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539家食品生產企業“開灶”,近五分之一涉足社區團購
來源:上觀新聞2022.5.25
越來越多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灶頭”重燃煙火。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今天(5月25日)宣布,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39家食品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其中,338家是保供食品生產企業,產品主要為米面、糧油、肉制品、乳制品等保障民生的食品。
截至2021年底,上海持有食品生產許可證的食品生產企業(不含特殊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為1385家,許多企業正在全力推進復工復產。
社區團購成為市民購買食品的重要渠道之一,越來越多復工復產的食品生產企業將業務重心轉移到社區團購。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04家食品生產企業承接社區團購訂單,產品涉及面包、糕點、豆制品、速凍面米制品、預調理肉制品等。
但不少企業涉足社區團購的經驗不足,為讓企業更快適應新角色,上海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劃定“三不”底線,指導企業合法合規開展社區團購業務。
“三不”包括:結合自身產能制定生產計劃,承接團購訂單,不超負荷生產;不忽視配送環節,特別是需冷鏈運輸的產品,強化全程管理;強化原輔料使用和生產日期標注,不使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或回收食品生產加工食品,禁止虛假標注生產日期。
食品生產加工業有一定的門檻,“灶頭”重開并不簡單,企業食品安全責任意識稍有松懈,就可能產生難以預料的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上海市場監管部門表示,“開灶”前,企業必須制定復工復產方案和應急預案,開展一次全面的食品安全自查,重點清查人員健康、進貨查驗、生產過程控制、產品檢驗、貯存與運輸、清洗消毒、環境衛生、不合格食品管理和召回等方面,過關后方能復工復產。
食品生產企業“開灶”前,尤其要及時清理超過保質期、腐敗變質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成品、半成品及原輔料,采取無害化處理、銷毀等措施,并及時記錄處置結果;及時清掃生產場所、食品加工區、貨架、倉庫,去除停業期間產生的蟲卵、蟲糞等有害生物遺留物和蜘蛛網等污物。
從近期監管情況來看,這些問題容易被企業忽視。
截至目前,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已檢查指導復工復產食品生產企業2887家次,借助線上培訓、視頻監控、線下上門指導等多種手段,打通復工復產“最后一公里”。同時,立案查處24起食品生產領域案件,主要涉及使用過期食品原料、虛假標注生產日期、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等違法行為。
更多資訊
-
重點項目落地,投資會客廳建成,閔行這個鎮招商引資時間過半、任務過半2023.8.31
新增企業破千家、6個重點項目相繼落地、先榮·聯創產業投資會客廳建成開園……今年以來,馬橋鎮圍繞“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新高地、上海陸上絲路橋頭堡”的功能定位,積極“走出去、請進來”,持續… 查看詳情 >
-
五個新城綠環啟動段全面建設實施,空間亮點搶先看,低影響少介入如何變更美?2023.8.29
上海五個新城建設迎來重大進展。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今天(28日)從上海市規劃資源局獲悉,于今年1月獲批的五個新城綠環專項規劃,啟動段方案編制已經完成,進入全面建設實施。預計9月底,部分建設項目將呈現… 查看詳情 >
-
坐擁一線江景!漢口路解放大廈打造共享智慧會議空間2023.8.28
作為一幢高標準的甲級寫字樓,解放日報大廈高121米,總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包含主樓27層,裙樓7層,以及車庫一層。標準層面積約600-1000平方米,其辦公室租賃可按租戶需求靈活定制,各式標準化樓… 查看詳情 >
-
本土品牌為何偏愛“梧桐區”2023.8.28
編者按:“梧桐區”是網友對上海市中心歷史文化風貌區的昵稱,這里有上海中心城區成片保護規模最大的歷史風貌區——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以及愚園路、新華路、南京西路等歷史文化風貌區,擁有諸多老洋房、“網紅店”…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