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產城融合發展?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計劃這樣做
來源:澎湃新聞2022.3.3
上海市政府新聞辦于3月2日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海市副市長、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委會主任宗明介紹商務區一年來的建設成果,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鮑炳章,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華杰,閔行區區長陳華文,長寧區區長張偉,青浦區區長楊小菁,嘉定區區長高香共同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有媒體提問,請問在建立國際中央商務區的過程中,我們將怎樣做好產城融合?
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鮑炳章回答:按照《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的要求,我想我們要聚焦區域品質提升、核心功能打造,加快建設“宜商、宜業、宜居、宜學、宜行”的國際化中央商務區。
一是打造近悅遠來的宜商環境。商務區將加快打造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配置新高地,促進形成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通過引進高水平國際商務合作伙伴、厚植國際人才優勢、提升國際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加快建設國際級消費集聚區,打造聯系亞太、面向世界、輻射國內的重要商貿流通中心。
二是打造開放創新的宜業環境。加快構筑總部經濟集聚升級新高地,開放創新策源地,抓緊布局面向未來的新賽道,培育創新產業集群,創造更多優質就業機會。加快建設中國上海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虹橋園,打造體驗佳、效率高、服務優的人才服務樞紐。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響“一網通辦”“跨省通辦”特色政務服務品牌。加快《促進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發展條例》立法進程,強化區域發展法治化保障。
三是打造產城融合的宜居環境。打造多元化、多層次的公共服務體系,集聚國際醫療、文化資源,提升公共服務的國際化水平。包括完善綠地公園生態體系,拓展公共活動空間、完善區域文體功能,加大開放空間“微更新”“微改造”的力度。推動產城融合,優化職住商的平衡,建設與人才結構相匹配、與就業人口需求相適應的住房保障體系,重點加強公共租賃住房和人才公寓建設。
四是打造普惠優質的宜學環境。教育資源供給力度要持續加強,基礎教育布局應該更加完善,基礎教育實驗園區、高能級的教育設施抓緊開工建設。充分發揮國際教育資源的集聚優勢,推動更多的國際學校面向全國招生,更好服務輻射長三角的功能。
五是打造便捷高效的宜行環境。完善長三角全域軌道交通體系,共建跨區域軌道交通網。規劃建設滬蘇湖、滬乍杭、通蘇嘉甬等高鐵,擴大高鐵輻射范圍。加快建設虹橋和浦東機場聯絡線、嘉閔線、13號線西延伸、2號線西延伸等規劃線路。實施智慧交通管理、優化交通引導標識系統,包括慢行體系和路網結構的優化,打造出行更便捷、換乘更高效、體驗更友好的出行環境。
更多資訊
-
復工復產中的上海生物醫藥企業:抗腫瘤藥產線已恢復,檢測機構備戰報復性增長2022.5.5
作為上海三大先導產業之一,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在此輪抗疫中成為主力擔當,隨著第一、第二批近兩千家重點企業“白名單”發布,上海生物醫藥企業開始防疫和主業生產兩手齊抓。 據悉,在首批666家重點企業“白名單”… 查看詳情 >
-
這段時間,上海不少企業、園區、商超增加了新“門衛”,原來是它2022.5.5
在漕河涇開發區園區、寶冶集團、石庫門釀酒廠、上海東方壓縮機廠、福陸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這段時間,上海不少企業、園區、商超增加了新“門衛”,這就是來自上海電信的“天翼數字哨兵”,短短幾秒,它就能核查人員… 查看詳情 >
-
滬郊食品企業積極復工增產,讓市民餐桌更豐盛2022.4.27
疫情之下,米面糧油是每個家庭不可缺的,但要想吃到羊角包、三明治、手抓餅或許就有點難度了。近日,在滬郊金山,部分食品加工企業正在積極復工復產,努力以更多美味可口的食品豐富市民餐桌。 “早上8點,我們的面… 查看詳情 >
-
上汽集團設計中心閉環運營,把耽誤的工作進度搶回來2022.4.18
疫情防控期間,嘉定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24小時待命,堅守在崗位陣地。3月24日起,位于安亭鎮的上汽集團設計中心開始封閉管理生產,62名員工堅守一線,用了三周時間,把原先耽誤的工作進度搶了回來,完成榮威…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