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考驗下的上海經濟,如何“只爭朝夕”?
來源:上觀2021.12.22
復雜嚴峻的外部形勢,凸顯今年成績的來之不易,也預示著明年工作開展不易。愈是不易,愈是能夠檢驗經濟中心城市的能力和擔當。
昨天召開的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具體研判上海面臨的經濟形勢、部署明年上海經濟工作。在“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下,上海要帶頭把握趨勢和規律,格外考驗發展的定力、恒心、進取心。
大變局下,尤需理性清醒。一段時間以來,不穩定、不確定、不平衡問題交織纏繞,外部性、周期性、結構性因素疊加碰頭,令多個行業和領域持續處于承壓狀態,需要頂壓前行;多重現實困難、多重演化可能、多重風險挑戰,均在持續出現。這些構成了無比具象的“不確定性”,需要我們充分正視、充分研判、早做準備。
重壓之下,理當“知重負重”。當前最關鍵的是始終保持戰略定力。應該看到,風險挑戰,并沒有改變經濟持續復蘇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資源要素條件,沒有改變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上海所具有的綜合優勢,更沒有改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與決心。
悟透態勢、明晰方向、善用方法,就完全可以用強大領導力的確定性、政策舉措的確定性,來對沖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也就有望穩住基本盤、創造新增量,進而在危機中尋到先機。
“穩中求進”對上海而言不是新課題,但蘊含著新挑戰。當前,“穩”字當頭,穩住經濟基本盤,可謂當務之需。對一座真正意義上的經濟中心城市而言,必要的規模和增速,本身就是基本要求。要保持必要的規模和增速,就必須在政策舉措上精準發力、在優質項目上務實落地。
對上海來說,特別是充分發揮國家戰略牽引作用,搶抓政策先機、加快項目儲備,用抓早、趕前、快動的意識抓住窗口期,最大程度釋放政策紅利。
“穩中求進”,要孜孜以“求”,要以“進”促“穩”,這是一種主動積極進取的狀態。當今時代,有種種挑戰,也能看到許多新趨勢、新觀念、新動向的活躍萌發。歷史曾多次啟示,沖擊挑戰期往往也是競爭分化期、格局重塑期。把當下視作一段中長周期競爭發展的起點,我們就更能讀透“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特別意義——對上海來說,既要在落實眼前任務時迅速高效,也要在研判未來趨勢時敏銳果決;要敢于迎難而上,更要主動謀劃長遠。
加快構筑高質量發展新優勢,是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的重要命題。這要求在重大戰略落地上跑出“加速度”,在城市功能強化中夯實競爭力,特別要以高度的敏銳度和進取心布局新賽道、壯大新動能。
昨天的會上專門提出,上海要抓緊部署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新賽道,并高度重視終端產品的特殊價值,強化“終端帶動”;還要在那些當下尚不能看清趨勢、卻有可能在未來改變世界的領域,加緊展開研究、適時布局切入。概而言之,新事物面前勤于研判、善于預見、敢于出招,才可能搶占先機,進而把握主動。
上海是一座創新之城,創新能力與品格,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是否有及時捕捉新動向、把握新趨勢、搶占新賽道的意識,體現在一種拒絕封閉、拒絕保守、永不倦怠的狀態。
穩中求進之“進”,正需要這樣的狀態,也正是從這種狀態中,能看出一座城市的進取心。
更多資訊
-
復工復產中的上海生物醫藥企業:抗腫瘤藥產線已恢復,檢測機構備戰報復性增長2022.5.5
作為上海三大先導產業之一,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在此輪抗疫中成為主力擔當,隨著第一、第二批近兩千家重點企業“白名單”發布,上海生物醫藥企業開始防疫和主業生產兩手齊抓。 據悉,在首批666家重點企業“白名單”… 查看詳情 >
-
這段時間,上海不少企業、園區、商超增加了新“門衛”,原來是它2022.5.5
在漕河涇開發區園區、寶冶集團、石庫門釀酒廠、上海東方壓縮機廠、福陸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這段時間,上海不少企業、園區、商超增加了新“門衛”,這就是來自上海電信的“天翼數字哨兵”,短短幾秒,它就能核查人員… 查看詳情 >
-
滬郊食品企業積極復工增產,讓市民餐桌更豐盛2022.4.27
疫情之下,米面糧油是每個家庭不可缺的,但要想吃到羊角包、三明治、手抓餅或許就有點難度了。近日,在滬郊金山,部分食品加工企業正在積極復工復產,努力以更多美味可口的食品豐富市民餐桌。 “早上8點,我們的面… 查看詳情 >
-
上汽集團設計中心閉環運營,把耽誤的工作進度搶回來2022.4.18
疫情防控期間,嘉定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24小時待命,堅守在崗位陣地。3月24日起,位于安亭鎮的上汽集團設計中心開始封閉管理生產,62名員工堅守一線,用了三周時間,把原先耽誤的工作進度搶了回來,完成榮威…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