洋經濟圈的前沿地區,與“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沿線國家建立合作的重要窗口。這里區位優勢獨特、港口岸線資源豐富、產業基礎雄厚,將重點開展以油品為核心的大宗商品中轉、加工貿易、保稅燃料油供應、裝備制造、航空制造、國際海事服務、國際貿易和保稅加工等業務。
江蘇自貿區涵蓋南京片區、蘇州片區、連云港片區。其中,南京片區將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創新先導區、現代產業示范區和對外開放合作重要平臺;蘇州片區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打造全方位開放高地、國際化創新高地、高端化產業高地、現代化治理高地;連云港片區建設亞歐重要國際交通樞紐、集聚優質要素的開放門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交流合作平臺。
長三角中“最年輕”的安徽自貿區則以現代制造業見長。其中,合肥片區重點發展高端制造、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型顯示、量子信息、科技金融、跨境電商等產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產業創新中心引領區。蕪湖片區重點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智慧家電、航空、機器人、航運服務、跨境電商等產業,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先導區、江海聯運國際物流樞紐區。蚌埠片區重點發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打造世界級硅基和生物基制造業中心、皖北地區科技創新和開放發展引領區。
上海市發改委綜合改革處(自貿區建設推進處)處長趙宇剛表示,總體上看,長三角自貿試驗區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相連相依、市場主體豐富活躍、制度創新需求和場景應用多。聯盟成立后,將最大限度發揮各地自貿區的特色優勢,推動聯盟資源共建共享,做強做優聯盟服務功能,為長三角自貿試驗區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系統集成化服務。“相信未來長三角自貿區一定能夠產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倍增效應和溢出效益。”
期待更多制度創新
事實上,近年來,長三角各地自貿區已經在貿易監管、跨港協作、金融開放、科技創新、市場監管等改革領域,開展了廣泛的合作。在聯盟成立大會上發布的長三角自貿試驗區十大制度創新案例,就是合作的縮影。
多年來,上海口岸部門協同蘇浙皖口岸部門,探索在長三角區域實現國際貿易監管部門和物流部門實現互通互聯、信息共享。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已形成“監管+服務”10大功能板塊,包括貨物進出口、運輸工具、貿易許可與資質、支付結算、自貿專區、進口博覽會專區、人員旅客、快件與物品、金融服務、信息查詢等,主要面向上海和長三角有業務需求的企業開放通道。依托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動了長三角區域跨境貿易互聯互通,大幅提升了長三角區域的貿易便利化水平。截至2020年底,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共有注冊賬戶數10.9萬個,服務47萬余家企業,支撐全國近1/3貿易量和上海港年集裝箱吞吐量4000萬標箱的數據處理,是全球數據處理規模最大的地方單一窗口。
為積極響應國家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建設以及加快推進長三角港口一體化發展,發揮蕪湖港作為上海港喂給港和聯通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的區位優勢,安徽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主動對接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在上海海關、合肥海關、蕪湖海關等部門大力支持下,協同探索將蕪湖港作為洋山港的貨物接卸地,實施“聯動接卸”海關監管模式,以實現滬皖港口一體化監管。2019年3月,上海港、蕪湖港攜手六家班輪公司聯盟共同打造的“上海-蕪湖兩港一航直達航線”首航班輪,也是蕪湖-洋山首次開通直達航班線。蕪湖至上海洋山港區直達航線正式開行,有效填補了安徽省港口集裝箱運輸“五定班輪”的空白。
2019年5月,上海自貿試驗區市場監管部門發揮改革前沿的優勢,牽頭召開長三角網絡市場監管一體化會議,會同南京、蘇州、揚州、杭州、寧波、金華、合肥、蕪湖、黃山等地,主動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貫徹“大市場監管”理念,共同擬定和簽署《長三角地區“九市一區”市場監督管理系統網絡監管合作協議》,為破解新形勢下的網絡監管難題開辟新路徑。
這些改革創新案例為長三角自貿區聯盟后續深度合作提供了信心。江蘇省自貿辦副主任崔健說,聯盟成立后,長三角自貿區未來可以研究一些市場上遇到的共性問題,并聯合起來向國家有關部委提出建議和意見,放大改革效應。“我們還可以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這些長三角自貿區共性優勢產業,推動創新平臺共建共用、創新要素資源互通共享、關鍵技術協同攻關,當好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
更多資訊
-
復工復產中的上海生物醫藥企業:抗腫瘤藥產線已恢復,檢測機構備戰報復性增長2022.5.5
作為上海三大先導產業之一,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在此輪抗疫中成為主力擔當,隨著第一、第二批近兩千家重點企業“白名單”發布,上海生物醫藥企業開始防疫和主業生產兩手齊抓。 據悉,在首批666家重點企業“白名單”… 查看詳情 >
-
這段時間,上海不少企業、園區、商超增加了新“門衛”,原來是它2022.5.5
在漕河涇開發區園區、寶冶集團、石庫門釀酒廠、上海東方壓縮機廠、福陸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這段時間,上海不少企業、園區、商超增加了新“門衛”,這就是來自上海電信的“天翼數字哨兵”,短短幾秒,它就能核查人員… 查看詳情 >
-
滬郊食品企業積極復工增產,讓市民餐桌更豐盛2022.4.27
疫情之下,米面糧油是每個家庭不可缺的,但要想吃到羊角包、三明治、手抓餅或許就有點難度了。近日,在滬郊金山,部分食品加工企業正在積極復工復產,努力以更多美味可口的食品豐富市民餐桌。 “早上8點,我們的面… 查看詳情 >
-
上汽集團設計中心閉環運營,把耽誤的工作進度搶回來2022.4.18
疫情防控期間,嘉定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24小時待命,堅守在崗位陣地。3月24日起,位于安亭鎮的上汽集團設計中心開始封閉管理生產,62名員工堅守一線,用了三周時間,把原先耽誤的工作進度搶了回來,完成榮威…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