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咸宜!這個在家門口就能玩遍熱門體育項目的“三鄰橋”園區,你逛過了嗎? | 上海文創園區巡禮
來源:周到上海2023.5.10
14棟老廠房煥新為社區居民的“運動天地”、兩柱高達50米的巨型煙囪成為其標志性特點……在上海寶山、虹口、靜安三區的交界處,這座以體育消費為主題的園區——三鄰橋體育文化園,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
產業創新!定位上海首個體育文化產業園
三鄰橋體育文化園位于江楊南路485號,地處中外環之間的寶山區高境板塊,前身是上海日硝保溫瓶膽廠,過去為成千上萬個家庭提供了熱水瓶膽,而隨著時代變遷,保溫瓶膽逐漸退出人們的消費舞臺,直到2005年正式關停,工廠陷入沉寂。近年來,周邊大型居民社區逐漸形成,人口密度不斷增加,老舊的廠房與城市空間顯得格格不入。如何將保溫瓶膽廠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令其重新煥發光彩,成為了當地政府的規劃重點,并邀請專業項目團隊共同參與。
為此,項目團隊前期花費了2年的時間做了大量市場調研及國家政策,發現園區三公里范圍內聚集了近75萬人口,年齡結構以30-40歲的年輕家庭為主,且未來幾年內,周邊人口數量還會不斷新增。另一方面,考慮到近幾年國家政策逐步明確發展體育產業,從普及的全民運動、全民健身,到后來提倡體育產業、體育消費,甚至鼓勵有條件地做體育綜合體。因此,項目團隊決定以體育文化作為園區主賽道,建設一個各種體育門類集中的體育消費集聚地,并以“體育加文化、體育加科技、體育加旅游、體育加商業”作為定位,打造一個與消費者更貼近的體育產業園區。
最終,在寶山區及高境鎮政府大力支持下,2017年上半年啟動園區更新改造,總投資2億元打造了上海首個體育文化產業園,改造后的“三鄰橋”建筑面積約40000平方米,并于2019年5月25日正式開園。
數十項體育項目!面向全年齡段消費者開放
在廠房的更新改造過程中,團隊一直在思考如何將工業特色保留并融入在園區里, “一開始大家對老廠房的煙囪改造持有不同的想法,有人認為不安全需要拆掉,而有的則覺得是不是可以做成像世博園那樣的溫度計。”園區負責人表示,經過系統檢測并出于安全建設運營角度考慮,決定原汁原味保留保溫瓶膽廠這兩根50米的大煙囪,如今,這也成為園區的一大特色景觀。
在場館的二次改造時,項目團隊也根據相應的運動項目進行了適配調整。比如標準籃球場地為9米高,但老廠房普遍層高只有7-8米,因此園區將用作籃球館的廠房做了下挖處理,令其達到標準的9米高度。還有像園區引進的潛水項目需要10米深的潛水缸,園區也將廠房進行下挖4米來滿足場館需求。
在產業導入上,“三鄰橋”根據地域規劃及人口特性,引進了超30種運動項目,其中既有像籃球、羽毛球、游泳等老少皆宜的大眾健身,也有如今深受當代年輕人和青少年追捧的攀巖、潛水、沖浪、搏擊、馬術等體育業態。“另外還有一類則是綜合性的場館,比如園區里的‘小小特工’,是適合2~16歲兒童運動需求的一站式青少兒運動空間,目前全國已有8家直營門店,是和園區共同成長且標桿性的商戶。針對成年人的綜合性場館,還有像面積2000多平的一兆韋德等商戶。”園區負責人表示,在三鄰橋體育文化園,豐富且各具特色的體育業態,能讓全年齡段的居民都可以在這里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而這在上海甚至全國,也僅此“三鄰橋”一家能夠做到!
孵化器功能!讓更多體育消費“被發現”
那么,“三鄰橋”是如何讓這么多的體育產業在此聚集?園區吸引商戶入駐的優勢又有哪些?在園區負責人看來,三鄰橋其實更多承載的是體育孵化器的作用。“體育商戶們在三鄰橋入駐,不僅僅是為了開門營業,更多的是可以在園區里孵化并成長。”
園區負責人認為,對于租戶而言,他們希望有更多的展示平臺來被公眾所知曉,進而促進自身的產業發展。而“三鄰橋”作為城市更新中基于體育賽道的優質樣板,商戶在入駐之后首先是能被更多的政府及社會媒體看到,“這其中的隱形價值相當巨大”。其次,租戶可以通過園區平臺,鏈接到體育局、文旅局、屬地政府等各類資源合作機會,進而促成更大層面的曝光推廣和商業機會。“像剛舉辦的顧村櫻花節,我們就通過對接文旅局將園區內的沖浪、潛水等租戶帶了過去,讓其在城市級的活動中得到一定的曝光。‘三鄰橋’作為體育消費主要陣地是體育賽事普及的新地標,體育局也會更多的傾斜資源,促成大眾體育賽事的落地。”園區負責人舉例。
不僅如此,“三鄰橋”也十分重視體育賽事、活動的打造,園區特意留出了2000平方米的戶外廣場,方便開展各種不同類別、不同規模的賽事活動,并形成周周有特點、月月有爆點的商業氛圍。園區負責人表示,自開業以來,三鄰橋承辦了上海圍棋超級聯賽、上海射箭俱樂部爭霸賽、路人王籃球3V3上海城市賽等一系列體育賽事,多元化的體育賽事活動也吸引了周邊大量社區居民前來參與。
也就是說,三鄰橋已建立了政府端、園區運營管理團隊的平臺端、商戶端、以及所有文體活動觸達到的消費者端,四個端口的互聯互通,讓體育資源在園區內得到最大效益的放大。
體育+商業!打造周邊居民的“會客廳”
不過,體育消費普遍是一種目的性消費,作為園區的運營者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將來運動消費的人群在園區做及消費轉化。因而,“三鄰橋”在體育產業的基礎上疊加商業功能,通過導入輕餐、咖啡、便利店社區服務等商業配套使其并成為體育消費的衍生。例如,在此前的五五購物節,三鄰橋體育文化園推出包括休閑餐飲、特色食品零售、文創產品售賣、民俗文化展示、街頭表演、體育文化秀、科普展示、電商直播等在內的特色市集、特色活動,讓商業與體育有機結合。如今,三鄰橋體育文化園已成為寶山的一張體育名片,吸引了眾多體育潮人前打卡,尤其是周末者節假日,高峰客流量可接近萬人,“三鄰橋”也成為了上海首批“都市運動中心”試點項目之一。
園區負責人表示,未來2-3年內,“三鄰橋”將繼續在體育賽道深耕,通過整合產業方和商業方,以合理的多元業態為基礎,搭建一個良性循環的體育業態集聚平臺,形成一個理想中都市運動的鄰里中心模型,吸引更多優質的體育IP、產品和服務入駐。圍繞“一樣的日常,不一樣的選擇”為推廣主題,滿足周邊消費者鄰里生活配套的需求,提升園區商業配套的供給。同時,園區也將繼續發揮自身特色和優勢,與文旅局、體育局保持緊密銜接,在上海范圍內打造出一定的影響力。“我們希望通過持續不斷的商業運營,觸達到更多的消費者,讓他們覺得‘三鄰橋’是個值得來、來了之后不想走的高品質園區。”
更多資訊
-
集聚創意設計產業上下游資源!ReCity:打造上海創意設計產業新高地 | 上海文創園區巡禮·閔行文創故事2023.7.19
近年來,伴隨著人們對文化消費的需求日益增加,上海的文化創意產業也不斷壯大,在經濟發展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數據顯示,2022年上海文創產業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約13%,文創從業人員人均產出達170萬… 查看詳情 >
-
大樹下新媒體創意產業園:企業在“大樹下”欣欣向榮丨上海文創園區巡禮·閔行文創故事2023.7.17
近年來,閔行的文創園區產業發展飛速,大樹下新媒體創意產業園是其中一張靚麗的名片,不僅足具文藝氣息,適合拍照打卡,還吸引了一大批優質企業紛至沓來,激發出新活力,可謂“可鹽可甜”。 有馬網絡科技(上海)有… 查看詳情 >
-
大創智“出圈”密碼:從科技創新到文化輸出丨科技園區巡禮2023.7.6
當前,上海已形成科創中心基本框架體系,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持續提升。在楊浦,科技園區散發創新活力,激發創業動力,成為科創企業的成長搖籃、發展沃土。即日起,楊浦區科委聯合楊浦區融媒體中心、人民網上海頻道,推… 查看詳情 >
-
重塑IP文創園、打破社區邊界感!來看上海·力波如何將老啤酒廠蝶變為產城融合新高地 | 上海文創園區巡禮·閔行文創故事2023.6.26
提及上海第一個本土啤酒品牌,力波啤酒是無數上海人心中的“白月光”,曾連續多年占據上海啤酒業的龍頭地位。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力波啤酒逐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并于2016年正式停產,曾經輝煌一時的工廠也閑置…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