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這座與龍相關的石橋,已有300多年歷史!你走過嗎?
來源:今日閔行2024.3.12
二月二,龍抬頭。二月二這天的飲食也多與“龍”相關: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面條,叫“扶龍須”。
鶴龍橋,原名“諸家橋”,位于華漕鎮諸翟西街南側的小淶港上,原跨老蟠龍塘,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該橋為花崗石質,單跨平梁橋。橋長為18.80米,中寬1.93米,凈跨7米。主橋面以三塊石板拼鋪,兩端引橋各有11級石階。橋面兩邊立有石雕望柱,并裝有圓木護欄。兩側橋額題刻陽文楷書“鶴龍橋”橋名及建造年月。
鶴龍橋歷史悠久,結構形制、營造工藝與材質皆為古橋傳統做法,橋額雕花、刻字簡潔而有古韻,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2003年12月3日,鶴龍橋被公布為閔行區文物保護單位。
鶴龍橋所在位置,明代稱“紫隄村”,位于今華漕鎮諸翟地區。明弘治年間形成諸翟市,萬歷年間稱諸翟巷市,清乾隆年間稱諸翟鎮,嘉慶年間商賈云集,市集日擴。
更著稱于世的是,這里是鼎革之際抗清運動組織者——侯峒曾的家鄉。在明清易代的激蕩歲月中,侯峒曾與他的族人,他的親友令人扼腕的忠貞與殉難,譜寫了一曲流傳千古的忠節悲歌,備列明季諸書。
《侯忠節公全集》書影
“紫隄村”這一地名,其歷史上名稱之多,在上海地區傳統集鎮中甚為少見。
稱“諸翟”,因諸姓、翟姓始居于此;
稱“諸地”,因地處兩郡(松江、蘇州兩府),三邑(上海、青浦、嘉定三縣)之交;
稱“三界司”,因清代有統管三縣交界地巡檢司設立;
稱“諸荻”,因鎮河蟠龍塘上多蘆葦;
稱“紫薇村”“紫薇江”,因鎮西沿江種紫薇,每逢農歷四月至八月,沿堤紫薇花百日不謝,花香不絕,繁花似錦;
稱“白鶴村”,因地處古岡身,也曾是白鶴的故鄉。
這些地名自然親切,飽含歷史信息又富有詩意,顯示出古人高品位的意趣。
《紫隄村志》書影
《紫隄村賦》中也生動地描繪了這里的人文地理特征:“古吳東鄙,大江南偏介兩郡以得聚,并以三邑而增廛。橫川委折,矗宇纏綿。岸以紫薇而荻悴,沼以芙蓉而香聯。浦則飛鶴杳渺,塘則蟠龍蜿蜒。東寺西觀閭并回旋,花紅樹綠,景物鮮妍。非盤谷而叢茂,似曲水而流連……”
橋梁是江南水鄉一道獨特的風景,諸翟地區曲水環村,自然少不了橋梁。
《紫隄村志》記載:“鶴龍橋地系鶴浦,龍江相屬處,故名”。鶴浦,龍江皆為紫隄村古水道。“龍江”系蟠龍塘,是流經紫隄村最重要的水道,吳淞江五大支流之一。“鶴浦”為雙鶴浦,蟠龍塘的支流之一,紫隄村西面的重要河道,兩岸屋舍眾多。
鶴龍橋原位于蟠龍塘、雙鶴浦的交匯處,因此得名。
紫隄村(諸翟鎮)示意圖
有趣的是,跨蟠龍塘上的橋很多嵌有“龍”字,如鶴龍橋、龍蟠橋、聚龍橋、云龍橋、寶龍橋、從龍橋等,可見蟠龍塘在時人心目中的地位,以及龍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在民間的深重影響。
更多資訊
-
“花”麗變身中!上海(國際)花展將首次“落地”徐匯濱江2024.4.12
上海(國際)花展即將在4月18日開幕,今年,徐匯濱江將首次作為主會場之一迎接四方游客。記者日前來到徐匯濱江時發現,包括上海展區在內的部分展區已經初具雛形,另有多個展區正在圍擋內加緊布展。預計花展開幕后… 查看詳情 >
-
為及時發現違法搭建、夜間施工等問題,浦東建了16座無人機場2024.4.12
城市里的違法建筑、裝修垃圾、夜間施工怎么及時有效監管?今天上午,記者從浦東城管執法局了解到,浦東城管目前已率先探索建設無人機數字機場,創新無人機智能監管應用, 構建無人機自動巡航、數據自動傳輸、違法行… 查看詳情 >
-
南京西路商圈:高能級首發首展首秀扎堆,首發經濟成新王牌2024.4.12
“2023年,靜安共有236家品牌首店落地,共計全球首店15家,亞洲首店14家;南京西路商圈再次蟬聯全市首店數量最多的商圈。”4月11日,First in Shanghai首發上海全球推介啟動儀式在靜… 查看詳情 >
-
嘉定一重點產業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幫代辦體系”持續優化2024.4.12
日前,法雷奧集團在完成嘉定區外岡鎮2005號17-06地塊摘牌24小時內,即取得《交地確認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樁基工程)》《不動產權證》“三證一書”,成為今年嘉定首個“拿地…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