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座歐式園林以前竟是馬路“結石”,螺螄殼里做道場讓城市邊角料逆襲
來源:上觀新聞2023.6.19
口袋公園也稱袖珍公園、迷你公園,最早來源于近60年前美國紐約公園協會組織的一場展覽會,由風景園林師羅伯特·宰恩提出。
它是規模很小的城市開放空間,常常以斑塊狀散落或隱藏在城市中,為居民休憩、社交所用。上世紀60年代,紐約建了60多座口袋公園,大多由廢棄的空地和后院改造而成,在觸手可及的地方參與到大眾的衣食住行。
拓展公共開放生態空間,不僅要有國家公園、郊野公園、大型城市公園這樣的大手筆,也要有小、多、勻的公園綠地將生態獲得感送到“家門口”。“十三五”起,契合上海“公園城市”建設理念的口袋公園被接受認同并興起建設熱潮。
然而,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口袋公園的規劃建設要破解土地人口環境等硬約束。涅槃重生、見縫插針、雀小臟全……回顧上海口袋公園的建設歷程,處處可見“螺螄殼里做道場”,閃耀著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智慧。
涅槃重生
石泉路蘭田路路口有一座蘭石街心花園。春季,這里海棠、火焰南天竹、紅花檵木等開得爛漫;秋季,欒樹等色葉植物與桂花等聞香植物“合作”,色香俱全。
但將時鐘撥回2018年前,這里曾是兩個臟亂差的交通島,道路上不時堆放著雜物和垃圾,車輛隨意停放,一下雨就污水橫流,行人穿越道路必須經過,很不方便,還有危險。
經過整體改造,這塊堵住馬路的“結石”變成800多平方米的港灣式口袋公園,既安全又美觀,更打開了周邊居民長期的“心結”。
蘭石街心花園? 陳璽撼 攝
在龍華東路、西藏南路、苗江路匯聚的三角地帶,臺地花園也完成了類似蛻變。
原本功能單一的交通島被盤活,借鑒歐洲臺地園的造園要素,打造了如梯田般的臺地式多層通道。
臺地園是歐式園林的重要分類,臺地花園之所以采用這種設計,主要是讓公園內游客的視線高于周邊馬路,避免視線齊平時車水馬龍帶來的壓迫感,并將游客的興趣點集中到錯落有致的花田、草田上,沉浸在這份鬧中取靜的都市野趣中。
除了核心臺地景觀區,臺地花園內還設置了體育設施以及漫步休閑區,滿足周邊居民的運動需求,使用頻率非常高。
臺地花園? 黃浦區綠化市容局供圖
重塑臟亂低效的城市“邊角料”,這種涅槃重生已成為口袋公園解決土地資源緊缺瓶頸的突破口。
作為上海區域面積最小的城區,黃浦區近年來開放的口袋公園幾乎都有涅槃重生的基因。
馬當路復興中路路口,精致小巧的追夢園汲取了紅色元素,一大會址的紅磚元素被鋪墊在綠地中。
2021年建成開放前,這里曾是一片雜亂的工地,因配合修建軌道交通而閑置,因權屬復雜,這一狀態持續了十多年。
黃浦區協調相關部門與單位理清權屬關系,盤活了地塊。從此,周邊石庫門小區里的居民“推門見綠”,再也不用走七八百米去尋綠。
如追夢園般,上海未來新增的公園中,相當一部分是小體量的“精品”。
“積極破解超大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瓶頸,不斷推動綠色空間開放、共享、融合的新實踐。”上海市綠化市容局局長鄧建平表示,上海聚焦中心城區公園布局盲點問題,將主要結合濱水綠化、街頭綠地、單位綠化開放共享等多種方式,建設一大批口袋公園。
追夢園? 陳璽撼 攝
見縫插針
城市“邊角料”往往有一個特點:碎片化、斷點多,將其整合成符合公眾期待的連貫生態空間,需要見縫插針的智慧。
在徐匯區,仁愛醫院體檢中心、金谷園小區、軌交3號線漕溪路站和凱旋南路之間“擠”出了一塊“灰色空間”,從高空俯瞰,形狀像一把長柄傘。這把數千平方米的“長柄傘”有望在今年改造成一座口袋公園并對外開放。
在捉襟見肘的空間內保證足夠的通行、綠化和休憩空間,讓設計方犯了難。精打細算后,原本的人行道南移五六米,便豁然開朗。
“如果保留人行道,口袋公園范圍內還要建一根步道,沒必要且占據了綠化和休憩功能的可用空間。”維亞景觀首席設計師孫軼家表示,人行道移到公園內,能同時扮演公園步道的角色,而原本的位置改造為綠帶,成為口袋公園與馬路交界處的自然圍擋,同時增加了公園的綠地面積。
這樣一省還省出了一座驛站。這幾天,一座原木色外墻的“清風驛站”正在進行最后的室內裝修,將來,往返地鐵站、醫院、社區的匆匆過客可以坐在里面歇歇腳,隔著透明玻璃曬曬太陽。
據悉,取名“清風”,寓意將清新之風注入“灰色空間”,喚醒沉睡的街區活力,而實現這一功能的前提正是通過見縫插針讓口袋公園所在地先“活”起來,從而“吹醒”漕溪路地鐵站周邊地區,推動整體空間品質的提升和公共生活的煥新。
漕溪路地鐵站綠地(暫定名)規劃圖及“清風驛站”效果圖? 徐匯區綠化市容局供圖
同在徐匯區的日暉綠地將在今年轉型為以戲曲為主題的口袋公園。
設計團隊評估后,綠地內現存的近200棵喬木固碳能力不俗,綜合考慮景觀效果和其他生態效益等因素,不需要再調整,但由此帶出一道難題:所有道路、設施都要繞著樹走,在被攪得稀碎的有限空間里,“戲臺”還搭得起來嗎?
“我們專門建立了空間模型,反復測繪,終于找到最優解。”在上海迪滬景觀設計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林楠的電腦里,一座名為“零碳環”的圓潤三角形廊架在樹木間輾轉騰挪,且連綿起伏,高處可為居民遮陽遮雨,或用于懸掛電影幕布,低處則變為看臺坐凳。在喬木的簇擁下,廊架仿佛成了樹林的一部分,而廊架環抱的空間,成為一座森林劇場。
面向斜土路的進出口處,有限的空間也被吃干榨盡。背靠三棵高大喬木的公交車站將融入綠地改造,原本綠地深處使用率較低的公廁將移到公交車站背后,三棵喬木間的空間被利用為公廁專間,喬木成了天然的隔斷。
日暉綠地現存喬木分布手繪圖及“零碳環”(暫定名)效果圖? 徐匯區綠化市容局供圖
雀小臟全
口袋公園和一般公園的最大區別在于尺度。如果以口袋公園在上海的主要形式——街心花園為例,根據《上海市街心花園建設技術導則(試行)》,面積一般在500平方米至5000平方米。
規模雖小,但口袋公園的設計、建設并不容易。1967年,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口袋公園佩雷公園開園。當時有人估算過,占地不到400平方米的它一年游客接待量高達128人/平方米,是紐約中央公園的30多倍。
人氣如此高,佩雷公園憑借的是“小身材大味道”的魅力,這片被高樓包圍的有限空間里,既有皂莢樹組成的樹陣廣場、爬滿藤本植物的綠墻,還有6米高的水幕墻,瀑布舒緩的流水“白噪音”掩蓋了城市喧囂。
佩雷公園? 圖片來源:綠色上海
“螺螄殼里做道場”,在有限空間內提供更多功能,盡可能滿足更多人的不同需求,“雀小臟全”,也是上海口袋公園規劃設計的一項原則。
2019年11月,去東余杭路幼兒園接孫女的陸阿姨有了新發現,園門口原本一塊拆遷后的空地,被改建成了一座充滿童趣的童夢園。
“以前都站著等孩子,現在有坐的地方了。”陸阿姨說,離家門口四五分鐘就有這么多有趣的設施,就連大人也舍不得走,帶孩子玩一會兒再回家。
這座1000平方米出頭的口袋公園因為毗鄰居住區、幼兒園、商業廣場,要兼顧多年齡段人群的需求,所有設施都力求有多重功能。
比如,在塑膠步道上噴涂含有英文字母的方格,讓孩子能玩“跳房子”的游戲;灌木和小廣場之間的隔離欄,嵌入了卡通動物頭像、黑板和哈哈鏡,老少皆宜;金屬廊架安裝了照明燈,白天則是爬藤植物覆蓋的“遮陽傘”;花壇故意降低高度,邊緣做成高低錯落的流水型,讓大人和小孩舒適地“對號入座”。
童夢園? 陳璽撼 攝
松江區第一座口袋公園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光星路茸龍路交界處的光星路口袋公園改造前為動遷房拆除后的荒地,裸露的黃土、堆積的建筑垃圾影響當地環境。如今,雖然不到2000平方米,卻集合了兒童游樂場、主題花園、停車場等多種功能。
“周邊居民需要什么,就以口袋公園建設為契機,盡可能滿足。”中山街道社區發展辦副主任戎俊介紹,光星路口袋公園部分用地原屬大江苑小區規劃用地范圍內,考慮到小區建設較早,停車位緊缺,且周邊公園綠地配套不足,加之周邊教育資源豐富,兒童青少年活動場地較少,設計時就征集居民意見,重點匹配對應的功能。
光星路口袋公園主要分為兩片:兒童游樂場、主題花園在一起的主功能區和相對獨立的停車區域? 陳璽撼 攝
更多資訊
-
古典樂走進衡復風貌館、襄陽公園,上海這片“音樂街區”驚喜不斷2023.7.10
伴隨2023上海夏季音樂節(MISA)啟幕,7月9日,上海交響樂團與徐匯區湖南路街道聯手,“MISA全城古典”活動先后走進衡復風貌館、老房子藝術中心和襄陽公園,在“梧桐區”不同人文地標營造多元音樂場景… 查看詳情 >
-
300多畝荷花即將進入盛花期,來顧村公園消夏賞荷吧2023.7.5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深入打造“四季賞花”品牌,7月15日至8月15日,顧村公園將推出2023消夏賞荷活動,以“荷”之名,傾力打造一場融合攝影、文化、科普的繽紛夏日游園會。活動包括賞荷“蓮蓮看”、荷… 查看詳情 >
-
徐匯正推進建設的“生活盒子”,這項功能尤其值得關注2023.7.4
目前,徐匯區內共有8家三甲醫院,全市1/5的優質醫療資源位于此,成為該區域發展優質社區醫療的重要資本。在日前舉行的徐匯區政協“以醫改為統領,優化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兜牢居民健康網底”雙月協商會上,上… 查看詳情 >
-
閔行這里新建3個環形綠道,其中一個環湖3.3公里2023.6.25
早起晨跑,晚間散步,周末賞景,一條近在身邊的綠道帶給市民諸多美好感受。記者從吳涇鎮獲悉,目前全鎮11條綠道總長度已達到43.4公里,總長在全區所有鎮、街道和莘莊工業區中名列前茅。綠道的貫通鏈接還形成了…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