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重大項目總投資超600億元!開工首日寶山以營商環境之“進”促發展之“穩”

來源:上觀新聞2024.2.19

春節假期后的首個工作日,寶山區以一場提振信心、凝心聚力的優化營商環境大會開新局。現場,30個產業項目集中簽約落地,50個重大項目集中啟動,總投資額超600億元。作為重大項目代表,南大中央公園、上大美院(吳淞校區)新建工程、寶山國泰生命科技園與主會場連線,實時轉播項目建設場景。

塔吊林立、樁基隆隆的火熱場景,彰顯出鼓足干勁、擰緊發條的精氣神,也印證著寶山區在“一地兩區”(即上海科創中心主陣地、國際大都市主城區、全市綠色低碳轉型樣板區)建設中的重要理念——強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塑造城市形象。

為響應全市綠色低碳轉型樣板區建設,此次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也是一場“零碳大會”。經由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購買碳配額后,大會活動期間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均順利抵消,獲贈碳中和證書。

“寶山區的發展將更具韌性、更有活力,必將催生出一大批應用場景需求,孕育出觸手可及的大商機,為企業的發展搭建起締造奇跡的大舞臺。” 寶山區委書記李晨昊表示,新的一年,寶山區將繼續發揮優勢、鍛造長板,以營商環境之“進”,促經濟高質量發展之“穩”,持續推動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系統集成,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力”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如何將實踐中的“一企一策”上升為長效制度,考驗著地方政府的系統謀劃能力。

在寶山區,部分中小微企業一度面臨相似困擾——因重要涉訴信息披露不準確或不完整,導致融資困難。如果未能在關鍵時刻獲得幫扶,這些有潛力的企業或將就此一蹶不振。調研中,寶山法院跨前一步、主動服務、精準助力,創新開展為涉訴中小微企業提供信息說明服務的機制,幫助中小微企業打通經營發展中的難點堵點,讓小微企業“挺得住、過難關、有奔頭”。目前,這一探索試點被作為創新機制寫進新修訂的《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政策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準有效。精心梳理實踐中證明務實管用、可復制推廣的舉措后,寶山區推出2024年優化營商環境重點改革舉措。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始終把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作為追求和承諾,充分發揮營商環境7.0、科創“30條”等政策疊加效應,全面落實重點企業“服務包”“首席代辦”等機制,持續擴大樁基先行、拿地即開工等創新舉措惠及面,推動更多事項網上辦、掌上辦。

前瞻布局,增強未來產業“向心力”

“一地兩區”是上海市委、市政府賦予寶山區的重要使命。推進中,尤其離不開新質生產力的引領支撐。唯有從要素、技術、產業、制度等領域主動謀劃、前瞻研判,才能在顛覆性技術重構產業的過程中搶得未來產業發展先機。

當前,寶山區上海科創中心主陣地建設第一輪三年行動計劃已順利收官,郵輪旅游、綠色低碳、生物醫藥及合成生物、機器人及智能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六大產業”加速成勢,迸發新動能。下一步,寶山區將加快從“夯實基礎功能”迭代升級為“構筑核心功能”。

政策的迭代升級同步跟進。近期,寶山區研究制訂推出新一輪“科創30條”2.0版,優化形成“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招大引強、園區提能、人才服務、生態優化”等六大功能板塊,將支持企業發展的各方面硬核政策匯聚其中。

一批叫座又叫好的創新產業政策加大了扶持力度。譬如“先投后股”政策的扶持力度,從最高1000萬元提高到5000萬元。再如,創新聯合體建設政策方面,給予最高1000萬元支持。“產業政策不能撒胡椒面,應該在企業最有感受度的領域靶向發力。”相關負責人表示。

招引企業的過程中,更多利好政策也將向專業資源傾斜。通過設立鼓勵合作招商政策,寶山區將鼓勵專業機構引薦項目、企業以商引商,給予最高1200萬元支持。對新引進的優質企業,給予最高1000萬元開辦費支持,特別優質的還可加大補貼力度。針對新引進的各類頂尖人才(團隊),給予最高1000萬元綜合補貼。同時,設立強化產業體系培育條款,明確六大產業發展重點領域,后續將出臺專項支持政策。

不只是真金白銀的補貼,政策也明確以用戶需求為導向開放場景應用。例如,鼓勵政府端、企業端開放重點領域的應用場景,形成面向市場的機會清單,分層次獎勵和激勵場景開放方,同時支持企業參與新場景開發建設,集聚和推動一批優質企業發展壯大。

三箭齊發,提升城市新空間“影響力”

南大智慧城、濱江郵輪帶、吳淞創新城是此次集中啟動簽約的重大項目、產業項目的聚集地。當下,寶山區正積極推動南大、濱江、吳淞“三箭齊發”,堅持城市更新、轉型開發與功能導入、產業集聚同步推進,統籌長遠規劃與近期目標,為未來城市打造新空間。

今年,南大智慧城西南片區要實現整體出形象,重點推動“科創之門”、數字綠洲、國際人才社區、仁濟分院、上師大附中分校等產業載體和市政項目建設。

濱江郵輪帶將加快提升。堅持“港城聯動”,加快完善上海國際郵輪旅游度假區功能配套。借鑒經驗、提標升級,統籌濱江岸線、周邊沿線的文旅資源,打造更多特色游玩場景,進一步放大母港優勢、增強訪問港功能。

當前,《大吳淞地區專項規劃(草案)》正在征求公眾意見。“大吳淞”指的是從原先26平方公里的吳淞創新城進一步拓展,囊括高鐵寶山站核心區,橫跨黃浦江門戶和蕰藻浜兩岸約110平方公里的“大吳淞”。規劃一旦落地,意味著蕰藻浜兩岸將全面融入上海世界級濱水區。新的一年,寶山區將搶抓戰略機遇期,重點優化市區聯動、央地協同機制,制度化落實風貌保護、國企土地租賃管理,加快推進特鋼183米超高層、上大美院(吳淞校區)等轉型項目建設。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