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元宇宙到大模型,徐匯持續走在產業新賽道前列,這一要素不可或缺
來源:上觀新聞2023.11.13
從元宇宙到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再到大模型,人工智能領域的熱點層出不窮。但在科技界人士看來,每一年都有新熱點出現,但背后的科技研發其實一直在進行。而支撐研發不斷迭代的,無疑是人才。
在11月11日舉行的2023年徐匯區“匯聚未來”創新創業人才峰會上,企業代表和來自國內外高校的觀眾在線上線下齊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國際傳媒港“金盒子”的現場,見證上海市首批高層次人才社區服務站點揭牌、徐匯區人才安居服務平臺上線以及AI大模型人才聯盟成立。
全市各區都在陸續舉辦創新創業人才活動的當下,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究竟最關注什么、最需要什么?不同的大賽和活動中,企業之間也梳理出了不少共性訴求。
12類人才服務“一冊在手”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當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作為中心城區的徐匯則是重要承載區之一,創新要素人才資源,已當仁不讓地成為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為此,2020年起,徐匯每年都會舉辦“匯聚未來”人才活動,三年來共推出近1.5萬個優質崗位,累計有40所國內高校和20多個海外留學生聯合會參與,相關活動的直播關注人數近200萬人。今年的創新創業人才峰會也是第四屆“匯聚未來”人才活動,徐匯區繼續聯合區域高校院所、重點企業,面向海內外廣納賢才,政、企、研多方聯手推出近萬個崗位,數量創歷年新高。
人才安居也是上海中心城區人才服務工作的焦點。記者在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徐匯將提供1萬余套人才公寓,每年發放2000萬元人才住房補貼。
峰會現場,徐匯區打造的人才安居一站式解決方案“人才安居服務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得到上海市大數據中心、市住房保障中心的支持,打通了市、區和房源項目的三級數據庫,通過一個平臺,使用者可縱覽22個保障性租賃房源項目和7529套供應房源,通過手機小程序實現“項目一屏可查、房源一圖可找、資格一鍵申請、線上VR看房、人才拎包入住”等數字化、便捷化體驗。
徐匯區還首次梳理整合了人才引育、創新創業、產業扶持、金融服務等人才發展全生命周期的12大類服務需求,結集成冊后作為《徐匯區高層次人才服務手冊》正式發布,用戶可掃描二維碼便捷獲取人才服務信息。
為科創人才營造社群氛圍
創新創業大賽一直是科技人才嶄露頭角的重要平臺。今年9月,2023“海聚英才”及“S創”路演大會在徐匯西岸舉辦,兩天內5大舞臺同時開講,連續開展項目路演、嘉賓演講、圓桌論壇等活動。
據介紹,這是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首次突破傳統模式,采用市場化方式開展的人才創新創業交流,通過搭建全球人才、技術、項目、資金匯聚上海的標桿性對接平臺,加快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
徐匯區今年也統籌多方力量和賽事項目,整合推出“匯聚未來”創新創業大賽。在歷時3個多月的激烈角逐及嚴格評審中,創新、創業兩大賽道共有15人脫穎而出,分獲大賽金、銀、銅獎。
位于漕河涇開發區的“S創中國”,是國內專業的科技創新大會運營商。在企業創始人、總裁宋宇辰看來,上海的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以及企業與人才之間,都有著活躍的“社群氛圍”,能夠支撐長期、規模化、內容多元的科創社群活動。例如“S創”的品牌活動之一“創始人早餐會(Founders Breakfast)”每周定期舉行,2年來已累計舉辦200余場科技創業者的交流活動。
今年9月,“S創”在西岸藝術中心舉辦了面積約1萬平方米、參與人數近1萬人的科創路演。宋宇辰認為,徐匯濱江藝術與科技兼具的氣質,恰恰能夠吸引世界各地的科技創新人才前來展示自我,讓科技變得時尚。
助力提升我國大模型水平
去年,徐匯區成為上海首個將“元宇宙”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行政區。今年9月,全國首個大模型生態社區“模速空間”落地徐匯濱江西岸傳媒港,一期1萬平方米空間首批迎來19家大模型企業入駐,后續將在漕河涇開發區、徐匯濱江等區域打造總面積10萬平方米的大模型產業生態集聚區核心載體,培育萬億級的創新產業。
從元宇宙到大模型,助力徐匯持續走在產業新賽道前列的因素中,人才無疑是重中之重。此次峰會現場,正式成立的“AI大模型人才聯盟”不僅將大力吸引和集聚全球AI大模型人才,還將持續推動大模型創新載體建設以及國際交流與合作,打造AI大模型產業人才新高地。
?
位于徐匯的大模型企業MiniMax,是今年全國首批通過大模型備案的8家機構企業之一。包括MiniMax在內,上海入選的3家企業全都來自徐匯。在Minimax公共事務負責人劉華看來,通過政府引導,大模型企業能夠更專注技術研發以及落地,讓大模型為更多人所用,真正提升我國的大模型水平。
算法、算力和數據,一直被視為大模型最關鍵的三大要素。劉華表示,大模型生態社區、AI大模型人才聯盟等載體和組織架構的推出,能讓大模型企業有更多資源和渠道實現落地應用,為終端用戶提供便捷的大模型產品。同時,徐匯豐富的科研資源、商業場景和人才儲備,也有助于加快大模型技術的落地應用。
據悉,目前徐匯區內已集聚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等161家國家級、市級科研機構,上海交大、復旦上醫等13所高等院校,漕河涇開發區等30多個國家級、市級科創空間。徐匯區領導在峰會上表示,徐匯將持續努力提供最優的創新創業土壤,營造、培育創新生態,助推更多科技成果實現產業轉化,成長為“參天大樹”。
更多資訊
-
“片區+園區+村居”幸福社區融合發展全覆蓋,來看趙巷鎮這份“幸福答卷”2023.11.17
新時代幸福社區的生活應該是什么樣子?是共享、多元、歡娛的專屬空間,或是有心、有愛、有趣的生活體驗,100個人心中或許有100種想法。做好群眾心聲的聆聽者,以溫暖家治理體系和新時代品質城鎮幸福趙巷建設,… 查看詳情 >
-
原汁原味展現“兩萬戶”歷史生活,上海工人新村展示館建成開館2023.11.17
“這種19寸的黑白電視,阿拉老早用的,現在都沒有了。”“奶奶以前就住在這里,那時候工人新村的條件算很好的。”11月17日上午,上海工人新村展示館在楊浦區長白228街坊建成開館,許多住在周邊的居民聽聞消… 查看詳情 >
-
閔行這個地方將建成全球最大新文創電競中心?上海首份電競產業白皮書發布2023.11.17
11月16日,為期四天的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拉開帷幕。在現場,為探索“新文創”的更多可能性,閔行區聯合超競集團共同發布《上海市閔行區電競產業發展規劃白皮書(2023-2025)… 查看詳情 >
-
聚焦三大高強度纖維,上海金山全力打造“國際纖維之都”策源高地2023.11.17
11月17日,第五屆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2023年中國復合材料行業年會開幕式在上海市金山區舉行。會上,金山區發布并解讀了打造國際“纖維之都”暨建設國家纖維材料產業集群的實施意見,宣布將…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