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兩艘大國重器交付下水!四大央企聯手護航“海上風電利器”
來源:上觀新聞2022.7.1
6月29日,振華重工參建的兩艘國內“海上風電利器”——“烏東德”與“白鶴灘”號一起迎來了交付和下水的關鍵節點。
“烏東德”是國內首艘“運輸+起重”一體化深遠海海上風電施工船;“白鶴灘”是國內首艘2000噸級海上風電安裝平臺。
“烏東德”由三峽集團、招商局集團、中船集團、中國交建共同打造,是國內同類級施工船中甲板裝載能力最強(1萬噸以上)、甲板面積最大的船型(6200平方米)。船長182米、寬46米、型深15米,滿載排水量8萬噸,采用起重機單舷側布置設計,最大起重量可達3000噸,具備單機容量10兆瓦以上海上風電機組多種形式基礎施工能力。
同時,“烏東德”實現了單船完成港口裝載、海上運輸、起重及打樁等主要作業內容,拓長了傳統施工船組的年平均作業窗口期,科學優化深遠海海上風電項目施工方式,大幅提升基礎施工效率。此外,“烏東德”還針對廣東、福建深遠海長涌浪頻繁的海域特征進行定制化設計建造,打造了深遠海海上風電利器。
“白鶴灘”號船長126米,寬50米,型深10米,滿載排水量3.7萬噸,其升降系統、起重系統等核心作業裝備均實現全國產化,投運后將成為國內起吊能力最強(2000噸)、作業水深最大(70米)、可變載荷最大(6500噸)、甲板面積最大(4200平方米)的自升自航式一體化風電安裝平臺,最大作業水深可達70米,具備10兆瓦以上海上風電機組安裝能力,能夠滿足深遠海一體化海上風電施工作業需求,大幅提升我國海上風電施工作業能力。
其中,參建的振華重工為平臺自主研發了國內首臺繞桁架式重型2000噸起重機,標志著我國海上風電平臺核心作業裝備首次實現全國產化,為該類型船機大規模建造奠定基礎。同時,項目是2000噸級風電安裝平臺首次配置DP2級別動力定位系統,可在單個動力定位系統故障的情況下,自動保持船位和艏向,有效提高海上作業安全性。
“白鶴灘”順利下水,標志著我國首艘核心作業裝備全國產化的海上風電安裝平臺完成塢內建造及安裝工作,正式轉入碼頭調試、系泊試驗階段,進入交付投運倒計時。
更多資訊
-
滬漂外國人圈中流傳著這個一家靠“眾籌“在上海扎根的理發店,著名街區老外街主動朝它拋出了橄欖枝|上海文創園區巡禮?閔行文創故事2023.9.12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22年底,上海的常住外國人口數量約75萬人。身處異國他鄉的這些外國人有在上海生活了數十年的,上海話說得比普通話還要好。也有初來此地,還手足無措著。 外國人在上海的剛需,理發名列前… 查看詳情 >
-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多元聚力一體化發展2023.9.12
依托“聯盟+基地+基金+園區+平臺”多元化跨域合作體系,近年來,G60聯席辦統籌各個城市產業部門具體牽頭,串聯九城市企業,常態化開展各類要素對接活動,出臺聯盟發展指導意見,實施汽車零部件、智能物流裝備… 查看詳情 >
-
張園將新建超8萬㎡地下空間!東園老建筑“手拉手挪位”,市民:來打卡就像“走娘家”2023.9.12
張園“長腳”走路了?還是“手拉手一起走”!近日,張園東區開啟了園內最大規模的“組團式平移”,不切割破壞老建筑同時也為接下來東園建設地下商業等騰出空間,據了解,移位完成后,東園將建超8萬㎡的三層地下空間… 查看詳情 >
-
站在風口的泥城,如何“飛”得更高更久更遠?2023.9.12
20世紀,滬產貂皮鼎鼎有名,在海外市場被爭相搶購。當時,上海最大的養貂基地,就在公認的農業大鄉——南匯泥城。1989年頂峰時,泥城一度飼養了萬頭水貂,所產的對蝦、蘑菇、甜瓜、青扁豆等也備受市民歡迎,經…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