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上海最大的老小區拆除重建項目更新協議簽約,同意率97.74%首日即生效

來源:上觀新聞2023.8.29

8月28日下午,楊浦區鳳南一村居委會傳出一陣歡慶的鑼鼓聲。工作人員在舊住房拆除重建項目推進欄“星星墻”前完成新簽約戶的“貼星星”工作,截至晚6點,更新協議簽約完成1772戶,同意率達97.74%,簽約首日即高比例達到協議生效條件。為了慶祝這場“開門紅”,居民自發舉辦了一場慶祝活動,阿姨爺叔們高興地分享著蛋糕和奶茶,有人激動地淌下眼淚:“盼了真的很久很久了!”

地段好居民舍不得搬走

鳳南一村項目是今年全市最大規模的拆除重建項目,也是《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生效后,全市規模最大的拆除重建項目。小區建于上世紀50年代,改造范圍內共有房屋35棟,待改造房屋總建筑面積為6.8萬平方米,共涉及1813戶。

“以前這里條件不靈的,又舊又差又齷齪。”居民楊阿姨告訴記者,小區地勢低洼,每逢下雨,水都要淹進門,退掉以后整間屋子都是霉味。樓房內設施陳舊,功能不全,煤衛多戶合用,方老伯說,互相之間總是搶來搶去,很不方便。

不過,多數居民也舍不得搬離這里。楊阿姨說,這里地段好,在內環以內,離地鐵站近,旁邊還有學校。方老伯說,住了大半輩子,已經習慣了周邊環境,老鄰居都很熟悉,“旁邊就是新華醫院,配藥也很方便。”

回應居民呼聲,楊浦區下大決心,要求對標拆除重建最高標準,通過規劃調整,把鳳南一村改造項目打造成楊浦區舊住房更新改造樣板,形成“點上突破、面上引領”的示范效應。楊浦區房管局副局長吳傳婷表示,各部門充分聽取居民意見建議,統籌考慮居民關切的停車、充電樁、人車分流、適老化、兒童友好等問題,積極在區域規劃與居民需求中尋找平衡點,一共經歷十余次方案顛覆性調整以及上百次細節微調,最終形成現有方案。

建設人車分流現代化小區

實施主體衛百辛集團副總經理孟慶余介紹,方案擬拆除原有房屋,新建主體建筑8棟20—26層住宅,總建筑面積19.7萬平方米。改造后的戶型設計共20種,分一室、兩室、三室一廳幾類,均為成套獨用戶型,功能布局清晰,動靜分區明確,保持客廳、廚房等公共空間與臥室私密空間的相對獨立,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風和采光。

小區在東側黃興路設置車行入口,西側鳳城路設置車行出口、南側周家嘴路設置車行出入口,北側控江路設置應急消防出入口,4個方向出入口均可人行出入,提升出行便捷度。地下規劃停車位超800個,解決小區停車難問題;地面小區入口附近設置地下車庫出入口,達到人車分流目的,提升小區安全性。

考慮到社區老人小孩較多,公共空間及住宅單元內做到了100%無障礙設計,另外還將配置老年活動室、文化活動室、生活服務點、養育托管點、衛生服務站、黨群服務站、市民健身中心、控江路圖書館、社區食堂、社區睦鄰中心、老年人日間照護場所等在內的6000余平方米社區公共服務設施,打造“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同時,街坊內按控詳規劃保留教育用地,擬建一所標準化小學,充分提升區域內教育能級。

記者了解到,為了讓居民住得舒心,相關部門圍繞居民原有房型、朝向、面積等基本情況,將鳳南一村原有的128種房型歸并梳理,廣泛征詢居民意見,針對性做好房型打磨,如增加閣樓房型、對大戶型按照房間全明大起居廳的標準優化布局、將端戶戶型改為全明房型等。最終設計出的20種房型,居住面積均有增加。

“白加黑”掛圖推進項目

“不用搬到老遠,不用額外掏鈔票,居住面積大了,小區設施新了,真的太劃算了。”楊阿姨的話代表了小區居民的呼聲。

在改造方案受居民歡迎的基礎上,控江路街道186名下沉干部分為8個群眾工作小組,同簽約單位一起奮戰在項目第一線,“5+2”“白加黑”掛圖推進項目各項工作。啟動至今半年不到的時間,完成了所有承租人及產權人信息排摸、更新實施方案編制等工作。面對居民的各種疑慮,召開了數十場政策宣講會、居民溝通會,座談會,釋疑解惑。

在他們的努力和小區居民的積極響應下,于4月28日啟動的第一輪意向征詢,提前7天實現同意率100%的重要階段性勝利。8月14日,項目正式啟動二輪預簽約,僅僅12天就超過協議生效條件95%。8月28日更是實現了簽約首日即生效。

楊浦區方面介紹,全區零星舊改已于去年收官,舊住房成套改造成為楊浦區全面加快推進“兩舊一村”改造工作的標志性民生工程。作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首提地,楊浦區堅持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用優質的供給服務人民,按照“應改盡改,能改快改”的工作原則和“人民至上、面貌改善、創新引領、區域統籌”的工作思路,通過“一小區一方案”的工作策略,滾動推進項目實施,計劃用兩屆政府十年時間全面完成剩余13.4萬平方米不成套房屋(含小梁薄板)改造任務,努力打造形成與楊浦人民城市樣板間相匹配的安居宜居新面貌。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