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芯片全球分撥中心被列“雙白”
來源:上觀新聞2022.5.26
近鐵集團是日本第二大專業物流企業,在上海外高橋和浦東機場綜保區均有運營倉,其中去年底在浦東機場綜保區內啟用的近鐵半導體全球分撥中心,是國內首個全智能全天候半導體全球分撥中心。上海此輪疫情中,近鐵能否正常運轉,牽動著下游汽車、手機等制造企業的神經。從3月27日晚開始,經歷逆行、迷茫、全力補鏈,到進入市經信委、市商務委“白名單”,近鐵的復工復產之路越走越順,目前已恢復8成“武力值”。
近鐵國際物流(中國)有限公司保稅物流副統括部長衛秀剛,向記者講述了他兩個月來的心路歷程。
近鐵半導體全球分撥中心。
講述者:近鐵國際物流(中國)有限公司保稅物流副統括部長衛秀剛
3月27日晚,浦東封控前夜,我安排了20多人“逆行”保稅區內倉庫。當時完全沒想到會封這么久,逆行的意義更多是派人看守那些高貨值芯片,萬一有火燒眉毛的情況,留守者也能幫忙發個貨。
但我很快發現失算了。后續,隨著封控期延長,近鐵一度“動彈不得”。4月初,浦東機場貨運航班節奏依舊保持慣性,航班削減數量不明顯,但貨物抵港后的物流鏈卻大受影響。沒有通行證,貨車就無法進入機場區域。我們開始不停向市商務委申請通行證,從最初兩三輛,增加到四五輛,再到八輛……為嚴格遵循一人一車一證,那段時間,我們的司機真心辛苦。
大約經歷半月迷茫,我們開始積極申請復工復產。有幸的是,近鐵成了“雙白”企業。近鐵是上海進出口百強企業前八,也是上海國際貿易分撥中心示范企業,這些榮譽是極大推動,我們很快被列市商務委首批“白名單”企業。與此同時,“客戶的客戶”也積極為我們“背書”。近鐵的客戶是幾大著名芯片公司,而客戶的客戶,則是各大知名汽車、手機、空調、無人機等制造商,他們甚至比我們更著急。上海某車企巨頭,被列市經信委首批重點企業“白名單”,但光整車企業復工不行,必須產業鏈配套企業同步復工。因此,在這家車企強烈“托舉”下,我們很快進入市經信委公布的第二批重點企業“白名單”。
在此過程中,我真切感受到了上海在全國乃至全球的供應鏈地位。4月以來,我幾乎每天都接到下游客戶的催單,各類“客戶的客戶”,都可以說是“八仙過海”般找到我,需要幫助。好在成為“雙白”后,企業員工得以加速返崗。我們迅速排摸已列入防范區及有望列入防范區的員工名單,逮著機會就“撈”人,積少成多。就在這兩天,進入企業封閉生產的員工已跳上三位數。這也幫助我們從第一階段的“消化庫存訂單”,迅速跨過第二階段的“優先處理客戶急單、小規模接收新訂單”,向“常規業務持續恢復,訂單處理趨于正常化”的第三階段切換。
近鐵半導體全球分撥中心。
不過眼下,我真正放在處理企業各類加急訴求上的精力不及10%。之所以比重不大,在于海關給力。上海海關近期已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汽車制造等重點產業開通全產業鏈“綠色通道”,所以我們的芯片貨物大批量地享受到了加急核放查驗待遇,沒有任何多余的等待和耽擱。尤其令人感動的是,4月,我們在浦東機場的第一票被命中查驗的貨物,是上汽十萬火急“坐等”的芯片。按照標準的海關查驗手勢,需要企業或代理現場陪同,配合查驗關員開箱。但當時還是封控初期,沒有“白名單”,更無復工證,企業或代理報關員關在家中手足無措。當時,浦東機場海關非常體諒企業所急,積極運用“無接觸式查驗”,由海關關員與企業通過視頻連線核實的方式,迅速完成了查驗指令。這對我們的訂單交付及保障供應鏈順暢運作的意義,用“救命”來形容都不為過。
3月28日以來,近鐵國際出入區貨物已達2.2萬余票、20余萬箱。
浦東機場海關關員現場巡查集成電路分撥中心倉庫。
疫情期間,我把50%以上的精力都撲在了后勤保障上。近鐵倉庫的硬件設施在規劃設計時不可能預留宿舍功能,現在只能委屈員工,在辦公室、會議室里搭行軍床。洗澡也成大問題,我們竭盡所能,架起簡單的淋浴設施,緊急加裝十幾個熱水器。園區管委會和開發公司也給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幫助。考慮到天氣漸熱,蚊帳及小吊扇也已采購到位,這像極了大學時代集體宿舍生活。封閉管理的員工們都笑言,“大叔們的青春回來了。”
近期有報道稱,浦東機場貨運航班的起降量和貨量均已回升到常態時期的80%。關于這個數字,我們作為物流圈內人是真切感受到的。上海真的在一天天好起來。
與此同時,同行們也在對外資設在上海的亞太和全球分撥中心的后續走向有所討論。在我看來,一個亞太或者全球分撥中心,從上海轉移到新加坡等地,從航班角度,或許兩三天就能付諸實施。但真正的轉移并非那般輕易。上海的金融、航運、供應鏈高地地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自然也非一朝一夕可被替代。事實上,我們已為一位客戶做過分析,如果他們的分撥業務轉移到東南亞,考慮到運費、航班、人力、倉庫等成本,綜合測算會發現,即便我們現在閉環生產,成本是此輪疫情前的兩三倍,但我們的綜合成本仍有優勢。甚至,就在近期,近鐵所親歷的一項業務足以證明上海的韌性——考慮到浦東機場航班欠穩定且貨物積壓較多,我們的客戶很著急,要求我們幫忙改飛國內其他機場,準備“曲線救國”。但貨物在其他機場仍遭遇了“腸梗阻”和貨站爆倉情況,而今客戶頗有些后悔,“還不如直飛上海分撥來得快。”種種跡象表明,上海雖經歷“至暗時刻”,但千萬別小瞧了它的反彈速度和能量。
眼下,上海即將全面進入復工復產,接下來的幾個月,對于上海經濟恢復元氣非常關鍵。就近鐵而言,我們高度重視兩大問題。
其一,是要確保更有成效的閉環管理。目前,我們的員工翻班效仿了浦東機場貨站的做法,已從過去早、晚兩班,變為了早班、晚班及在家休息三類,實現“三班兩運轉”,每周輪換一次,各班員工之間“雞犬之聲不相聞”,沒有任何接觸,且倒班之間必須做消殺。這些科學防控手段,是確保安全連續生產的最大前提。
其二,我們關心能否有充足人力。說實話,“三班兩運轉”讓我們的同時在崗人數減少,因此我們更需要人手。我們甚至在考慮,2020年疫情時盒馬首創的“共享員工”概念能否沿用。當年,因疫暫時待崗的餐飲服務人員被“借用”到盒馬做揀貨員。而今,無論機場貨站、保稅區倉庫都大量缺人,而那些暫時未開放的行業中的閑余人員,完全可以加入到物流行業中來。疫情是殘酷的,但從殘酷中迸發的人類智慧與創新,若能沉淀和延續下來,形成應對危機的機制,這會是一筆巨大財富。這恐怕是政府部門應迅速研究執行的課題。
有人不信,身為企業管理者,此輪疫情以來,我居然一直居家,靠著“足不出戶”,企業后勤保障解決了,產能竟也恢復了。我的原則是,無論處理急單還是協調復工復產,盡量靠電話、視頻會議溝通解決,盡可能將有限的復工名額,讓給必須在一線才能干活的員工。事實證明,這一切是奏效的,這說明,我一貫以來的積極與自信沒有錯。但或許,這不僅僅是對我個人的信心,更是對行業和這座城市的信心。
更多資訊
-
重點項目落地,投資會客廳建成,閔行這個鎮招商引資時間過半、任務過半2023.8.31
新增企業破千家、6個重點項目相繼落地、先榮·聯創產業投資會客廳建成開園……今年以來,馬橋鎮圍繞“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新高地、上海陸上絲路橋頭堡”的功能定位,積極“走出去、請進來”,持續… 查看詳情 >
-
五個新城綠環啟動段全面建設實施,空間亮點搶先看,低影響少介入如何變更美?2023.8.29
上海五個新城建設迎來重大進展。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今天(28日)從上海市規劃資源局獲悉,于今年1月獲批的五個新城綠環專項規劃,啟動段方案編制已經完成,進入全面建設實施。預計9月底,部分建設項目將呈現… 查看詳情 >
-
坐擁一線江景!漢口路解放大廈打造共享智慧會議空間2023.8.28
作為一幢高標準的甲級寫字樓,解放日報大廈高121米,總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包含主樓27層,裙樓7層,以及車庫一層。標準層面積約600-1000平方米,其辦公室租賃可按租戶需求靈活定制,各式標準化樓… 查看詳情 >
-
本土品牌為何偏愛“梧桐區”2023.8.28
編者按:“梧桐區”是網友對上海市中心歷史文化風貌區的昵稱,這里有上海中心城區成片保護規模最大的歷史風貌區——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以及愚園路、新華路、南京西路等歷史文化風貌區,擁有諸多老洋房、“網紅店”…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