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西岸如何高質量發展?專家齊聚徐匯政協為活力西岸獻計
來源:澎湃新聞2022.12.16
上海西岸如何在高質量發展中保持活力?12月9日,徐匯區政協召開雙月協商會,圍繞打造“活力西岸”,政協委員與各界專家紛紛建言獻策。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李逸平在會上表示,“一江一河”作為上海最珍貴的“臨水第一立面”,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實踐地。對于活力西岸建設,他指出,城區的建設一定要堅持融入全局發展戰略,徐匯西岸進一步建設要與上海市和徐匯區總體發展階段水平相匹配。西岸過去十年內抓住機遇,不光是筑路架橋等城區形態,更是包含了豐富的文化與生態文明等內涵。
李逸平提出,徐匯西岸發展要平衡好各方利益,多為民眾考慮,包括民眾“衣、食、住、行”和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的多元需求,統籌做好高水平基礎設施、服務配套、職住平衡的大文章,更好地打造市民的休閑空間、文化空間、生態空間,提升開放空間品質和公共服務能級。
“以市場需求為根本導向,增強各類各級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李逸平建議,提升企業主動配置全社會創新資源和科創要素的能力,積極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共建新型研發機構,促進產業發展,合力打造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強勁增長極。
徐匯區政協主席黃沖表示,西岸作為上海中央活動區核心承載段,歷經十余年發展,實現了“生活秀帶”和“科創繡帶”的融合發展。他建議,西岸要提高站位、融入大局,把自身發展放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背景里、放在上海“四大功能”的定位布局上,放在“一江一河”的戰略規劃中謀劃發展,打造商旅文體融合發展的世界級濱水開放空間。
圍繞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黃沖建議西岸應重點推進沿江核心區域交通路網貫通,完善保障性住房體系建設,實現西岸的城市更新和綜合配套再上新臺階。西岸還應立足人工智能產業的先發優勢,深入推進新基建建設,進一步構筑數字生態和數字基礎設施,打造城市數字治理的濱江樣本。
“打開濱江CBD和腹地老舊小區之間的藩籬,使更新惠及百姓。增加活力水岸的公共設施,讓濱江的生態綠化充分包容各種群眾活動交往的需求,做到既有國際范的腔調,又有煙火氣的溫度。”上海現代城市更新研究院院長、教授俞斯佳說,未來西岸的發展,要注重多元的價值,更加貼合生活。
徐匯區政協委員、上海浦發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劉以研關注徐匯西岸金融城的建設。他建議,西岸應發揮科創企業與金融機構協同化優勢,把握產業集群化趨勢,以打造金融中心為重要載體,對接區域各項資源優勢,建立多維立體的區域協同發展場景。發揮政策優勢,以區域內優質教育資源、醫療資源、居住環境、開放態度,吸引全球金融人才。
更多資訊
-
曾因污染大能耗大“聞名”上海,現成野趣橫生的藝術公園,格外出片……2023.10.13
在上海,工業遺址變身城市公共藝術空間的探索實踐越來越多,給人們帶來諸多驚喜。有學者認為,城市工業遺產承載著城市特定歷史發展階段的文化信息,公共藝術介入一定程度提升了其人文屬性,使之成為城市的文化符號和… 查看詳情 >
-
上海松江秒變“小鐮倉”,抖音上有62個“小瑞士”,專家:警惕景區標簽化2023.10.13
松江有軌電車配上大草坪成了上海“小鐮倉”;藍白配色地中海風格建筑加上特定角度拍照,商場秒變“小圣托里尼”;廢棄礦山和湖水疊加濾鏡就是“小冰島”…… 近年來,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小瑞士”“小冰島… 查看詳情 >
-
徐匯發布六大科創街區,全面亮出“科創繡帶”品牌2023.10.12
10月11日,徐匯區科技創新推進大會在西岸召開。會上發布徐匯“科創圖譜”、徐匯“科創街區”以及AI人才全球招募計劃,徐匯科創投基金暨徐匯科創金融聯盟同步成立,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等12家單位與… 查看詳情 >
-
把握“雙重機遇”,未來繼續深耕中國市場2023.10.12
在位于浦西第一高樓白玉蘭廣場敞亮的金光集團APP中國總部辦公室內,被同行譽為“紙業女將”的集團副總裁翟京麗娓娓道來企業的“進博故事”: “連續參加五屆進博會,集團不僅獲得了逾5億美元的意向訂單,而且在…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