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這場大會在滬舉行,聚焦未來發展的關鍵一環
來源:上觀2021.11.12
11月11日,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2021國際智能制造大會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舉行。大會以“數字化時代的智能制造新技術”為主題,緊扣制造業發展新趨勢,聚焦產業、創新、基礎設施,為與會者提供了一個共同探討數字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的平臺。
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翁巍表示,智能制造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產生的新型生產方式,對促進傳統制造向精密制造再到智能制造,從而實現過程的可感知、可預測、可控制、無憂生產,整個產業鏈高速運轉達到提質增效、降本減存的目的。在當前新舊動能轉化、產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大力發展高標準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國際標準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更應該以戰略高技術作為重點,把握產業數字化的大趨勢,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全力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升級,培育出一批有高標準、高質量的智能制造產業,助力制造企業的快速成長。”翁巍說。
據了解,臨港新片區作為上海新晉制造業的重要組成,已初步形成了以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氫能源和綠色再制造為內容的“4+2+2”產業格局。一批先進制造業在臨港新片區建設投產,不斷快速成長,為臨港新片區發展帶來增長動力。2021年一到九月,新片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631億元,同比增長91%,完成全年目標的79%。其中特斯拉工廠完成了827億元,同比增長2.8倍;上海汽車完成196億元,同比增長18%;三一重工完成了125億元,同比增長26%。
翁巍表示,在看到發展的同時,也要對未來的挑戰有清晰的判斷。一來,經濟全球化仍然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二來,智能制造國際發展競爭將更加激烈。此外,我國在智能制造關鍵技術核心制造領域仍然存在短板,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對外依存度很高,新型技術掌控能力有待提升。
對此,翁巍建議,應依靠創新補齊發展短板,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對智能制造軟硬件基礎研究不斷支持,強化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工業機器人、智能傳感和控制裝備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全面提升智能制造產業化水平;瞄準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術發展趨勢,加強前瞻性布局,搶占發展機遇。
此外,還可以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各類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和發展。“我國擁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要引導信息消費、智能終端等新興消費,積極發展虛擬現實、智能服務機器人等新型產品,積極投資新空間,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制造業的創新和技術改造投入。”
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更是題中應有之義。翁巍說,臨港新片區要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創新合作形式、豐富合作內容,共同拓展全球市場,積極發展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共同推動全球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的轉型升級。
大會上,組委會代表與隆鏈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儀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意向書。據介紹,此次簽約將搭建深度交流的平臺,助力政府、資本、產業、創新多方資源整合。
更多資訊
-
大零號灣創業者:業績不是大風吹來的,必須奔跑追趕|夜訪上海科創園區2023.5.11
“企業處在初創期或快速發展期,必須奔跑、追趕……” 【小編說】夜上海,美麗精彩不只在于五光十色的商圈、熙熙攘攘的咖啡館酒吧。近日,我們夜訪位于上海市區、郊區的一個個科創園區,觀察那里的“亮燈指數”,與… 查看詳情 >
-
2022上海“五五購物節”啟動新消費,拼多多投38億助力煥新上海品牌2022.8.1
“平臺‘全城熱購,多多拼單’五五購物節上海專區已于7月30日上線,用戶搜索021即可直達。平臺將聚焦上海老字號、上海好農貨、國際消費季等主題,投入38億元消費補貼,助力掀起消費熱潮。”7月30日上午,… 查看詳情 >
-
2022咖啡消費報告:上海咖啡館數量全球第一,咖啡“濃度”顯示上海城市消費韌性2022.8.1
咖啡文化,折射出上海的消費韌性。7月29日,在第二屆上海咖啡文化周新聞發布會上,美團發布《2022中國咖啡消費洞察報告》(下簡稱報告),為即將開啟的咖啡文化周活動預熱。 報告顯示,上海咖啡館數量位列全… 查看詳情 >
-
“奶罐”成文化科技創新平臺,將園區打造為文化新地標2022.7.22
在北京,曾經有家名叫雙橋乳品廠的企業,被譽為首都“奶罐”。十年前,它遷入大興瀛海工業園,“奶罐”騰籠換鳥,老舊產房改造成為現在的E9區創新工場。如今,這里成為北京文化科技融合的創新試驗田。 E9區創新…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