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中橋”落地吳淞江工程飛云橋項目,預計2024年6月底全面建成
2022.7.11
“橋中橋”長啥樣?在7月8日開工的吳淞江工程(上海段)飛云橋項目中,即將落地這樣一座讓人充滿遐想的橋梁。
吳淞江工程已被列入中央“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是《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省際重大水利項目,全長126公里,其中上海段69公里,占比近一半。上海段建成后,將極大提高太湖流域防洪和申城北部地區除澇能力,提升區域水動力和水環境,吳淞江和蕰藻浜航道(蘇申內港線)等級隨之提升。
上海城投吳淞江工程項目部負責人藍鵬介紹,飛云橋下的新川沙河段為吳淞江工程(上海段)先期實施項目,工程實施后可以改變嘉寶地區缺乏骨干排江通道、澇水排泄不暢的被動局面,緩解嘉寶北片排澇壓力,有效增加區域澇水北排長江的排水能力,同時充分利用長江過境水,平水年具備引水20億立方米入嘉寶北片的能力,促進河網水體有序流動,改善區域河網水動力條件。
除了提升區域功能,“美觀”和“便民”也是吳淞江工程建設的重要訴求。隨著吳淞江工程的實施,位于寶山區新川沙河滬太路飛云橋將從原來的不起眼小橋,升級到擁有鮮明標簽的公路大橋。
飛云橋煥新包括兩個步驟,先建新橋、再拆老橋。施工單位隧道股份上海路橋項目經理樊卿卿介紹,飛云橋下方的新川沙屬于吳淞江工程的最下游,河道僅20多米寬,即將被拓寬到96米。與之相匹配的飛云橋橋梁主跨也需要被“拉長”,由16米增至125米,車道隨著從原先的雙向5車道拓寬至雙向6車道,帶動通行能力提升。橋面凈空高度由原先的不足3米抬升至10米,滿足IV級航道要求。
公路大橋造型從原來的“一馬平川”變成“橋中橋”。大橋在車行道下方添置一座擁有曲度的慢行景觀橋,實現了人、非機動車道過江分離。遠遠望去,這座慢行橋猶如一座“橋中橋”,提升了整座大橋的顏值。未來,行人還可漫步橋上邊賞風景邊過江。
7月8日,飛云橋第一根樁順利開鉆,為了把交通影響降到最低,新建橋梁還將采用“分幅施工”進行,按“先建西半幅新橋,再拆西半幅老橋,再建東半幅新橋,再拆東半幅老橋”的順序進行。施工期間將維持全線雙向4車道通行。工程計劃于2024年6月底全面建成。
更多資訊
-
滬漂外國人圈中流傳著這個一家靠“眾籌“在上海扎根的理發店,著名街區老外街主動朝它拋出了橄欖枝|上海文創園區巡禮?閔行文創故事2023.9.12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22年底,上海的常住外國人口數量約75萬人。身處異國他鄉的這些外國人有在上海生活了數十年的,上海話說得比普通話還要好。也有初來此地,還手足無措著。 外國人在上海的剛需,理發名列前… 查看詳情 >
-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多元聚力一體化發展2023.9.12
依托“聯盟+基地+基金+園區+平臺”多元化跨域合作體系,近年來,G60聯席辦統籌各個城市產業部門具體牽頭,串聯九城市企業,常態化開展各類要素對接活動,出臺聯盟發展指導意見,實施汽車零部件、智能物流裝備… 查看詳情 >
-
張園將新建超8萬㎡地下空間!東園老建筑“手拉手挪位”,市民:來打卡就像“走娘家”2023.9.12
張園“長腳”走路了?還是“手拉手一起走”!近日,張園東區開啟了園內最大規模的“組團式平移”,不切割破壞老建筑同時也為接下來東園建設地下商業等騰出空間,據了解,移位完成后,東園將建超8萬㎡的三層地下空間… 查看詳情 >
-
站在風口的泥城,如何“飛”得更高更久更遠?2023.9.12
20世紀,滬產貂皮鼎鼎有名,在海外市場被爭相搶購。當時,上海最大的養貂基地,就在公認的農業大鄉——南匯泥城。1989年頂峰時,泥城一度飼養了萬頭水貂,所產的對蝦、蘑菇、甜瓜、青扁豆等也備受市民歡迎,經…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