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年后將有千座公園,如何不“土”?年輕人這樣說
來源:上觀2021.10.28
上海將用15年,在環城綠帶的基礎上,打造環城生態公園帶。
到2035年,以外環綠帶為骨架,向內連接10片楔形綠地,向外連接17條生態間隔帶,與“五個新城”環城森林生態公園帶密切銜接的宜居宜業宜游大生態圈將基本建成。
還有一個更近的目標,2025年,上海將力爭建成1000座城市公園。
近期,浦東、寶山、普陀、嘉定、閔行、徐匯6個區將先啟動第一批環城綠帶功能提升項目。相關綠化管理部門已開始組織周邊居民進行面對面交流和問卷調研,廣泛深入地聽取市民群眾對公園建設的具體意見,整理歸納后及時反饋給相關設計單位和建設單位,使提升改造后的公園綠地更貼近周邊居民的實際需求。
如此多而大的生態和民生工程,作為逛公園的主要人群之一的年輕人有什么話要說?
今天(10月27日)下午,一批來自滬上各大高校的青年齊聚一堂,議題只有一個:上海未來的公園怎么造?
傳統公園的功能有待豐富
體育健身、文化藝術、生活服務,談及公園需要怎樣的功能,在場的大學生幾乎都提到了這三點。
“希望能設置一些平賽結合的跑道。”上海財經大學商務英語專業大三學生俞以航表示,跑步是最簡單易行的運動項目之一,對于場地和器材的要求比大多數項目要低,是公園最有可能實現的體育健身服務功能。
“滴水湖、月湖,還有靜安雕塑公園,都會定期更新一些藝術品,吸引人去打卡。”上海大學創新設計專業2020級碩士研究生王斌認為,上海許多“犄角旮旯”看似無用,其實只要稍微注入一些藝術氣息,就可能煥發新生,而上海許多已經利用“犄角旮旯”打造的口袋公園、街邊綠帶,在這方面不太重視。
“我每周至少逛兩次公園,但能吸引年輕人的地方還是太少了,一些公園太土了。”華東師范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2020級碩士研究生冷知霖表示,希望能向“一江一河”沿線的公共空間學習,上海有條件的公園可以開一些咖啡店、奶茶店,甚至是擼寵店、劇本殺店,這些都是時下最能吸引年輕人聚集的空間。
公眾應充分參與公園設計
公園是為人服務的,應當有人文關懷,尤其要關照周邊居民和高頻使用群體的需求。
“人民城市人民建,公眾應當充分參與公園的設計。”上海交通大學建筑學專業大四學生楊行智認為,公園,尤其是社區周邊的口袋公園,要與周邊社區和主要功能空間緊密結合,公園和公共設施可以互相借力,將對方作為延伸空間的一部分。
打個比方,口袋公園去掉圍墻,將外沿與公交車站、馬路上街沿等空間無縫銜接,又或者公園附近有文化場所的,可以將公園打造成富有文藝氣息的“后花園”。
華東理工大學工業設計工程專業2020級碩士研究生李丹丹坦言,仍有許多公園在細節上缺乏足夠的溫度,盲道或供手搖輪椅行走的緩坡太少了。
此外,能適合多年齡層的復合型功能設施也太少,比如單杠、雙杠等傳統的健身器械,有所顧慮的老年人和夠不到的孩子都不太會碰。
“公園需要哪些功能,應該充分聽取民意。”上海外國語大學翻譯專業大四學生張子樂表示,其實很多居民對身邊的公園有很大的期許,希望它們能有一些實用的特色,比如可以舉辦輕音樂節的固定場所,又或者可以集中展示萌寵、交流“鏟屎官”心得的俱樂部等。
開門后按需進行“二次建設”
除了公園怎么建,公園怎么管也吸引了青年學子的關注。
復旦大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四學生李儼達表示,老年人雖然經常到公園里活動,但他們參與公園治理的積極性還有待提高,希望將來可以有更多“馬大嫂”成為志愿者,經常配合園方做好溝通協調等工作,讓公園變得更美好。
“公園建完后,完全可以聽取公眾的意見,進行二次建設。”東華大學行政管理專業大四學生王詩涵表示,在初期建設中,公園可以適當地“留白”,即留存部分后期調整空間較大的區域、設施。
公園開門后,建設團隊不要馬上撤走,建議留一支“二次建設”隊伍,對公園內人群的一些細節進行研究,進而采取行動。
比如,觀察哪些區域聚集下棋或打牌的人較多,考慮是否在這些人群聚集的地方增設一些石凳、象棋桌等有對應功能的設施。
上海理工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大三學生葉乾旺則建議開發一個“上海公園”APP,哪座公園要開展怎樣的活動、來年花展重點展出哪些花卉,可以在上面做問卷調查,讓真正使用公園的老百姓來決定。
“我們在學校里會定期做一些上海公園賞玩攻略,提供給新入學的學弟學妹,但經常找不到官方資料。”葉乾旺坦言,希望通過信息化的手段,讓更多市民游客能夠了解到上海公園建設的成果具體有哪些。
比如,哪座公園有哪些網紅打卡點,每個季節有何推薦的游玩路線,還要知道公園里的廁所、休息場所在哪里,公園附近的停車場又在哪里等。
更多資訊
-
大零號灣創業者:業績不是大風吹來的,必須奔跑追趕|夜訪上海科創園區2023.5.11
“企業處在初創期或快速發展期,必須奔跑、追趕……” 【小編說】夜上海,美麗精彩不只在于五光十色的商圈、熙熙攘攘的咖啡館酒吧。近日,我們夜訪位于上海市區、郊區的一個個科創園區,觀察那里的“亮燈指數”,與… 查看詳情 >
-
2022上海“五五購物節”啟動新消費,拼多多投38億助力煥新上海品牌2022.8.1
“平臺‘全城熱購,多多拼單’五五購物節上海專區已于7月30日上線,用戶搜索021即可直達。平臺將聚焦上海老字號、上海好農貨、國際消費季等主題,投入38億元消費補貼,助力掀起消費熱潮。”7月30日上午,… 查看詳情 >
-
2022咖啡消費報告:上海咖啡館數量全球第一,咖啡“濃度”顯示上海城市消費韌性2022.8.1
咖啡文化,折射出上海的消費韌性。7月29日,在第二屆上海咖啡文化周新聞發布會上,美團發布《2022中國咖啡消費洞察報告》(下簡稱報告),為即將開啟的咖啡文化周活動預熱。 報告顯示,上海咖啡館數量位列全… 查看詳情 >
-
“奶罐”成文化科技創新平臺,將園區打造為文化新地標2022.7.22
在北京,曾經有家名叫雙橋乳品廠的企業,被譽為首都“奶罐”。十年前,它遷入大興瀛海工業園,“奶罐”騰籠換鳥,老舊產房改造成為現在的E9區創新工場。如今,這里成為北京文化科技融合的創新試驗田。 E9區創新…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