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打造濱水開放式文創園區集合體!“四行天地文創新岸”創領沉浸式文化體驗新地標丨上海文創園區巡禮

來源:房地產時報2022.11.22

作為上海中心城區的骨干河道,40年來,蜿蜒而過的蘇州河一路見證了上海的城市發展和時代變遷。

如今,當航運和工業痕跡褪去,蘇州河兩岸新興產業爭相集聚、特色園區凸顯魅力,昔日“工業銹帶”已變成宜人的“生活秀帶”,正展現出更加澎湃的發展活力!

民族金融資本的發祥地

三幢蘇州河沿岸建筑串珠成鏈

地處蘇河灣黃金地段的“四行天地文創新岸”為百聯集團旗下的文創園區,由四行天地一期(西藏北路18號)、四行倉庫(光復路1-21號)、四行195(光復路195號)三幢蘇州河沿岸百年建筑串聯而成,連續兩屆榮獲上海市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園區運營管理公司百聯集團上海河岸商業開發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譚曉棟介紹,“我們園區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匯聚著金融、建筑、濱河和抗戰文化,同時也是記錄上海城市更新和經濟發展的‘活歷史’。”

解放前,這片地塊是民族金融資本的發祥地,四行天地一期為原中國銀行倉庫,四行倉庫為“北四行”即鹽業、金城、大陸和中南銀行出資建造的倉庫,四行195的前身則是原交通銀行倉庫。解放后,這里一度也被用作商業儲運。隨著時代變遷,蘇州河河道停航讓沿岸老建筑的倉儲功能隨之轉變,為適應整個蘇河灣轉型,百聯集團通過修舊如舊的方式對沿岸老建筑升級改造,逐步打造成創意園區。

其中由匈牙利著名建筑師鄔達克設計的四行195,孕育了上海最早創意園區—創意倉庫,2005年被評為首批“上海市創意產業示范集聚區”;四行天地一期主體部分為原中國銀行倉庫,2012年將毗鄰的三幢不同年代、風格迥異的老建筑打通連接。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四行倉庫,因1937年10月八百壯士四行倉庫保衛戰聞名中外,而今這座滿目的彈痕、滿載的歷史滄桑、堅固的六層鋼筋混凝土建筑從2020年起也以文創園區的新身份釋放出融合時代的再生風采。2021年5月,這三幢樓宇串珠成鏈為整體開放的文創園區四行天地文創新岸。

激活蘇河原生活碼頭

深度聚集生態型文化創意產業

作為濱水開放式文創園區集合體,“四行天地文創新岸”集創意辦公、文化藝術、商業休閑為一體,三幢園區建筑分別以“文創+設計”、“文創+科創”、“文創+金融”作為樓宇業態主題,目前共有百余家企業入駐,涵蓋建筑設計、時尚創意、金融服務以及文化體驗類等業態。經過多年來的細心運營,四行天地文創新岸已連續9屆獲評上海市文明單位,近期榮獲了2021年上海市巾幗文明崗,2022年上海市工人先鋒號等榮譽稱號。

據譚曉棟介紹,四行天地一期以“文創+設計”為主題,集聚了大量建筑設計、服裝設計以及廣告設計類企業等。例如DC國際建筑設計事務所曾獲得美國《AR》設計大獎、中國建筑傳媒獎、英國WAN亞洲設計獎,亞太第一衛視最具市場價值創新企業獎等一系列國內外大獎共計200余項。

四行倉庫以“文創+科創”為主題,2020年,隨著電影《八佰》在各大影院熱映,園區熱度高漲,引入了國潮咖啡館“人民咖啡館”、沉浸式戲劇“特別紅劇場”、展現金融文化歷史方外茶室等特色商鋪,成為了網紅打卡地。譚曉棟介紹,人民咖啡館基于四行倉庫的獨特地理位置,特別設計了一款遇熱會浮現四行倉庫彈孔墻圖案的杯套,希望可以借此提醒每位顧客在享受當下美好生活的同時不忘歷史,牢記革命先輩們的犧牲與奉獻,這也成為了到此打卡游客人手必備的單品之一。百聯全球商業互聯網科創中心,聚焦“互聯網+零售”,緊跟互聯網技術發展趨勢開展前瞻性技術應用研究,立足零售實體店、構建零售互聯網生態圈,持續驅動商業模式與技術應用創新,榮獲2022年上海市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

四行195以“文創+金融”為主題,今年初,園區引進全國性綜合類證券業務經營機構——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未來這里將是具有金融科技特色的服務平臺和實體旗艦店,體現舒適感、科技感、智能化、實用性、前衛性等特點,目標打造國家級投資者教育基地。

多樣化活動及配套服務

營造有溫度有靈氣的文創園區

在招商之余,園區為入駐企業提供了全方位的配套服務和設施。在“四行天地文創新岸”內,多個大小不一的共享空間為入駐企業提供多元服務及活動場所。如四行天地一期的“共享客廳”,環境典雅,配有智能化設備,專業的咖啡師、茶藝師提供商務接待服務,承接園區內外商務會議、講座培訓、團建項目等活動。

園區打造以“集美四行”為品牌的午間一小時活動,開展的“啡香四行”手沖咖啡課程、民俗節日的相關活動、手工DIY、講座沙龍等,提升了園區白領獲得感和幸福感。樓宇共享空間內的跑步機、橢圓機、桌球臺等健身設備,乒乓球、羽毛球場地等都極大滿足了園區白領日常運動需求。“平時這里的位置都很緊俏,大家都比較愿意來這里鍛煉或者團建一下。”譚曉棟表示,每年園區和靜安區北站街道聯合舉辦“雙贏杯”乒乓球賽,希望以運動形式連結各企業,增加園企互動、聯盟共建、輻射蘇河更大區域空間。

今年6月1日全面復工后,園區通過多措并舉,助力園區租戶元氣再現,加速城市回暖。在第一時間積極落實國有企業減免租工作,主動嫁接資源幫助企業紓困。在服務提供方面,打好三項服務組合拳,聯合百聯集團內的兄弟企業“百聯汽車”,在復工復產前推出“車輛體檢”,為企業員工座駕提供免費上門搭電檢查,為安心復工助力;聯合中國銀行閘北支行,針對復工復產“融資難”的問題,推出一系列普惠金融產品,助力園區企業度過資金危機;聯合園區內餐飲企業,陸續推出“元氣復工餐”,為入駐企業提供團購午餐服務等。園區希望,打造多重共享空間、提供優質物業服務,營造一個有溫度、有靈氣、有發展的文創園區。

文創先行,文旅賦能!

打造世界級商務濱水活動區

根據上海市“一江一河”發展規劃和靜安區“一軸三帶”發展戰略,蘇河灣區域正在向世界級濱水中央活動區與“城市會客廳”邁進。談及未來規劃,譚曉棟表示將從“文創先行,文旅賦能”的角度為園區傾入更多文旅元素,“我們已與相關部門聯合,陸續組織開展‘見證八佰民族力量 煥新四行文創長青——四行倉庫文創作品設計征集活動’、‘2021四行天地蘇河文化創意活動周’、‘百繪四行——四行天地文創新岸·四行倉庫繪畫大賽’等大型活動。”今后園區還將通過積極導入藝術展覽、創意工坊、文化演藝、創意設計等文商融合型業態,如品牌概念店、IP衍生品店、國潮文創、跨界融合店、原創設計師品牌等,形成網紅打卡集聚地。

不僅如此,園區通過繼續挖掘濱水及周邊資源,結合碼頭繼續推進文創市集或大型活動、通過結合蘇州河游艇碼頭開放,依托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資源優勢,合作開發四行倉庫研學游、親子游、游艇碼頭深度游等,推進文創園區向文化街區融合發展。

“未來我們將繼續依托城市功能煥新、區域功能定位,整合蘇河歷史文化、文商旅資源,多觸點激活文創園區活力因子,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商旅集合體,打響‘四行天地’品牌,”譚曉棟表示。

?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