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最新新聞 > 正文

“活錢”不多,融資成本偏高,中小企業現金流問題怎么解決?

來源:上觀新聞2022.3.24

長期以來,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中小企業都扮演著“56789”的角色,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經濟總量、70%以上的科技創新成果、80%以上的就業崗位以及90%以上的新增就業,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之一。

但最近,受疫情反復、國際局勢動蕩等多方面因素影響,“56789”的日子逐漸艱難起來。有中小企業主在社交平臺上“倒苦水”:沒想到2022年才是更困難的一年,現金流快撐不住了。

企業“活錢”不算多

近日,北大國發院副院長、北大數字研究中心主任黃益平教授在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采訪時指出:“我們與很多企業家交流時發現,大家都感覺在現金流上有很大的壓力,尤其是中小企業。”

企業的現金流困境也反映在宏觀數據中。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報告,今年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6.17萬億元,同比增長約19%。截至1月末,狹義貨幣(M1)余額同比下降1.9%,剔除春節錯時因素影響,M1同比增長約2%。

“這組數據顯示,雖然社會融資規模增加很多,但狹義貨幣余額沒有怎么增長,說明‘活錢’不是很多。這意味著,短期內,企業手上能動用的錢或愿意動用的錢不是很多,即現金流有壓力了。”黃益平分析。

現金流有壓力對企業來說并不是好事。比如,一些房地產開發商在2021年出現的違約問題就由現金流引起,而非資不抵債。 一位企業主說:“資金鏈斷裂就會引發違約,即使資產負債表健康,企業也有可能破產。”

中小企業有壓力

為何中小企業的現金流問題值得關注?黃益平表示,這些也體現在數據中。2017年底,國有企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0.4%,民營企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為51.6%,顯著低于國有企業。新冠疫情發生兩年多來,民營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顯著上升。截至2021年底,國有企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下降至57.1%,而民營企業上升至57.6%,反超國有企業。

他強調:“出現這樣的變化,一方面是因為民營企業的融資環境變得更加寬松,另一方面說明民營企業的現金流壓力在逐步增大。”

此外,在利率方面,根據官方數據,2021年,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貸款利率為5.6%,是以LPR為基準;國有企業的平均貸款利率約為3.8%。這說明中小企業的還本付息壓力高于國有企業。

黃益平說:“在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為民營企業,因此中小企業的現金流問題更需要在今年被關注,也包括貸款利率。”

政策幫扶作用大

我國市場主體大約1.5億家,中小企業占多數。疫情以來,國家出臺了很多穩定中小企業的財政貨幣政策,并且取得一定成效,也支撐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繼續提出,要制定眾多穩定中小企業的相關政策。比如,綜合考慮為企業提供現金流支持、促進消費投資、大力改進增值稅留抵退稅制度;擴大政府性融資擔保對小微企業的覆蓋面,努力營造良好融資生態;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優化監管考核,等等。

“考慮到中小企業可能遇到的現金流問題,在已經出臺的相關政策基礎上,還可以考慮以下措施。”黃益平建議,一方面要通過財政和貨幣政策進一步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比如政策性貸款或者財政貼息。

另一方面,要幫助中小企業縮短應收賬款賬期。調研顯示,中小企業的現金流風險還源自應收賬款賬期延長。“大多數情況下,應收賬款賬期延長是因為大企業欠中小企業的錢。這些大企業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國有企業。因此,政府應該引導國有企業設立合理賬期,幫助中小企業一同避免現金流風險。”

“此外,穩定市場主體除了要鼓勵發明式創新,還應該繼續鼓勵中小企業消化吸收再創新。中國目前的高新技術產業占制造業比重只有15%,仍在追趕發達國家的路上。”北大國發院名譽院長、北大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說:“過去40年,消化吸收再創新是我國取得快速發展的法寶,現在也不能丟掉。所以,今年我國應該繼續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傳統成熟產業做好消化吸收再創新,把增長潛力發揮出來。”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