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羨慕!政府出資建設,上海市中心居民家門口,有了這些免費的“好去處”
來源:上觀新聞2023.5.16
今年“五一”小長假,上海外灘人流如織。上海市人民英雄紀念塔下,位于中山東一路475號的黃浦區外灘黨群服務中心正式向市民、游客開放。2000多平方米的空間裝飾一新,服務設施俱全,環境溫馨又舒適,游客可以隨時走進來,吹吹空調、坐下歇歇、喝杯水、充充電,再看看外灘歷史紀念館的主題展覽。“真沒想到,外灘風景區竟有一處這么大的共享空間,里面的展覽介紹了外灘的歷史,也很有看頭。”不少外地游客感到欣喜。
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超大城市工作的“底盤”也在基層。近年,黃浦區傾力探索與打造了基層治理品牌——“零距離家園”。黨群服務中心是支撐“零距離家園”的實體陣地,也是老百姓最易感受“零距離”服務的地方。黃浦區以黨群服務中心體系功能建設為切入點,樹立“零距離家園”品牌:拿出最好地段,提供最好服務,在社區基層打造了一批老百姓愿意走進、觸手可及的“零距離”黨群服務陣地。
集聚人氣
衡量一個黨群服務中心品質的標準是什么?黃浦區的答案是能不能聚人氣。
黃浦區南京東路街道蘇河之眸黨群服務中心在今年3月起對外開放。它剛一開放,就成了一個人氣爆棚的公共空間。
這座蘇州河畔的建筑,因白綠相間的外觀,被老百姓形象地稱為“綠房子”。“綠房子”生來就帶著網紅潛質:地處蘇州河邊的黃金地段,建筑具有很高的顏值,功能設置新且全,有為老人服務的日托所、長者照護之家,有年輕白領喜歡的圖書館、健身房,有面向各個年齡層的社區食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屋頂花園等等,面對全年齡段客群開放。開放以來,“綠房子”每日接待居民量很大,一些外區的社區還組團來參觀。
日托所
社區圖書館
長者照護之家
外灘風景區內,新開放的外灘黨群服務中心同樣人氣火爆。“外灘是上海的經典地標,是外地游客到訪上海的必來之地之一。過去,我們沿著外灘有一處黨群服務中心,但面積很小,游客只能進來問個路、拿些風景區推薦手冊,坐不下來。這次場地擴容后,整體環境舒適度大幅提升,游客可以坐下來了,人氣自然火爆。”外灘街道黨建辦主任陸立萍說。
新開放的外灘黨群服務中心
在中華路上的黃浦中心大廈,設在一樓大廳的黃浦中心黨群服務站是樓內白領平時最喜歡來的地方,從早到晚不斷人氣:寬敞明亮的空間、柔軟舒服的沙發,空氣中飄著咖啡香氣。企業部門在這里組織開會,員工在這里會見客戶,白領在這里休閑聊天,甚至在世界杯舉辦期間,白領中午與下班后在這里看球,都可以實現。
“凝聚人,首先要吸引人。”上海市黨建服務中心主任薛巍說,政府投入大量資金、人力建設與打造的黨群服務中心,有沒有被老百姓真正用起來?老百姓是否愿意走進來、坐下來?他們下次還想來嗎?這些才是考量一家黨群服務中心的重要指標。
場地金貴
上海遍布各街鎮的黨群服務中心鑲嵌在社區基層,是距離老百姓最近的黨群服務陣地。“黨員在哪里,黨組織就要覆蓋到哪里;居民群眾在哪里,黨群服務中心就要開到哪里。”黃浦區領導說,黃浦區寸土寸金,但為老百姓打造共享空間不遺余力。
每個來到南京東路街道蘇河之眸黨群服務中心的人,都會感慨:這里的空間環境太好了!緊鄰蘇州河,有漂亮的頂樓露臺、漂亮的沿街窗臺,白天有白天的風光,晚上有晚上的風景,任何人都可以走進去看風景。“這個位置原來是一家賓館,區政府費了很大力氣收購下來。對這里派什么用場,區政府經過了一番考量,最終放棄了商業用途,為老百姓在蘇州河邊增加了一處公共空間。”南京東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周明介紹。
可共享的屋頂花園
新開的黃浦區外灘黨群服務中心位置同樣金貴,就在“一江一河”交匯處,上海市人民英雄紀念塔下。原先這里也是用于商業用途,被區政府收回后,打造了這個共享開放空間。在黃浦中心黨群服務站,所占據的半個一樓大廳也是黃金位置。樓宇業主為了更好地服務樓內白領,以較低的租金引入了社會咖啡品牌,希望以優惠的價格回饋白領。
貼近需求
正因為將群眾需求放在首位,黃浦區的很多黨群服務中心在設計與打造時從使用者的感受出發,時刻想著老百姓需要什么。
這幾天,走進外灘黨群服務中心的外地游客發現這里也是一個值得細看的景點。外灘黨群服務中心聯動外灘歷史紀念館。外灘歷史紀念館其實是一家介紹外灘前世今生的紀念館,但過去很多游客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地方。借外灘黨群服務中心打造的契機,外灘街道對外灘歷史紀念館進行了重新布展,豐富了展陳內容,引入了多媒體手段,增強了觀展體驗。
一段3分鐘左右的“外灘24小時”視頻最受游客的歡迎。這段視頻將外灘一年四季、一天24小時的風光全景展現出來,讓游客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捕捉到外灘之美。“外灘黨群服務中心的主要服務對象之一是游客。走進來的游客,一定是對外灘感興趣的人。我們聽到,一些游客說,來一次上海只能看到外灘在一小段時間內的風景,有些遺憾。于是,我們制作了視頻,讓游客通過視頻,可以飽覽外灘24小時的風景,讓他們不留遺憾。”陸立萍說。
外灘黨群服務中心內展現了“一江一河”交匯處
在南京東路街道蘇河之眸黨群服務中心有一處鏡子的設計,給很多參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綜合體內有兩層樓是長者照護之家,每個衛生間的鏡子都比較特殊——有一個向下的傾角。這是為了照顧老人,尤其是坐輪椅的老人,讓老人能夠照到全身、方便地使用。這樣的設計和考慮,得到了很多老人與家屬的歡迎和肯定。
黃浦中心黨群服務站的服務空間去年擴大了,由原來的一樓大廳擴大到地下一層。為何會擴大?樓宇業主——金外灘集團下屬公司上海黃房實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楊杰說,他們觀察到兩個現象:很多企業有團建的需求,需要一定場地空間;一些為樓內白領服務的快遞小哥缺少歇腳的空間。于是,地下一層的食堂在重新裝修時,他們考慮了靈活的組合方式,讓飯桌椅重新一擺就能形成一個適合團建的場地空間;原來的快遞收取間重新裝飾設計,打造了一處服務新就業群體的“新業”驛站,讓終日奔跑在街區的快遞小哥也有了一個休息的港灣。兩處空間推出后,很受歡迎。
黃浦中心黨群服務站內為快遞小哥打造的驛站
各方共治
黃浦黨群服務陣地打造的過程也是引導社會各方自治共治的過程,社會各方力量在這里發揮作用,來自居民的意見與想法在這里得到體現。
黃浦中心黨群服務站是豫園街道與樓宇業主共同打造的空間。“街道給了我們很大支持,每年會給服務站送來很多優質服務資源,讓我們有內容提供給企業與白領。”楊杰說,對樓宇業主來說,雖然犧牲了一些可租面積,但因為服務站的存在,讓他們能更好地服務企業與白領,增加了他們對樓宇的黏性。曾有一家企業因為想擴展空間,有意向搬離這里;但員工不同意,他們舍不得樓宇的服務。后來,這家企業就順利留了下來。中華企業大廈的企業入駐率一直相對穩定,目前達到了100%,也是黃浦區稅收“億元樓”之一。
黃浦老城廂,夢花街65號,一片舊改地塊內,路邊一座仍在“堅守”的三層小樓就是老西門街道“零距離家園”——夢膂生花黨群服務站。走進這里,儼然進入了一個老城廂文化歷史博物館。一樓,仿石庫門裝飾,擺放著從居民家征集來的老物件,一秒穿越回上海人家的屋檐下。二樓,是近年老西門街道社區治理工作的展覽,基層干部做好群眾工作的一幕幕展現在這里。三樓,是一個休憩、活動的共享活動空間。
夢膂生花黨群服務站
老西門街道自治辦副主任孫悅告訴記者,舊改后,服務對象從屬地居民轉變為拆房隊、施工隊、快遞員、外賣員以及大批“回家”看看的老住戶。他們說,老城廂的生活條件固然一般,但鄰里之間的感情讓人難忘,搬遷前后希望到這里坐坐,回味老城廂的快樂時光。
更多資訊
-
將人才的租房支出控制在社平工資的10%,上海松江通過新城建設優化科創生態2023.7.26
7月25日,“高質量發展在申城”系列市政府新聞發布會舉行松江專場。記者在會上獲悉,松江要以一流科創生態服務高水平科技創新,強化策源功能,探索“撥投結合”機制,支持前瞻性、引領性、顛覆性的早期技術項目,… 查看詳情 >
-
上海單企試點后,國務院為何發布重磅文件支持這類產品進口?2023.7.26
日前,國務院發文支持上海、廣東、海南等自貿區、自貿港試點開展重點行業再制造產品進口。這意味著,原先被我國禁止或限制進口的再制造產品,達到新品標準的現在可以合法進口了。 不過,相關措施有所放開,勢必會有… 查看詳情 >
-
上海第二條東西向交通大動脈主線隧道貫通明年通車,穿越核心區為何歷時8年余2023.7.26
隨著直徑15米超大盾構“建功號”25日緩緩進洞,北橫通道東段隧道段全面貫通。“這意味著整個北橫通道新建工程主線隧道正式貫通,為明年通車奠定了基礎。”上海城投公路投資集團董事長、北橫通道工程現場指揮部指… 查看詳情 >
-
中國國際染料展26日揭幕,15個國家和地區的600余家企業報名參展2023.7.26
以“生態綠色、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染料工業及有機顏料、紡織化學品展覽會”(簡稱“中國國際染料展”)將于2023年7月26—28日亮相上海世博展覽館。展出總面積5萬平方米,展會吸引了…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