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個區經濟數據亮眼!跨國企業總部112家,億元樓82幢,月億樓10幢
來源:上觀新聞2023.2.27
“2022年,靜安區全年實現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79.42億元,連續七年位列中心城區第一。涉外經濟全年實現稅收447.79億元,規模和占比均為中心城區第一。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0家,全區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累計已達112家,總部企業實現稅收同比增長13.78%。200幢重點樓宇實現稅收606.5億元,其中億元樓82幢,月億樓10幢。”這是記者26日從靜安區獲得的信息。“靜安重點推進招商引資倍增、總部經濟增能、服務效能增優,推動了經濟穩健發展、逆勢飛揚。”靜安區領導說。
近年,靜安區聚焦區域優勢產業,持續招大引強。在規模以上項目,2020年以來,靜安區三年累計引進稅收規模千萬級項目226個,其中億元級項目24個,引進了央企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第三家中外合資理財公司施羅德交銀理財有限公司、全球醫藥巨頭阿斯利康旗下的阿斯利康醫藥(上海)有限公司、阿斯利康全球研發(中國)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兼具貢獻度和顯示度的企業。另一方面,靜安也在搶抓新賽道新動能,積極開展戰略招商、精準招商。目前,靜安區大數據企業數量占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累計引進數據智能相關企業1700余家,成為全市集聚度最高的區域之一。除在本區發展多年的卡斯柯、浪潮、鼎捷、寶尊、華建數創、風語筑等領軍企業外,近三年先后引進了嘉楠捷思、合合、珍島、夢創雙揚、壹沓、同盾、像航科技、穿越千機等一批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2022年,靜安新增企業數量達到10341家。
樓宇經濟是靜安的金字招牌,也是考察其總部企業發展的最好視角。靜安區積極謀布“區域集中、產業集聚、企業集群、功能集成”的新型樓宇經濟發展格局,稅收億元樓、月億元樓不斷涌現。2022年,靜安區億元樓數量82幢。恒隆廣場一舉成為中心城區首幢“百億樓”。作為靜安樓宇經濟核心區的南京西路,出租率水平長年領跑全市。區投資辦負責人告訴記者,為讓總部企業功能拓展、能級提升有更多發展空間,靜安區在蘇河灣地區、中環兩翼地區將釋放約100萬平方米載體空間,承接南京西路的溢出效應。
決定企業最終去留的還是營商環境。過去幾年,靜安區大力在服務效能的增優上下功夫。生命健康行業的全球龍頭企業艾爾建去年9月在靜安區設立了創新中心,目前輻射亞太地區,計劃未來為其全球業務服務。當初,在區投資辦走訪時,艾爾建提出了希望在上海設立創新中心的想法;但此前上海并沒有獲批此類外商獨資機構的先例,政策的軟性“天花板”亟須突破。區政府多方協調,取得市相關部門的支持后,組建了服務該企業的項目專班,協助企業與市相關部門溝通,指導企業申辦相關資質,協調尋找合適的辦公場地。經過近兩年的努力,艾爾建創新中心最終獲批。“總部企業、大型企業最看重的就是在發展遇到難題時,政府是否愿意支持與服務他們。”區領導說,靜安區始終以服務為先,全力與企業一起實現突破與創新。
最近,靜安區對標市營商環境6.0版方案,建立起“區領導每周窗口幫辦”制度,區領導帶頭深入一線服務窗口開展幫辦服務,及時發現并解決企業辦事過程中遇到的“卡點”,深挖與解決營商環境優化的“堵點”。
更多資訊
-
新片區最具特色的產業功能名片!海洋創新園做好“海洋+智能制造”這篇大文章2023.8.18
"到2025年,入駐海洋創新園實體企業將超過300家,上市企業不少于3家。”海洋創新園開發運營主體、港城集團直屬上海臨港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嘉麟向記者表示。 作為上海建設“全球科創中心… 查看詳情 >
-
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寶山藥谷”一期竣工,二期有望年內開工2023.8.18
記者從寶山區了解到,國盛產投·寶山藥谷一期日前順利竣工,總建筑面積約13萬平方米的二期項目有望于年內開工,聚焦適配基因與細胞治療、高端醫療器械、診斷試劑、抗體、疫苗、高端制劑類生產,屆時將與一期在功能… 查看詳情 >
-
引育1萬家數字經濟企業,打造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楊浦推進創新發展再出發2023.8.18
五角場街道,一扇“睦鄰門”,打破新舊兩個小區空間上的“圍墻”和居民之間的“心墻”,解決了同一片街區居民互動往來和資源共享的堵點、痛點,成為以“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為指導的基層治理經典案例。 復旦江灣校區… 查看詳情 >
-
全球最大鋼鐵企業寶武集團完成工業品集中采購2023.8.18
寶武集團旗下歐冶工業品日前舉行混改引入戰略投資者簽約儀式,宣布成功募集資金10億元。 2020年寶武集團成立了歐冶工業品,負責工業品供應鏈建設。截至今年6月,已完成集團內所有鋼鐵基地和多元產業板塊內1…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