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浦東,一個新興產業園區如何盡快投產運營
來源:上海住房城鄉建設管理2023.6.15
一個面向未來、也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細胞與基因產業園區如何能盡快竣工,迎來科創企業入駐,加速產業鏈技術革新?
在上海,在浦東新區的改革熱土上,張江醫學園生物醫藥加速器一期項目于2023年通過了分期竣工驗收,這片16萬平方米產業承載空間將進一步滿足細胞、基因科研機構、研發中心、創新型企業、產業化基地承載空間的需求。
張江醫學園生物醫藥加速器一期項目效果圖
5月底,園區內的12棟樓已然成型,每一棟樓在5到6層高,在設計上可以滿足細胞基因類企業研發與生產深度融合的特色。各個樓層高度比起常見的住宅樓都要高出許多,項目負責人透露,這是為了滿足該類企業潔凈廠房或實驗室設計的需求,幫助入駐企業盡快投產。
實際上,“分期竣工驗收”作為上海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于2021年在浦東新區試點,2022年開始在全市推行,通過分期驗收、優化驗收流程,最大限度縮短企業的投產時間。2023年起,分期驗收的試點實施范圍從重大項目開始擴大,更多的企業可以通過向所在地建交委反映需求的方式,獲得這項便利,加速企業的生產運營。
開啟竣工驗收新模式
優化營商環境是保護市場主體、激發市場活力、提振市場信心的重要舉措,工程建設領域則是其中重要一環。
2018年以來,上海市以“三減一提升(即減環節、減成本、減時間、升質量)”為目標,全力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2023年,為進一步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上海市研究制定了《關于深化系統集成 推動上海市工程建設領域營商環境一體化改革的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提出,要進一步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能,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工程建設領域營商環境。其中提出,浦東新區、臨港新片區、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等重點區域將在“用地清單制”和承諾制改革等領域先行先試。
4月12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辦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新聞發布會,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主任胡廣杰介紹,上海著力打造工程建設領域審批服務的“一個系統”,取得了積極的工作成效。
浦東新區隨即響應號召,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全市部署,結合浦東新區實際,研究制定了《2023年浦東新區持續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任務分工表》,各成員單位協同推進落實。
這個任務分工表中,就包括了優化驗收流程,逐步完善分期竣工驗收的舉措。要求進一步優化分期竣工驗收實施方式和監管模式,對符合條件的產業類工程建設項目試點開展分期竣工驗收,支持早投用,盡快發揮項目效益。
已經通過竣工驗收的園區
同時,申請先行竣工驗收的單體應已完工并符合各專業驗收條件,且應與其他作業區形成物理分隔。同時,建設單位應承諾項目整體竣工驗收的時間及整個項目符合已審批圖紙的功能。
為初創企業投產加速
2021年10月,張江細胞與基因產業園獲上海市經信委授牌,整個承載空間以上海國際醫學園區為核心,聯動張江藥谷、張江創新藥產業基地及張江科學城、浦東、上海相關資源,共同打造中國細胞產業的核心承載空間。目前,園區內已啟動以上海國際醫學園區40萬㎡空間為基礎的核心啟動區建設。
這片占地16萬平方米產業空間,將進一步滿足細胞、基因領域科研機構、研發中心、創新型企業、產業化基地落戶張江細胞產業園的需求,并推動“孵化-加速-產業落地”鏈式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的建設。
在走訪中,上海國際醫學園區副總經理孫浩介紹,張江基因島一期共12棟樓于2023年1月18日通過分期竣工驗收,4月27日通過綜合竣工驗收。
為何申請分期竣工?孫浩透露,是因為這個產業園原本就是服務一些初創型的細胞與基因治療企業,這些企業因其工藝流程復雜、管線設計標準高等原因,通常需要的裝修時間比一般企業更久,大約在6個月以上。因此,部分有簽約意向的企業向園區提出能否提前入場,開始進行內部裝修,園區也立即向浦東新區建交委提出了申請。
“我們提出申請后,建交委的負責老師多次來到園區里走訪,看我們是否符合申請的條件,有什么難處需要解決。”孫浩透露,最終他們通過了分期竣工驗收,幫助入駐企業加速了3-4個月的裝修進度,并節省了過渡期間的租金。
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招商部負責人介紹,目前張江基因島項目已經獲得了5家企業的簽約意向,入駐企業最為關注的就是產業空間和產業氛圍兩大元素。該負責人透露,由于早期研發企業一般對于空間要求不太大,所以園區內的樓宇可以分層出租,滿足企業的靈活需求,同時租金都是為初創企業對標制定的。
在產業氛圍上,目前園區致力于打造產業生態,對于企業的落地、成長、人才招募以及資源對接都有專人服務,周邊的1200多家企業90%以上都是大健康產業的,布局了健康板塊的先進技術和賽道,周邊也還有醫院資源和智能康養產業,對于初創企業能夠提供一個非常良好的產業生態。
其實早在去年,張江創新藥基地就有一個項目通過了分期竣工驗收。據介紹,當時園區內有個做CAR-T治療的企業由于擴大經營希望能夠快速再租一幢樓,但同期建設的板塊整體驗收時間比較長。為了盡快滿足企業需求,園區方和區里的建交委溝通,發現有政策正好使用,就將板塊內的8棟樓先行驗收,幫助企業疫情后的加速復工復產,同時也對園區實施滾動式開發。
同樣乘上政策“東風”較快建設的還有金橋集團開發的自動駕駛園區,同樣是由于入駐企業深耕自動駕駛研發,投產時間緊迫且裝修要求非常高,在浦東建交委和各專業驗收部門大力支持下,整個項目從報驗到竣工一個半月就完成了,“整個驗收過程非常緊鑼密鼓,完全沒有拖沓。”項目負責人表示,如今博世未來智能駕駛與控制(上海)研發中心已經入駐,配套金橋的汽車產業,將助力產業升級。
浦東新區建交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浦東新區一年綜合驗收的項目在100個左右,分期驗收能夠解決一批企業項目建成和投產投運銜接時間長的痛點,整體提升了項目竣工交付的效率,助力工程項目實現早交付、早投產、早見效,加快園區運轉速度,對于政策本身也是一種補缺。未來,也將縱深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讓更多企業受益,將優化營商環境的服務落到實處。
更多資訊
-
徐家匯南拓北聯、植物園地區新建下穿隧道,徐匯以城市更新推進城區高質量發展2023.7.25
7月24日,“高質量發展在申城”系列市政府新聞發布會舉行徐匯專場。此次發布會主題為“加快城市更新 推動高質量發展”,記者在會上獲悉,徐匯已啟動大徐家匯地區南拓北聯計劃,同時研究推進徐匯南部上海植物園區… 查看詳情 >
-
始終堅持內容為王,上海科技影都推動影視數字產業與編劇學跨界合作2023.7.25
日前,松江區影視數字產業與編劇學專題研討會在永豐街道舉行,產學政研多方齊聚,共同探討影視數字產業與編劇學的跨界合作,為上海科技影都發展建言獻策。 據了解,數字浪潮已滲透到電影全產業鏈環節,重塑著電影的… 查看詳情 >
-
市人大執法檢查:上海自貿試驗區成立十年,下一步爭取更多改革創新舉措落地2023.7.25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是全國首部關于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地方性法規。《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條例》是臨港新片區第一部綜合性法規。今年是上海自貿試驗區成立十周年,為深化集成性改革和… 查看詳情 >
-
上半年浦東這些市級重大工程開工建設,目前正在加快推進2023.7.24
市住建委、市重大辦介紹,今年是上海市重大工程投資強度最高的年份,科技產業類、社會民生類、生態文明建設類、城市基礎設施類、城鄉融合與鄉村振興類等共計191項,計劃完成投資2150億元。其中,多個項目落地…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