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新年首日市民迎來生態大禮包,首批環上生態公園陸續開放

來源:上觀新聞2023.1.3

新年首日,上海市民迎來一份生態大禮包——位于寶山區的豐翔智秀公園正式建成開放,它也是上海今年首座對外開放的環上生態公園。

截至目前,上海2022年計劃率先建成的7座環上生態公園中,已有3座實現對外開放,除了寶山區的豐翔智秀公園,還有浦東新區的沔青公園、金海濕地公園。

此外,普陀區的春光公園一期、李家浜公園和嘉定區的綏德公園正開展竣工驗收,閔行區梅隴生態公園主體部分已完成建設。除李家浜公園受外圍市政道路施工影響外,其余3座公園均有望于2023年新春向市民朋友開放。

制圖:葉田媛

尊重生態基底

豐翔智秀公園東至新槎浦、南至西走馬塘、西至工業路、北至錦秋路,總面積32.12公頃,其中陸地面積28.89公頃,水域面積3.23公頃。2022年7月開工建設,克服疫情、天氣、工期緊等困難,歷時半年完工,搶在新年首日給周邊居民送去生態大禮。

豐翔智秀公園前身為外環防護林帶,即豐翔綠地,建成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喬木覆蓋率達到83%,鄉土樹種比例比較高。

“它是寶山區的‘老牌’綠地,生態自然基底相當好,在周邊居民中有口皆碑。”寶山區綠化建設和管理中心副主任高華表示,因此,豐翔智秀公園在設計之初就明確不大拆大建,尊重自然基底,主要功能是服務周邊居民親近自然的需求,打造一座集科創展示、郊野體驗、生態休閑等功能為一體的生態涵養公園。

遍布園內樹干上的白色圓圈就是這種理念的生動體現。

高華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畫了白色圓圈的樹木會保留,從啟動建設至今,整座公園為了騰出空間和提升景觀而抽稀或移除的樹木僅占原有總量的8%,基本堅持“遇樹就改路,路給樹讓步”的原則,沒有必要移動的樹木全部保留,都畫上了白圈。

公園這種理念得到了周邊居民的高度認可。

市民虞先生夫婦家住附近,以前一直來這里騎車散步,公園啟動建設后一直關注進展。

“我昨天還特地跑過來看有沒有開放,今天終于正式開放了,發現既保留了過去的野趣,又增加了很多公園的配套設施,無論是自己過來漫步、鍛煉身體,還是來遛娃,都很舒適、方便。”虞先生說。

建設物盡其用

園內許多景點和設施還體現了物盡其用的環保理念。

比如面向園內湖泊的森林劇場所設的座椅,全部由廢棄的木樁制成,近百個座椅高低錯落,大人小孩挑適合自己身材的入座,充滿野趣。

又比如園內的一條步道,仔細看腳下,其實踩的是切成薄片的“木樁”。

據介紹,這些鋪路“木樁”是由回收的枯枝落葉和廢棄木樁添加黏合劑,并刷上防水防腐涂料制成,讓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園林廢棄物不出公園門,體現了“零廢棄”的理念。

還有利用廢棄建材、樹皮、竹筒、木頭、秸稈等做成的人工棲息地“昆蟲之家”,為各種昆蟲提供不同類型的“房間”——木屑、枯木能為甲蟲、蜈蚣等提供棲息空間;樹皮是甲蟲、蜘蛛、千足蟲等的最愛;枯竹則是泥蜂、切葉蜂的“理想家園”,供它們繁衍、棲息及越冬所用。

“昆蟲之家”還是一種科普教育工具,通過親手打造“昆蟲之家”并持續觀察其“運營”情況,許多人保護自然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的意識將被喚醒。

公園南側有一處秦家店烽墩遺址,又稱九里墩,始建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是韓世忠駐軍江灣時修筑,是記錄上海古代海防線歷史文化的重要痕跡。

公園改造時,在遺址的入口空間增設了敘述故事的景石和條石坐凳,讓公園又多了一項講述地方歷史文化的功能。

廣泛吸納民智

其實,豐翔智秀公園一開始走過“彎路”,原來的設計著眼于“產城融合”,想改造成寶山工業園區的“后花園”,拓展“產業秀場”功能。

其中,比較標志性的一個項目,是圍繞綠地內的河岸,打造一個“水之翔舞秀場”,屬于展示企業文化、舉辦企業活動的一塊時尚公共空間。

“充分調研后,發現原有設計思路和實際需求有出入。”上海市園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設計師張毅雯表示,在周邊工作、生活的人對豐翔綠地的訴求很“純粹”:就是來親近自然、靜心享受、休閑放松。

許多居民也更傾向于接受在公園的生態基底中融入錦上添花的各色活動,比如露天音樂會、文化藝術展、啤酒美食節等。一些在周邊上班的年輕人,則希望這里能夠提供一些散步、午休及下班后切磋球技的空間。

認真傾聽民意,廣泛吸納民智,豐翔智秀公園用智慧互動空間、自然健康綠道、生態特色水岸、科創拓展基地等更具有自然氣息的功能性景點和設施替換了“水之翔舞秀場”。園內總面積約3.27萬平方米的水體也得以保留,通過凈化水質,重新構建水生態系統,成為可親近的自然景觀。

記者在現場看到,考慮到不同居民、游客多元化的運動健身需求,豐翔智秀公園設置了智慧互動空間,孩子們可以腳踩電玩單車來場原地競速賽,也可以在感應區內“跳踢踏舞”,讓“泡泡森林”吹泡泡;三五成群的上班族可以兩兩組隊,玩一把巨型“打地鼠”;渴望挑戰的游客則不妨試一下“能量跑酷”,跟隨燈光的指示,跑向亮燈設備,拍擊設備頂部的按鈕熄燈,再跑向下一盞點亮的燈。

豐翔路橋下,原本的灰色空間被打造為“豐翔童空間”,橋柱刷成了粉藍、粉綠色,上面畫有獅子、豹子、火烈鳥等卡通動物,橋下則放置了月亮秋千和螞蟻滑梯。

考慮到周邊有不少居民喜歡在林下慢跑、鍛煉身體,公園在景觀步道兩旁補種了水杉、烏桕、納塔櫟、羅浮槭、無患子、欒樹、北美海棠、梅花、櫻花、丁香、繡球、紫荊等觀葉觀花植物,期盼達到“漫步賞花花更艷,移步賞景景更濃”的效果。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