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長出390個“口袋”,讓人幸福滿意,還能激發創造力喚起責任心
來源:上觀新聞2023.6.16
本月初,金山區月亮灣花園里的“無盡夏”盛開,對許多留戀春色的居民而言,這片夢幻的藍紫色讓這個初夏充滿驚喜。
曾經,石化四村小區的居民想“就近”去大面積種植繡球花的辰山植物園欣賞花海,至少換三輛公交,單程不少于兩個半小時。4年前,月亮灣花園讓他們收獲了“家門口”賞花的幸福。
對于這份來之不易的生態禮物,居民們格外珍惜,自發做起志愿者,一有空就去口袋公園盯著,生怕花兒沒人照顧就開不好。
截至目前,上海已建成口袋公園390座,其中172座納入城鄉公園體系。“十四五”期間,上海將新建、改建更多口袋公園。
這些“家門口”的小型綠色公共空間,有效提升了城市公園綠地布局的均衡性,是公眾生態獲得感最直接的源泉之一,也是共建共治共享的沃土。
月亮灣花園? 金山區綠化市容局供圖
共享
與全國其他省市相比,上海較早直面日趨嚴重的“城市病”和日益趨緊的土地人口環境硬約束。打開封閉綠地,轉變為市民走得進、看得到、摸得著的生態空間,已成為上海推進口袋公園建設的重要手段,而“打開”并不是件容易事。
吳興路87號曾是法國東方匯理銀行董事長倫頓的私家住宅,這棟建于1928年的近代獨立式花園洋房曾取名麗波花園。新中國成立后由上海棋社使用,上世紀70年代棋社遷出,改由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使用。
雙坡紅瓦屋面,白水泥拉毛墻面,凹凸狀立體感的造型,這棟具有濃郁法式風情的優秀歷史建筑,長久以來,市民游客只能遠觀。
改變在今年3月發生,經多部門多次溝通,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主動打開圍墻,讓出約1800平方米單位附屬綠地,重新規劃設計,改造為“麗波·水漾”口袋公園。
從此,“私家花園”不再遙不可及,衡復印象、波光瀲滟、鏡湖草坪、綠樹成蔭四大景觀分區,通過市民游客一張張曬上網絡的照片,成為上海建設人民城市的生動注腳。
這座公園還與已建成的高安花園、衡山花園等口袋公園串聯成線,增加了衡復風貌區生態空間的連貫性,市民游客游覽休憩時愈發“沉浸”。
“麗波·水漾”口袋公園? 圖片來源:上海徐匯
2公里外的復興中路瑞金二路街角,民防大廈前的配套綠化也完成了相似蛻變。配套綠化權屬單位上海市民防辦與黃浦區綠化市容部門簽署共建共享協議,由后者負責綠地開放后的設計改造。
封閉綠地的“打開”,從來都不該是配套綠化權屬單位單方面的“發揚風格”,“打開”的同時,配套綠化權屬單位也應當有獲得感。
如今,總面積1848平方米的“民防苑”不僅有櫻花、海棠、郁金香、銀杏、無患子、紅楓等觀賞植物組成的迷人春光秋色,還是用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民防知識的公共空間。
路過的市民游客摁下喇叭互動裝置的按鈕,可聆聽3種警報,再查看一旁的科普展示牌,知識便入耳入心。身形較小的兒童還能藏身防護門后,透過狹長的縫隙,查看模擬的民防工程空間布局影像,在趣味中獲得知識。
“民防苑”? 黃浦區綠化市容局供圖
共建
小小的口袋公園,提升了百姓的滿意度與幸福感,還有激發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潛力。
杜鵑路海桐路東北角,多了一座4750平方米的花木月季園。在設計階段,綠化部門就多次征集當地居民的意見和建議。
現在公園內隨處可見的象椅和棋盤就是周邊居民智慧落地的成果。1999年,花木街道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象棋之鄉”稱號,花木月季園周邊就住著不少棋迷,他們一直渴望能在鳥語花香的場地里切磋。
喜愛園藝的居民還提出,希望“家門口”的公園能夠多種些漂亮的花草,比如近年來在花木街頭能經常看到的月季。
為此,花木月季園引進了50多種新優品種月季,有藤本月季、灌木月季、豐花月季、樹狀月季、大花月季等不同的植株形態,通過精心養護,一年能夠盛開三波,讓愛花的居民笑開了花。
花木月季園??浦東新區綠化管理事務中心供圖
去年,結合上海音樂學院淮海路校區整體提升工程,上海音樂學院主動拆除違章建筑和圍墻,和市民共享校區開放空間,釋放出約3300平方米的口袋公園。
“讓口袋公園成為連接街區和校園的橋梁,怎樣設計才能契合區域氣質,讓這種過渡顯得順暢自然,對我們來說是新課題。”徐匯區綠化管理中心綠地管理科科長曾俊表示,在設計階段,充分聽取了各方面專家及衡復風貌區內居民和單位的意見,在綠化配置上大量選用香樟、北美海棠、榆樹、紅楓等氣質契合學院內歷史建筑的喬木,并鋪設了大量開闊的帶狀草坪和北海道黃楊組成的綠籬陣,這種簡潔明快風格的綠化更能凸顯沿街4幢歷史建筑的特有風貌。
上海音樂學院附屬綠地? 徐匯區綠化市容局供圖
口袋公園在關照周邊居民和高頻使用群體需求的同時,還能成為百姓引以為傲的“文化客廳”,充分展示區域歷史風貌和人文景觀特色。
2021年初夏開放的百草園街心花園,就充分聽取了四平路沿線居民希望口袋公園更有藝術文化氣息的建議。魯迅故居在幾百米外的山陰路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許多反映童年妙趣生活的內容,也與“接地氣”的口袋公園十分契合。
社會多方共同參與,靈感不斷涌現,最終化為童趣樂章、昆蟲園、藥草園、三味書屋等4個主題片區,孩子們能在藥草園里找到何首烏、木蓮、車前草等植物和科普牌,成年人掃一掃三味書屋座椅上的二維碼,可以隨時閱讀魯迅先生的經典作品。
百草園? 陳璽撼 攝
共治
“家門口”的口袋公園,周邊居民和單位既是得益者,也是責任人。
今年4月,30位住在浦東新區的市民有了一個新身份——30座口袋公園的市民園長。胡志清是其中一員,他要管的是櫻花路海桐路路口的古蠟梅園,一株古樹編號為1535的素心蠟梅在園中安享晚年。
“街坊鄰居都以古蠟梅為榮,不停叮囑我要照顧好它。”胡志清說,這是一項沉重而光榮的責任。
打造古樹公園,是上海古樹保護理念的一種創新,讓受到精心呵護的古樹也能用獨特的方式造福城市和人民群眾,提供科普宣傳、休閑游憩等新功能。但與此同時,迅速集聚的人氣或多或少會打擾相對脆弱的古樹。
舞蹈降不下來的噪音、孩子腳下橫沖直撞的滑板、無視告示牌踩踏草坪……這些不文明的現象出現時,需要市民園長這樣的“黏合劑”。胡志清坦言,如果是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上去教育,十有八九要被彈回來,市民園長雖然是平民版的園長,但恰恰因為“降了一級”,反而能和其他游客說上話,甚至交上心。
年輕人對蠟梅不太了解,在胡志清等市民的建議下,浦東綠化管理部門在古蠟梅周邊種植了大量“可親近”的素心蠟梅、狗牙蠟梅、金鐘蠟梅、小花蠟梅、磬口蠟梅、美國蠟梅,并掛上二維碼,引導大家掃碼閱讀這些蠟梅的植物學和相關文化知識。
古蠟梅園??唐瓴 攝
口袋公園投入使用后往往會面對不文明游園、有限場地被電動車擠占等精細化管護難題,需要調動居民自治能動性,發揮社區共治力量。
王亞農是樂山綠地“游樂員”志愿服務隊的一員,好不容易盼來這座口袋公園的樂山新村居民自發組成了志愿者隊伍,每天早上和下午輪流上崗巡邏。
20世紀80年代之前,樂山新村只是一片棚戶區,此后樂山新村建成,然而街區人口密度極高,公共空間很少。樂山街區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三成,居民“孵太陽”、找個“會客廳”閑聊的需求十分旺盛。
占地約5600平方米的樂山綠地建成后,新潮又簡潔的設計風格、滿足多元需求的各種實用功能讓周邊居民喜笑顏開,生活環境改觀的同時,居民整體素質也隨之提高。
“大家都很愛惜這里,隨地吐痰、抽煙、赤膊等陋習已很少見。”王亞農說,現在樂山綠地已成為網紅公園,日人流量與附近面積大10多倍的徐家匯公園相當,越來越多的居民正加入志愿者隊伍,幫助維護、管理公園,及時向主管部門反饋市民游客游園后的意見和建議。
樂山綠地? 陳璽撼 攝
更多資訊
-
古典樂走進衡復風貌館、襄陽公園,上海這片“音樂街區”驚喜不斷2023.7.10
伴隨2023上海夏季音樂節(MISA)啟幕,7月9日,上海交響樂團與徐匯區湖南路街道聯手,“MISA全城古典”活動先后走進衡復風貌館、老房子藝術中心和襄陽公園,在“梧桐區”不同人文地標營造多元音樂場景… 查看詳情 >
-
300多畝荷花即將進入盛花期,來顧村公園消夏賞荷吧2023.7.5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深入打造“四季賞花”品牌,7月15日至8月15日,顧村公園將推出2023消夏賞荷活動,以“荷”之名,傾力打造一場融合攝影、文化、科普的繽紛夏日游園會。活動包括賞荷“蓮蓮看”、荷… 查看詳情 >
-
徐匯正推進建設的“生活盒子”,這項功能尤其值得關注2023.7.4
目前,徐匯區內共有8家三甲醫院,全市1/5的優質醫療資源位于此,成為該區域發展優質社區醫療的重要資本。在日前舉行的徐匯區政協“以醫改為統領,優化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兜牢居民健康網底”雙月協商會上,上… 查看詳情 >
-
閔行這里新建3個環形綠道,其中一個環湖3.3公里2023.6.25
早起晨跑,晚間散步,周末賞景,一條近在身邊的綠道帶給市民諸多美好感受。記者從吳涇鎮獲悉,目前全鎮11條綠道總長度已達到43.4公里,總長在全區所有鎮、街道和莘莊工業區中名列前茅。綠道的貫通鏈接還形成了…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