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占GDP比重有望超18%,徐匯新賽道企業表現亮眼
來源:上觀新聞2023.1.18
2022年,徐匯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占GDP比重預計超過18%,成為驅動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而在不久前發布的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中,“18%”是今后五年上海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的目標。中心城區里,徐匯先一步走在了數字經濟發展的橋頭。
視線拉回一年前。2022年,徐匯成為上海首個將“元宇宙”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城區,以人工智能產業為基礎,探索布局新賽道。短短一年后,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等四大新賽道,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已成為上海今年乃至未來數年的發展目標。
為什么徐匯敢于在元宇宙新賽道“搶先發聲”?以人工智能、元宇宙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又如何撬動上海都市中心的產業轉型,鞏固城市核心功能?
人才先機
去年天貓超級品牌日,一個名叫“翎__Ling”的國風虛擬主播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到各個品牌的虛擬直播間打卡;同一時間,兩位虛擬人“小哥哥”組成的國風組合“未央”也吸引了諸多粉絲。這兩大具有破圈效應的原創虛擬IP,都來自同一家上海企業,魔琺科技。
在為阿里、騰訊、歐萊雅等知名企業打造虛擬形象代言人或內容后,魔琺科技自主研發的全棧式端到端虛擬內容智能化制作技術,以及虛擬人打造和運營技術,已經能全面支撐起三維虛擬人和虛擬內容的高質、高效和規模化生產。而讓公司業務在過去一年多來取得顯著跨越的,是市場日益高漲的需求。
虛擬人“翎__Ling”
“各行各業的企業都希望入局元宇宙,打造自己的品牌虛擬代言人進行線下互動,或者直播營銷、承擔7X24的AI虛擬人信息服務。”一位電商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些商家不想放棄每天零點后的直播間流量,便借助高仿真數字人代替真人主播,在深夜時段繼續為品牌爭取銷量。而除了虛擬偶像、虛擬主播,虛擬人技術還可運用于游戲、金融、技術、教育、醫療、文旅等多個行業,在虛實結合、萬物交互的生態中創造價值。
政策的發布和落實也是讓企業勇于展開拳腳的關鍵。徐匯區科委主任張寧介紹,去年,《徐匯區關于支持元宇宙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支持政策相繼出臺,通過組織對元宇宙產業的分析研究,全區排摸出元宇宙相關企業超1000家,其中核心企業119家。加強產業政策牽引,僅2022年,徐匯新引進元宇宙相關企業達93家,既有米哈游、鷹角、億咖通、魔琺、樂元素等業內知名企業的關聯企業,也有近年來頗有“準獨角獸”潛質的疊境數字、趨動科技、弘璣等企業的關聯公司,圍繞游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等領域構建優勢。
去年6月,上海首批、中心城區唯一的元宇宙特色產業園落戶徐匯漕河涇開發區,則讓徐匯在元宇宙人才集聚方面的優勢進一步凸顯。
米哈游出品的游戲《原神》
“在漕河涇開發區本部區域,人力資本的密集程度以及人均勞動生產率的優勢都非常顯著。”漕河涇開發區總公司黨委副書記方銀兒告訴記者,元宇宙領域目前最為人熟知的兩大產業接口,即游戲與數字人,在漕開發已經有超過20年的產業積淀。尤其圍繞軌交9號線桂林路站、漕河涇開發區站等站點,集聚了米哈游、趣加互娛、莉莉絲、鷹角、騰訊、網易、YVR等超過150家游戲領域的頭部企業,從業人員已超2萬人。
大企業在開發區招攬人才,中心城區借助交通、醫療、教育、生活便利等功能優勢留住人才,讓徐匯區有了站上元宇宙新賽道的先手棋。眼下,圍繞漕開發本部和徐匯華涇地區的北楊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漕河涇元創未來”特色產業園正構建起240余萬平方米的載體基礎,進一步為元宇宙產業集聚“筑巢引鳳”。
數實融合
去年,徐匯人工智能產業的全年總產出預計可達690億元,同比增長超15%,并且依托“投促管總、戰區主戰、部門支撐”的區域大招商機制,全區數字經濟落地千萬級以上的招商重點企業超過20家。這讓徐匯在上海都市中心逐步集聚起一批重大創新平臺和頂尖研發機構。
西岸數字谷
以徐匯濱江為例,一個“1+2+3”的科技創新體系已經形成,包括上海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上海期智研究院和微軟亞研院等兩大世界頂級研究機構,以及商湯“智能視覺”、依圖“視覺計算”、明略“營銷智能”等三大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而這些頂尖機構和企業幾乎都位于同一棟樓,西岸智塔(東塔)。
即便放眼全球,這一情況也不多見,但上海中心城區的科創載體優勢恰恰蘊含其中。去年,徐匯科技創新接連取得突破,上海人工智能創新中心與商湯科技合作開發并開源了通用視覺平臺OpenGVLab,期智研究院發布了通用加密電路以及“后量子時代”數字簽名,樹圖區塊鏈研究院的Conflux公有鏈系統2.0、Conflux OS操作系統等均領跑國際。
其中,樹圖研究院還與漕開發元宇宙產業園內的金橋信息、萬達信息、匯付天下等企業聯動,探索解決web3.0操作系統和數字身份問題,推動區塊鏈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這讓西岸智塔“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的科創策源輻射效應,與有近40年歷史的漕河涇開發區在徐匯形成了東西聯動,帶動實體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
西岸智塔(東西塔樓)
“數實融合”近來被反復提及,其實早有端倪。去年10月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的星環科技,被譽為“國產大數據基礎軟件第一股”。圍繞數據的集成、存儲、治理、建模、分析、挖掘與流通,星環科技已形成大數據與云基礎平臺、分布式關系型數據庫、數據開發與智能分析工具的軟件產品矩陣,能幫助金融、政府、能源、交通、制造業等眾多領域實現數字化轉型。
“近年來政府大力提倡和扶植本土IT產業發展,上海市和徐匯區積極鼓勵企業提高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努力形成貫穿產業鏈上下游的發展生態圈。”星環科技創始人CEO孫元浩說。而在徐匯漕河涇開發區,老牌國企上海儀電旗下的云賽智聯已經與星環科技成立了聯合實驗室、智慧城市聯合創新中心,在智慧軌交、智慧溯源、智能制造等領域探索智慧城市應用。
在數據行業業內人士看來,未來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后,相關細分市場將蓬勃發展,各行業場景的實用性也將顯著提升。而在線下文旅場景,數實融合已經有了相當廣闊的應用市場。
今年元旦正式運營的徐家匯書院,成為上海開年最受矚目的“新打卡地”,亦古亦今的場景氛圍刷新了人們對公共圖書館的認知。未來,當“城市元宇宙”(線下實體文旅內容)與數字場景進一步磨合,專業的AI虛擬人不僅能為數以百萬計的游客提供7X24小時的標準化互動服務,沉浸式的新體驗也將率先重塑文旅產業格局。
徐家匯書院
搶占賽道
過去一年,徐匯數字經濟企業的技術突破尤為亮眼。其中,首批登陸上交所科創板的瀾起科技發布了全球首款CXL內存擴展控制器芯片,積極搶占下一代高性能異構計算市場。
搶占新賽道,是另一個反復出現在科技企業與主管部門間的重要語匯。數字經濟的崛起與繁榮,賦予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和“新動能、新優勢”。這其中,兼具軟件研發與車廠經驗的數實融合創新型企業,正成為我國汽車“新四化”轉型的生力軍。
獲得徐匯區2022年度元宇宙研發投入后補貼項目立項的斑馬智行就是其中之一。聚焦智能汽車與元宇宙的結合,斑馬智行基于AliOS智能汽車操作系統,在以汽車座艙為物理交互載體的元宇宙互動平臺,開發出了“智能汽車元宇宙引擎”。聽起來有些概念化,但相關技術已經在上汽乘用車名爵品牌MG7上初步應用。
圖片來源:斑馬智行官網
“智能汽車是元宇宙的重要落地場景,‘智能汽車元宇宙引擎’則是智能汽車融入元宇宙產業的技術基礎設施,把汽車作為具備沉浸式交互能力的智能設備,讓用戶在汽車里感受沉浸的虛擬世界體驗。”斑馬智行負責人告訴記者。
無獨有偶,智能汽車、智能交通與智慧城市的融合發展已是大勢所趨。當前,上海等多地的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建設,均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
在徐匯區,聚焦智能網聯汽車正成為上海中心城區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的新接口。今年,徐匯不僅將在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機器人等活躍領域積極拓展智能終端產業,還將分別在漕河涇開發區打造智能終端技術孵化地、研發地,在徐匯濱江打造智能終端展示區、引領區,秉持賽道思維集聚一批龍頭企業和“隱形冠軍”,以示范應用驅動技術創新。
更多資訊
-
重慶狼隊在這里拿下七冠,電競初創企業在這里得到扶持,MAKE11電競眾創空間助力產業蓬勃生長2023.8.11
曾經,電競一度等同于“沉迷游戲”,是刻板印象中的“玩物喪志”,不僅不被主流接受,甚至被視為洪水猛獸。但不知不覺間,電競早已甩開了身上的污名并且持續不斷地向外界輸出積極向上的電競精神。就在今年6月22日… 查看詳情 >
-
進口光刻膠原料是集成電路晶圓生產關鍵物料,可它保質期最多只有6個月……2023.8.11
最近,上海某芯片制造龍頭企業第二次拿到了相關部門頒發的批復文件,這意味著接下來的一年,憑此批復,他們可以多次進口光刻膠原料,從而確保集成電路晶圓的穩定生產。 集成電路是信息產業的“糧食”,“喂養”著產… 查看詳情 >
-
運營“一流公園”回應市民建議,上海地產做實做細調研成果轉化“后半篇文章”2023.8.11
“公園座椅不夠多”“騎行體驗一般”“露營區太小了”……上海世博文化公園北區自2021年12月31日開放以來,已經接待了約200萬名游客,不少市民結合游玩體驗提出改善建議。 今年底,世博文化公園全園要基… 查看詳情 >
-
千方百計找“螺螄殼”在里面“做道場”,這個中心城區兩年多出24座口袋公園2023.8.11
今年,衡山路吳興路會聚之處,多出一座“網紅”公園。 吸引人們的,除了90多年未曾向公眾開放過的私家花園,還有主景點噴水池上和花園年紀一樣大的小天使雕像,隨著花園圍墻的打開,從背對衡山路轉了180°,首…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