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創+”令都市創客近悅遠來,在希望的田野創業
2022.3.14

編者按: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至今,上海涌現了一大批鄉村振興示范村。通過包括同濟大學在內的一批高校的參與,上海的高校與規劃部門共同出臺了鄉村振興設計導則、風貌導則、生活圈導則等一系列引領性文件,令上海的鄉村在改造升級中實現了產業振興和集體經濟長足發展。
在這些鄉村振興實踐中,鄉村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美學價值也得以全面彰顯。近日,我們走訪了上海幾處在鄉村振興上做出了亮點的示范村,試圖解析這些鄉村升級成功的“密碼”,為更廣袤的鄉村區域提供參照。
“種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在浦東新場鎮新南村,全球達沃斯論壇杰出青年顧倩開創了CHEER藝術大使工作室,通過水彩進行藝術療愈;世博會電子版《清明上河圖》的總策劃王峰,在這里開了文旅工作室,幫當地農民賣菜、賣桃,辦起了“田間野宴”;與浦東土布非遺“結緣”的仲蔚玲,特意從浦西來此創業,帶動附近30多名村民參與,成為村里居家就業的創新項目……
都市創客近悅遠來,越來越多的返鄉青年放棄城市生活,為鄉村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昔日窮村,正逐漸變身網紅村。越來越多的人,在新場古鎮溜達一圈后,慕名來新南村打卡。不少初次到訪的“阿拉”上海人也會被村里的格局感到驚訝:“沒想到還有這個地方,靈格!”
文化人下鄉,本想“躺平”卻更忙了
在新南村,幾乎人人都認識王峰,并親切地稱呼他“三哥”。文化人王峰是當年世博會電子版《清明上河圖》的總策劃,已在上海生活了20多年,但之前從未到過新南村。
直到2018年夏天,他偶然品嘗到了這里出產的新鳳蜜露水蜜桃,一吃驚艷,自此與新南村結緣。2019年1月,新南村在新建的鄉創中心辦起了文創交流活動,那個冬日,參加完活動的王峰第一次吃到了村里的“矮腳青”,再次被這種貌不驚人的綠葉菜驚艷。
沒多久,王峰便來到新南村,直接從村民處租下一幢閑置房,經由一番改造后成為自己的工作室,租約長達15年。
落戶新南村的本地美食餐館
前年疫情初起時,因為防控管理等因素,城區的居民們一時吃不上新鮮的綠葉菜;另一邊,菜農的“矮腳青”因為物流受影響運不出去,眼睜睜地看著青菜一天天長高、變老。正巧,家住市區的朋友看到王峰朋友圈發的綠油油的“矮腳青”照片,饞涎欲滴,希望能買點嘗嘗。并且,有這樣想法的朋友還不止一兩個。
于是,王峰和搭檔很快就決定以“群接龍”的方式,通過社區團購幫村民們賣菜。為了讓“矮腳青”的形象深入人心,王峰想了很多辦法包裝設計。村民眼中平平無奇的“矮腳青”,在他筆下變成了“一棵交了桃花運的青菜”;西方情人節前后賣菜,王峰會在包裝箱內額外放上一枝玫瑰花……
在兼具顏值和質量的前提下,“矮腳青”的銷售出人意料地順利,接龍購買者的熱情超出預期。試水賣菜的第一個月,王峰和同事們就將“矮腳青”的銷售額做到了40萬元。以每斤10元計算,他們足足賣出了4萬斤“矮腳青”!原本,這些“矮腳青”由村民自己零售,不過每斤0.4-0.5元左右。由王峰他們分揀和整體包裝后出售,菜價翻了好幾十倍,村民們的收入也增加了。
“矮腳青”銷售爆棚,讓王峰十分欣慰。“賣菜賺的是小錢,剛夠養團隊。但看到自己的專業能發揮作用,能為鄉村做些事情,感覺不錯。”王峰說,原本來鄉下是為了“躺平”,沒想到根本閑不下來。
此后,他就不斷嘗試著將新南村各種好吃的土產包裝一番后,推向更大的市場。新南村幾乎家家都種的水蜜桃、隔壁“胖嫂”自家腌制的醬菜、村民老傅制作的走油肉經由王峰的包裝推介后,如今都有了一批忠實的“粉絲”食客。
有時,王峰也帶著朋友們直接來村里喝茶、聊天、吃農家菜。在王峰位于新南村工作室前的稻田里,由木板搭成簡易T臺的“大地秀場”,是他發揮想象力的“舞臺”。在“大地秀場”,他辦音樂會、舞臺劇、鄉村野宴,給村民們放露天電影,令質樸的土地擁有了“藝術范兒”。
把村里的東西帶出去,將城里的人們引進來,這是王峰作為新南村“新村民”的心愿之一,也是新南村引進新銳創客的價值。
土布小院,從“一個工位”到“一個空間”
仲蔚玲,是新南村第一批孵化的創客。短短兩年,她在新南村實現了從鄉創中心“一個工位”到土布小院“一個空間”的轉變,項目帶動附近30多名村民參與,成為居家就業的創新項目。
走進新南村農家小院——“鄉創de小布”,不禁被眼前的情景所吸引:浦東土布非遺傳承展陳室里,一臺老式土布紡織機仍可使用,旁邊還有漂染后的土布;多功能室集土布文創產品陳列、咖啡吧、會議室為一體,土布旗袍、十二生肖土布包、土布首飾琳瑯滿目;院里晾曬的徒步在陽光和清風下隨風飄蕩,似乎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土布文創成品和布料
這個新南村新晉網紅打卡空間的主理人,正是紫坤文化的仲蔚玲。“我本來是做旅游的,一次偶然的機會來到新南村,路過一個村民嬢嬢家,她剛好在曬老布。”仲蔚玲回憶當時場景時面帶微笑:“滿眼的藍色啊!我當時就想,這個地方挺好的,決定留下來試試,就在新場成立了公司,成為首批新南鄉村創客。”
這一試,就是三年。
仲蔚玲從土布小院的裝飾架上拿下一款藤編包,擺到了身前,“我們一直在摸索,直到這款包的出現,就是它,賣得特別好!”這款藤編包是土布與藤編紋樣的結合,紫坤文化設計師團隊一次偶然的嘗試,碰撞出了二者強烈的化學反應。這款更年輕化的土布文創手包,贏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饋。
孵化土布小院的上海新場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這些父輩們的織布技藝,在年輕一代手中,通過鄉創產品、文創產品,讓傳統文化煥發光彩。”
在土布小院,新南村80后返鄉青年謝葉不僅找到了目標,也收獲了快樂。謝葉之前就職于浦西一家知名大公司,為了照顧生病的母親,她選擇了辭職回鄉。母親身體好轉后,謝葉的工作卻沒了方向。現在,心靈手巧的謝葉是土布小院的“管家”,也時常和村里的嬢嬢一同給更多人傳授土布紡織技術。
外面的能人進來了,返鄉青年找到了新天地,浦東非遺土布也有了新的傳承空間。參與了新南村鄉村振興規劃的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欒峰說,附近30多位村民都是土布小院的支持者,她們有的在這里展示土布染色工藝,有的展示編織工藝,有的給團建活動當土布工藝老師。土布小院在展示、傳承非遺文化的同時,也帶動了村民就業和創收,形成了良性循環。
“鄉創+”,打造未來鄉村雛形
“三哥”和仲蔚玲的鄉創之路,給了新場鎮更多啟發。如何讓鄉村“提起精神”?新場鎮黨委、政府的落腳點是讓年輕人回鄉,認準的路徑是“鄉創”。“定位‘古鎮水鄉、桃源新南’,以鄉創+為路徑,以鄉、創、文、旅為主線,通過聚焦人才振興,全力打造兼具江南水鄉風貌、古鎮文旅特點的鄉村振興示范村。”新場鎮黨委書記邵世志說。
“新南村原來是經濟薄弱村,減量化力度大,沒有像樣的大建筑空間。但這里緊靠大治河和新場古鎮,還有千畝桃林和五里片林,環境好。”欒峰說,鄉村設計必須以尊重和保護鄉村風貌和特色為基本出發點。“并不是都用一個模式,一味追求現代化,片面去追求好看,而是立足自身的資源條件,有所為有所不為。”
從2015年底與新南村初次合作至今,來自同濟大學的規劃專家團隊在不同階段的規劃理念和策略,既有靈活性、針對性,也有自己的堅持。
譬如,專家團隊做其他村莊的規劃時,會盡量避免把文旅作為主要發展方向,因為這個方向對后期的運營管理要求很高。但在新南村,專家們就始終堅持文旅方向,主要是因為這里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生態資源,有利于連片依托發展。不同的是,美麗鄉村示范村階段,重點在于穩定格局、挖掘可供利用的資源進行保護,并著力于其他基礎性建設和環境美化;鄉村振興示范村階段,則需要更積極地謀劃資源開發和引進新發展動力。因此,在新南村提出鄉創和文創,乃至共推科創的發展路徑,積極聯合和動員村里的能人聚力推進鄉村振興,成為綜合考量后的結果。
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新南村路邊原有的不銹鋼欄桿變成了仿木欄桿,土布小院前的河邊圍欄也變成了柔性攔索,整個道路風格也從“硬挺”變“柔和”了;鄉村墻繪,從策劃到創意,直接交給“三哥”,每一幅畫都有了鄉村特定的場景和故事,兼具美感和在地文化特色。如今,行走在新南村,黑色路面平平坦坦,屋前宅后干干凈凈,有精致的小花園、有粉白的民宿。五六月繡球盛放的季節,沈家墻東路河岸兩側多彩繡球花開滿河岸,煞是好看。
河邊欄桿由不銹鋼材質改成了更貼合鄉村風貌的仿木欄桿
村民們經常來幸福廣場鍛煉
2018年,新南村成為上海市唯一的美麗庭院標準化試點項目。伴隨著秀麗的田園風光,新南村圍繞“鄉創”的一系列功能性項目也同步實施:
全市首個鄉村創客中心——新南鄉創中心,設有創客工位、鄉村咖啡、村民議事廳等功能,成為返鄉青年和年輕創客集中辦公、活動交流的場所。已吸引5家創客團隊入駐,吸引返鄉青年約50人。
新南鄉創孵化中心集“辦公+人才共享空間”為一體,為返鄉青年和創客團隊提供一站式創業服務,幫助創業團隊實現了由“一個工位”到“一幢樓”的創業夢想。為更好地服務于鄉村創客和村民,在其周邊建設了“幸福廣場”、3D打印的公共廁所等作為服務配套。
同時,新南村還在探索發展集體經濟,成立新場鄉創公司。公司由鎮集體企業和新南、眾安、王橋三個村,以及社會資本組建而成。公司成立半年多來,通過租賃18處村民閑置用房,引進16家企業、團隊入駐參與鄉村建設,帶動村民房租年收益約72萬元,解決了一批村民就業。
古鎮和鄉創聯動,文創和鄉創融合,一批活躍在新場古鎮的文化人、創業者,也紛紛來到新南村,開發本地美食老八樣新八樣,建起鄉村版民宿和人才公寓。老村落的整體環境明顯改善,越來越多的民宿陸續登場,企業的實訓基地紛紛落戶。“鄉創學苑和老村落間圍河而成的農田,夏秋季應當成為真正的田園秀場,老村民和新村民在這里相互交流,還有各種演出在這片田園展開。這才是真正的未來鄉村……”欒峰描繪著這樣的場景。
更多資訊
-
11月新房二手房價格同比皆漲,上海樓市這幾個區今年成交最多2022.12.21
12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下降城市個數比上月減少,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繼續下降,一線城市同比上漲、二三線城市同比降幅略趨緩。 一線城市中,北… 查看詳情 >
-
上海今年第八批樓盤集中上市,29個樓盤備案均價為5.9萬元/平方米2022.12.12
12月11日,上海市房管局公布了今年第八批次集中供應樓盤情況。該批房源共涉及29個項目,總建筑面積約80.3萬平方米,共計7497套,備案均價59028元/平方米,分布在浦東、黃浦、徐匯、楊浦、閔行、… 查看詳情 >
-
浦東為“張江人才”構建多層次創業和生活保障體系2022.10.17
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前不久的張江科學城建設發展30周年座談會上,上海市委提出要舉全市之力支持張江,加大對張江科學城建設的政策支持。浦東新區從優化張江科學城人才生態角度出發,明確將在現有人才服… 查看詳情 >
-
上海首批涉企政策意見征集點亮相,有樓宇園區,還有這座體驗館2022.9.14
9月13日,數字長寧體驗館開放活動暨長寧區“政府開放月”閉幕儀式舉行,全市首批涉企政策意見征集點在現場授牌。今年,長寧區在全市率先設立涉企政策意見征集點,分別在大虹橋營商中心、數字長寧體驗館、西郊金融…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