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個區新成立產業聯盟,“文化好的地方,經濟和科創都很強”
來源:上觀新聞2023.12.6
集裝箱碼頭代表了“物”的全球流動,金融、數據代表了資源要素的跨境流動。那么,“人”的全球流動要靠什么來驅動?答案可以是:文旅產業。
在12月5日舉行的長寧區文旅行業黨建聯盟暨“虹橋文旅薈”成立大會上,28家聯盟成員單位、80家首批入駐“虹橋文旅薈”的機構代表共聚一堂,在一系列項目簽約、企業路演中,企業家、政府部門負責人之間討論的是同一話題——如何借助平臺效應,搶抓發展的機遇。
文旅行業的繁榮,比字面意義上的“文化”和“旅游”,有更多含義。
聯盟能做什么
此次成立的“虹橋文旅薈”,是長寧區文旅行業黨建聯盟引領下,實現文旅供需對接的線上線下信息資源平臺,也是行業信息收集和產業數據分析統計的平臺。記者注意到,首批入駐“虹橋文旅薈”的不僅有與文旅直接相關的載體、內容運營商,還有來自產業上下游的企業和機構,涵蓋商圈、園區、餐飲、科技、金融、法律等領域。
區域性的文旅產業聯盟可以做什么?上海創邑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志偉舉了一個例子: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有一位科研人員來滬出差,起初住在嘉定,后來希望能到市中心多轉轉,了解上海的風土人情,因此要在長寧“上海硅巷”科創街區內找一家價格適中的酒店。
“有了‘文旅薈’這一平臺,‘上海硅巷’的科研院所和企業就能及時對接長寧區的文旅資源,獲取適合科研人員居住、不同價格梯度的酒店,更精準聚焦科技從業者的訴求……文旅聯盟能起到的作用,不僅限于文旅。”黃志偉說。
長寧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朱劍偉介紹,新成立的文旅行業黨建聯盟以及“虹橋文旅薈”,能夠為入駐成員提供發布資源清單和對外合作需求的平臺,不同領域的成員企業和機構間能借助平臺“破冰”,并實現項目合作。在此過程中,長寧區文旅局將借助產業聯盟和平臺優勢,梳理整合資源、組織交流活動、擴大文旅服務產業的朋友圈。
能量有多大
文旅業是城市的流量入口和服務經濟的引擎。記者在會上獲悉,今年,上海全年國內旅游市場有望恢復至2019年水平的九成,全年入境旅游市場有望突破300萬人次。
對此,中國社科院上海市政府上海研究院專職研究員、上海文旅產業研究院院長李萌表示,文旅行業是促進全球范圍內人員流動的重要驅動。疫情前,上海全年入境旅游人次已近900萬,并樹立了“千萬級”的目標。雖然疫情對國內多個入境旅游熱門城市都有所影響,但上海作為文旅產業樞紐的作用和地位并未改變。
“文化好的地方,產業經濟和科技創新都很強。”李萌表示,縱觀全球卓越城市,無一不是知名的旅游大都市或者文化大都市,也是各類人群聚集、交流和流動的集散樞紐,上海無疑也應具備這一功能,因此可以在文旅服務業的開放力度和深度上持續提升。
愚園路
作為“虹橋文旅薈”的首批成員單位,創邑實業是近年來深耕上海城市更新的代表。從老碼頭到愚園路,企業通過實踐城市更新,充分挖掘上海不同區域的文化底蘊,借助拆除地塊違章、轉換容積率、聘請專業設計師、調整業態、引入社會組織等方式,為上海中心城區騰籠換鳥出一個個全新的城市空間。
而今,每到周末,愚園路上總能看到不同年齡、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各類人群,擁有百年歷史的老馬路呈現出時尚與煙火氣并存的畫面。對于今年頗為流行的“Citywalk(城市漫步)”,李萌認為,上海通過城市更新和產業升級,在挖潛城市資源、吸引各地人才聚集的過程中,人們逐漸意識到上海最大的文旅價值就在于這座城市本身。
“上海有著豐富的社會性資源,愚園路的歷史和時尚、菜場里的煙火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場景,都是吸引人們來到這里的原因,也是講好上海發展故事的鮮活載體。”他建議,借助文旅產業黨建聯盟等交流平臺,長寧區可率先更新優化愚園路等熱門街區的視覺導覽、標識系統,讓更多人在上海“轉角遇到美”。
信心從何而來
當天會上,“復蘇”一詞雖未頻繁出現,卻是不少企業和機構對話的焦點。
大象點映是一家專注藝術電影和紀錄電影的內容生產與宣發的企業。大象伙伴影業創始人蔡慶增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一直專注分眾化的電影市場,這幾年通過發行《棒!少年》《九零后》等影片,逐步將藝術電影市場的票房從幾十萬元推動至超過千萬元。今年電影市場復蘇步伐顯著,則給予大象點映更多信心,積極參與電影市場分線發行機制,吸引和培育更多藝術片、紀錄片的觀影群體。
不過,在擁抱行業強勁復蘇勢頭的同時,更大的市場挑戰也公平地展現在企業面前。“對影院來說,排商業大片還是藝術片,這就是一本直接的經濟賬。”蔡慶增坦言,目前藝術電影、紀錄電影從盈利角度還存在各種難點,因此發行方和內容制作方也期待有更多專門的藝術院線出現,形成穩定的排片規模。這就需要藝術電影從業者與行業內外以及政府部門展開廣泛的對話與交流。
虹橋商圈
記者了解到,“虹橋文旅薈”此前已經通過小程序內測和線下接洽,促成部分企業和機構達成合作意向。當天會上,快宿文化傳播(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世貿商城、上海序曲展覽有限公司、虹橋半島版畫藝術中心和長寧區文化和旅游管理事務中心、上海藝術品博物館和上海虹橋賓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發展基金會和虹橋迎賓館等9家企業代表就進行了現場簽約。
長寧區是上海較早啟動產業聯盟建設的中心城區,航空行業、“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時尚創意產業等區域重點產業均組建了黨建聯盟。而隨著上海各區推進產業黨建聯盟建設,如何真正發揮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的內生力,做好打造產業黨建聯盟的“下半篇文章”,執行力尤為關鍵。
在李萌看來,不久后將到來的元旦和春節,就是考驗文旅產業黨建聯盟“組織力”的好時機。如何通過合理的引導,將優秀的傳統文化、紅色文化以及上海豐富的海派文化、創新文化傳遞給更多年輕人,吸納和培育好的IP,形成長三角的區域聯動,都是文旅產業黨建聯盟應該做的事。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長寧區將用好黨建聯盟和“文旅薈”平臺,定期舉辦各類沙龍,并積極與區內其他產業黨建聯盟深度合作,通過“虹橋文旅薈”平臺,讓更多機構參與創新文旅消費優質供給,打響音樂、舞蹈、閱讀、演藝文化品牌,做強文旅消費引流平臺,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更多資訊
-
為上海建設國際科創中心提供動力引擎,張江高新區有了新的“施工圖”2023.12.12
力爭到2025年,“獨角獸”“隱形冠軍”企業超過100家,三大先導產業總規模占全市85%以上,3-5家園區達到萬億級產業規模。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上海科創辦獲悉,為進一步推動張江高新區高質量發展… 查看詳情 >
-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融結合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區推介丨啟迪漕河涇(中山)科技園2023.12.7
金融服務是推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在三省一市金融監管部門的鼎立支持下,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構建起債權、股權、基金、上市等聯動的金融服務生態,為科創企業提供全牌照、全… 查看詳情 >
-
嘉定新城未來長啥樣?來這里先睹為快2023.12.7
“新城發力”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立足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構建“十四五”市域空間發展新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12月6日,2023上海新城設計展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拉開帷幕。同時,以“綠動嘉境·共繪新景”為… 查看詳情 >
-
深化賦能上海創新生態,一起來探訪這個創新中心2023.12.5
上個月,璞躍中國獲得首批上海市高質量孵化器授牌,深化賦能上海創新生態。作為璞躍在全球范圍內僅次于硅谷本部的第二大創新中心、上海最大單體國家級眾創空間——璞躍中國長三角區域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