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科技園:以技術創新推動未來產業建設,校地企共謀變革發展
來源:上海楊浦2023.9.7
近日,一場以“探索未來產業,走進智能建造”為主題的交流活動在同濟科技園舉行,旨在搭建政、企、校共享共育平臺,讓創新要素、前沿技術、先進生產力在“環同濟”匯聚、融合、聚變,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


在講座中,盧昱杰向與會者分享了智能建造在全球范圍內的最新應用。參會企業涵蓋規劃、設計、勘察、施工、運維等建筑行業的多個環節,通過交流互動,進一步促進了產業上下游聯動。盧昱杰也為企業代表們提出的各類問題答疑解惑,并提供了具體案例供企業參考。“大大拓寬了我們的認知邊界。”上海同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源感慨道,活動讓自己收獲頗豐,高校最新研究成果與企業市場應用導向相對接,可以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可能。
在國家層面上,2020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十三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應大力發展智能建造,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設各環節的創新型應用。今年,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也發布了《上海市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以綠色低碳轉型為引領,推動智能建造與綠色低碳融合發展。
“現階段,同濟大學科技園正全方位提升創新產業競爭力,著力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依托同濟大學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學科優勢,用‘智能+’‘互聯網+’賦能傳統產業,推動傳統優勢產業智能化升級與產業鏈延伸。”上海楊浦同濟科技園有限公司總經理錢學標透露,未來,園區將圍繞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打造涵蓋設計、設備、工程的智慧城市、智能建造產業圈,構建“智慧楊浦”新引擎。
同濟大學自主智能未來產業科技園由校、地、企三方協同建設,將著眼未來科技產業重點方向,以人工智能交叉學科賦能土木、建筑等傳統優勢學科為基礎,構建基于“自主智能”技術底座的“智能建造”和“智能交通”兩大未來城市應用場景。其中,“智能建造”未來產業科技園由同濟大學、楊浦區政府和中建集團等科技領軍企業緊密協同、共同推動,并通過園區承載和服務。

錢學標表示,接下來,園區將進一步深化貫徹落實區委全會精神,以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成果轉化為基礎,加快創新要素集聚,打造未來產業創新和孵化高地,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集聚領軍人才,引領中小企業共同開發、共創生態,奮力推進楊浦創新發展再出發。
更多資訊
-
強化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功能,共育國際一流創新生態!程向民帶隊深入區重點企業調研2023.9.8
9月6日上午,松江區委書記程向民帶隊深入部分區重點企業開展調查研究,了解企業發展狀況,傾聽企業訴求建議,并會同相關部門現場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難題。程向民指出,要強化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功能,著眼“從… 查看詳情 >
-
來楊浦這個“秘境花園”,在綠意中感受靜謐2023.9.8
近日,第四批50個上海市民“家門口的好去處”名單出爐。楊浦的學悅風詠書社、復興島公園、228街坊、長陽創谷活力中心、楊樹浦電廠遺跡公園共5處獲評。 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本次新入選的復興島公園,… 查看詳情 >
-
“大零號灣”、“天工之家”……上海閔行高質量發展亮點多2023.9.8
高校科技成果如何高效轉化?科學家與資本如何溝通?養老服務能力如何建設? 激活科技創新“主引擎”,打造產城融合“新高地”,上海閔行區積極回應市民對城市功能品質提升和美好生活期待。9月7日,記者對“大零號… 查看詳情 >
-
閔行立足“一南一北”戰略支點,打造創新開放發展新高地2023.9.8
在南部“大零號灣”,一條“從0到1,到10,再到100”的科技創新生態鏈初步構建,環高校科創帶已具規模,科學家創業形成氣候,硬科技企業達3000多家,其中60%-70%為高校師生校友企業……科學家、企…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