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天宮課堂”第二課幕后的“上海力量”
來源:上觀新聞2022.3.24

今天(23日),“天宮課堂”第二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這是中國航天員第三次太空授課,也是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第二次太空授課。
此次太空授課將中國科技館設為地面主課堂,同時在新疆、西藏設置地面分課堂。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相互配合進行授課,在軌演示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介紹核心艙高微重力、無容器實驗機柜,展示本次任務中開展的空間科學實(試)驗進展。“天宮課堂”是結合了中國載人飛行任務,貫穿中國空間站建造和在軌運營的系列化航天科普活動。
因為疫情,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生很多都在家學習。然而,停學不停課,“天宮課堂”架起了橋梁,將知識送給了每一位學生。在這背后,離不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電子所的貢獻。在中國空間站建設工程中,上海航天電子所是重要的電子產品研制單位,太空中圖像拍攝、話音處理、數據整合、高速通信和傳輸都是他們的產品。
攝像機量身定制
在2013年的首次太空授課中,攝像機數量非常有限。艙外、艙內各有兩個攝像機,再加上一個移動相機,一共只有五臺攝像機。這次“天宮課堂”連線中使用的攝像機種類繁多,有用于艙內環境監視的廣角定向攝像機,有用于細節監視的變焦云臺攝像機,也有用于直播授課的便攜無線手持攝像機。機位眾多、視角各異、遠近兼顧,保證了全過程畫質的細膩和流暢。
同時,攝像機也必須練就一身“金剛不壞”的本領。上海航天電子所研制的攝像機,都是基于太空應用環境專門開發的。相機鏡頭、供電電源、處理電路等從元器件原材料選用、冗余容錯設計、可靠性驗證及考核等方面開展了加固研究,保證了產品既可以適應運載火箭上升段的力學環境,又可以適應長期在軌的復雜熱環境和離子輻射環境。
天地通話分秒不差
在“天宮課堂”授課中,航天員老師能與地面的學生交流,核心就是電子所研制的空間站話音處理器。話音處理器實現空間站艙內、艙間、天地、出艙以及和神舟飛船間音頻通話,天地間實時通話的時延在1秒以內。
空間站話音處理器融合了低碼速率和高保真兩大音頻通話核心需求。與九年前的太空授課相比,在保證話音不失真的前提下,音頻壓縮程度提升了4倍,壓縮方式擴展到5種,容量上實現了29路話音數據實時處理,既可以構建一對一的私聊環境,又能隨心所欲地建立群聊。
太空“交警”架起鵲橋
高速通信處理器是空間站天地中繼高速通道的處理中樞,堪稱是太空信息傳輸道路的“交警”。既要保證道路資源充分利用,又要確保不出現“堵車”或者“交通事故”,幫助在空間站與地球之間架起一座無形的“鵲橋”。
以往,由于技術所限,天地通信只能一條“羊腸小道”,但是此次空間站和地面的通信卻是一條實實在在的高速公路。圖像、話音數據都是這條路上的車輛。此次“天宮”授課,通信速率相對以往任務提升了10倍,使得空間站上的圖像、話音數據以及其他載荷用戶數據都能實時、準確地在這個無形橋梁上順利通過。
更多資訊
-
虹橋開發區再添一抹新綠,這處口袋公園“麻雀雖小”卻有270余種植物2023.8.16
8月15日首個全國生態日,上海虹橋開發區核心地帶再添一抹新綠。繼今年5月虹橋公園更新改造會,一街之隔的“遵義路社區口袋公園”(暫名)也基本完成建設,迎來首批參與天山路街道全國生態日市民科普體驗系列活動… 查看詳情 >
-
提升城市品質和內涵,浦東傾心傾力推動文化繁榮發展2023.8.15
一座城市最有味道、最具魅力的就是文化,塑造了城市軟實力的神韻魅力。浦東始終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既在改革開放、創新發展上當先鋒、打頭陣,同時努力在社會進步、民生改善上樹標桿、作示范,積極… 查看詳情 >
-
建筑面積超11萬平方米,國內首個市域鐵路地下停車場主體結構封頂2023.8.11
8月9日,機場聯絡線申昆路停車場超大基坑群結構封頂。這標志著國內首個市域鐵路地下停車場主體結構基本完成,為機場聯絡線開通運營奠定基礎。 申昆路停車場建筑面積超11萬平方米,是申昆路大型綜合開發項目地下… 查看詳情 >
-
大油罐旁的科創熱土,城市更新里的“淡水河畔”模式2023.8.9
從空中俯瞰上海閔行的淡水河畔,可以看到沿劍川路長約兩公里,40幢獨棟廠房齊整如一,三個裝扮一新的墨綠色大油罐掩映在一排排灰黑色建筑群里。這里就是“大零號灣”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和新興產業研發落地的…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