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高樓總建筑師:保溫層未來60年節能費用,或可再造一棟上海中心大樓
來源:上觀新聞2022.9.16
“‘上海中心’的保溫層是可以降低能耗的,在未來60年里,省下的費用或能再造一棟‘上海中心’。”在今天(15日)開幕的2022世界設計之都大會上,有“中國最高樓”之稱的上海中心大樓總建筑師、全球超高層建筑大師馬溯· 斯特貝爾簡單直觀地描繪出建筑綠色化設計的重要性。
人們的一生,約有四分之三的時間生活在建筑當中。設計建筑的目的,是要讓人感到更舒適。“我們設計建筑的第一目標是安全,第二是更安全,第三是更美麗。”馬溯· 斯特貝爾認為,美麗的含義是多樣的,對超高層建筑而言,它意味著要更融入城市景觀,給城市帶來正能量。綠色、節能、低碳化的設計,不失為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
上海中心大廈就是一個典型。馬溯· 斯特貝爾說,這座大樓采用了保溫層設計,外幕墻有兩層,目的是將里外可以有個溫度緩沖區,實際就跟一個熱水瓶膽一樣,避免室內與外界的熱度有一個很好的交換,雙層幕墻設計比單層設計降低50%。透明的幕墻,還能讓身在其中的人們,從各個角度都能看到樓外的景觀,達到美觀和功能的平衡。
類似的綠色設計也用于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這座高達828米的大樓自下而上逐步收縮,采用支翼與中心核心筒的組織原則,大廈的三個支翼自身均擁有混凝土核心筒和核環繞核心筒的支撐,內部結構是螺旋形的。
“這一設計同樣考慮到美觀和功能的平衡。一方面,自立又互相支持的結構體,通過嚴謹縝密的幾何形態降低了風力對大樓的影響,另一方面可以保持結構的簡潔。”馬溯· 斯特貝爾表示。
在他看來,這些案例都堅持了“以少得多”的原則,即通過建筑設計實現安全美觀、綠色低碳,從而為城市帶來積極意義。這是未來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的方向。
這一理念,正在上海推廣落地。“除了建筑設計,我們看到有很多綠色規劃在上海生根。”馬溯· 斯特貝爾舉了一個例子,“比如在北外灘規劃中,我們看到它要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提升軌交公交覆蓋率;打造小尺度、高密度的街巷格局,設置慢行優先區;用空中連廊有效連接軌交站點、主要商務樓宇,提供通勤與多元觀景休閑體驗;要保留歷史文脈。這些都是綠色規劃的體現。”
更多資訊
-
單位內部綠地變身綠色共享空間!去黃浦、徐匯、長寧這些地方city walk,享秋日愜意2023.9.15
復興中路上的上海文史研究館、花園洋房;衡山路上的市體育科學研究所、徐家匯公園里的百年香樟;長寧匝道下的綠地花園,中山公園的百年懸鈴木……在公園城市“無界”融合、“全民共享”理念下,一批單位內部綠地紛紛… 查看詳情 >
-
中秋國慶,來世紀廣場看“珍珠貝母畫卷”2023.9.15
位于南京路步行街核心位置的上海世紀廣場,一直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改造更新。 9月14日,記者從黃浦區獲悉,歷時三年的世紀廣場改造更新項目,將于2023年中秋、國慶期間實現視覺開放。 改造后的世紀廣場將呈現… 查看詳情 >
-
8月大中城市商品住宅售價變動情況出爐,上海一二手房價格環比一升一降2023.9.15
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8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上漲城市個數減少,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同比有漲有降。對此,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沈赟進行… 查看詳情 >
-
上海外灘,“萬國建筑博覽群”起點的這幢百年老樓,里面有啥好看好玩好逛的?2023.9.15
前不久,東一美術館發布了延展公告,將時下備受矚目的“波提切利與文藝復興”展延期至2023年10月15日,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的觀展機會。 東一美術館位于外灘中山東一路1號的上海久事國際藝術中心大樓內。…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