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上海建設國際科創中心提供動力引擎,張江高新區有了新的“施工圖”
來源:上觀新聞2023.12.12
力爭到2025年,“獨角獸”“隱形冠軍”企業超過100家,三大先導產業總規模占全市85%以上,3-5家園區達到萬億級產業規模。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上海科創辦獲悉,為進一步推動張江高新區高質量發展,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推進張江高新區改革創新發展 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若干意見》,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全市“一盤棋”,突出“一園一特色”,優勝劣汰,自2023年11月30日起施行。
【對標世界領先科技園區】
作為上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主戰場和上海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的主陣地,力爭用三年時間,張江高新區基本形成統籌有力、權責一致、市區聯動、協同高效的管理體制機制,打造主導產業初顯、專業服務完善、空間相對集中、生態充滿活力的高質量園區。
培育一批具有標桿示范意義的世界一流企業,到2025年,“獨角獸”“隱形冠軍”企業超過100家,三大先導產業總規模占全市85%以上。
引導園區規模化、集約化運營和集中連片開發,逐步調整優化“小、散”地塊,實現園區運營共享、服務共享。到2025年,3-5家園區達到萬億級產業規模。
到2025年,三大先導產業人才規模達到80萬人,高質量孵化器數量達到20家,日均新增科技企業200家。
【協同高效的管理體制機制】
《意見》提出,市級強化統籌,建立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跨園區協調機制。區級壓實責任,建立區主要領導牽頭的統籌協調機制。
園區應加強實體化管理機構建設,負責提供產業發展、規劃建設、投資促進、市場準入和稅務等“一門式”政務服務,實現“園區事、園區辦”。不具備成立實體化管理機構條件的園區,由區政府明確管理部門,配強管理專班,提供政務服務。
各園區組建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的運營機構,并強化創業孵化、成果轉化、專業培訓、投融資等專業服務,切實提升服務企業水平。
按照年度考核結果,實施動態調整,對不合格的園區實行“一次通報、兩次摘牌”。
【各具特色的高質量園區】
原則上各園區明確的主導產業不超過3個。市、區兩級的資源要素,優先向產業優勢明顯的園區集聚。為產業發展創造條件,加大土地儲備和凈地供應力度,加快標準地出讓和標準廠房供給。
各園區建立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實施世界一流企業優育工程。針對科技領軍企業和“鏈主”企業,精準定制政策“服務包”。針對“獨角獸”“隱形冠軍”、專精特新等高增長企業,提供市場應用、產業融通、融資對接等專項服務。
推動生活配套、辦公空間、儀器設備等開放共享,推進“工業上樓”等空間復合利用模式。建設“首創”應用場景示范基地,加快企業“首發”產品和服務的市場拓展。
聚焦產業細分領域和關鍵環節,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試服務、檢驗檢測等技術平臺,提供全鏈條技術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園區通過聯合經營、委托經營等方式,將空間載體向高效運營機構集中,實現高品質的運營和服務共享。
探索新型大學科技園管理服務模式,服務支撐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師生創新創業。
【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
建設若干高質量孵化器,提升硬科技創新策源、顛覆性科技成果轉化、高成長科技企業孵化和全要素資源整合能力。推動高質量孵化器與園區建立長效合作和接力孵化機制。
強化政府創新基金的導向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長期。鼓勵專業風投創投機構,聚焦細分領域,探索“孵投聯動”“超前孵化”等模式。支持科技領軍企業設立企業風險投資基金。推動商業銀行與創業投資機構、股權投資機構合作,創新“投貸聯動”等多樣化科創金融服務模式。
實施國家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專項試點,加快建設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多元主體常態化培訓機制,組織開展緊缺急需人才、高技能人才、產品經理、職業經理人等專項培訓。
按照“快速預審、快速確權、快速維權”要求,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糾紛解決、維權援助服務。布局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探索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融資擔保、證券化、保險等產品創新。
融入全球創新網絡,鼓勵搭建國際交流合作平臺,推動科研數據、人才和資金等創新要素跨境流通便利化。
更多資訊
-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融結合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區推介丨啟迪漕河涇(中山)科技園2023.12.7
金融服務是推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在三省一市金融監管部門的鼎立支持下,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構建起債權、股權、基金、上市等聯動的金融服務生態,為科創企業提供全牌照、全… 查看詳情 >
-
嘉定新城未來長啥樣?來這里先睹為快2023.12.7
“新城發力”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立足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構建“十四五”市域空間發展新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12月6日,2023上海新城設計展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拉開帷幕。同時,以“綠動嘉境·共繪新景”為… 查看詳情 >
-
上海這個區新成立產業聯盟,“文化好的地方,經濟和科創都很強”2023.12.6
集裝箱碼頭代表了“物”的全球流動,金融、數據代表了資源要素的跨境流動。那么,“人”的全球流動要靠什么來驅動?答案可以是:文旅產業。 在12月5日舉行的長寧區文旅行業黨建聯盟暨“虹橋文旅薈”成立大會上,… 查看詳情 >
-
深化賦能上海創新生態,一起來探訪這個創新中心2023.12.5
上個月,璞躍中國獲得首批上海市高質量孵化器授牌,深化賦能上海創新生態。作為璞躍在全球范圍內僅次于硅谷本部的第二大創新中心、上海最大單體國家級眾創空間——璞躍中國長三角區域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