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房地產監測預警機制 防止市場大起大落
來源:證券日報2017.11.23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國土資源部、人民銀行召開座談會提出,要研究建立房地產統計和市場監測預警指標體系,加強對地方穩定房地產市場工作的評價考核和約談問責。
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前房地產調控都是目標管理,市場失控了價格上漲了才調控,最后的政策措施很難收到好的效果。市場監測預警就是預期管理、在成交量出現波動的時候就提前調控,有利于更好的調控市場,避免市場大起大落。
有業內人士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房地產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其產業關聯度高,帶動性強,涉及的就業機會眾多,因此房地產行業的運行狀況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巨大。近年來我國房地產市場發展迅速,出現了局部地區投資過熱、房價虛高等問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對房地產市場加以規范,但這種事后控制的效果卻不明顯。因此,只有通過對房地產市場運行狀況進行監測預警,準確把握市場運行趨勢,科學進行宏觀決策,才能保證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當談及監測對象、檢測范圍,該人士認為,一是對房地產市場運行狀況進行預警,要監測市場房價、房地產供求狀況、房地產市場的投資狀況以及房地產市場的金融風險狀況;二是對于房地產市場的未來需求趨勢進行預警,要監測人口總量和結構變化趨勢、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增長狀況、金融政策的變化情況進行監測;三是對房地產市場的未來供給趨勢進行預警,要對土地供給狀況、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狀況、金融政策和土地政策的變化情況進行監測。
該人士還指出,隨著房地產市場的不斷發展和變化,指標體系本身也要不斷更新完善。該指標體系應該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可以隨著相關領域環境和內容的變化或不同的評估目的,及時對一些指標進項調整,并補充新的指標。
更多資訊
-
上海推出今年第七批次集中供應樓盤,備案均價69753元/平方米2023.8.2
8月2日,記者從上海市房管局獲悉,2023年,本市第七次以集中批量供應的方式推出房源。該批房源共涉及23個項目,總建筑面積約77.9萬平方米,共計6805套,備案均價69753元/平方米,分布在浦東、… 查看詳情 >
-
上海五個新城建設全面發力,再導入30個產業、民生相關重大事項2023.7.26
7月25日,2023年上海重大功能性事項導入新城發布活動在松江廣富林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舉行,30個重大功能性事項將在今年啟動,逐步向五個新城導入。 去年,第一批共計25個重大事項導入新城,現已基本建成投… 查看詳情 >
-
上海發布高質量孵化器培育方案,建設“全球科創企業首選落戶城市”2023.7.24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7月21日獲悉,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上海市高質量孵化器培育實施方案》,旨在發揮孵化器在全過程創新、全要素集聚、全鏈條加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續優化科創生態體系,助力硬科技企業培… 查看詳情 >
-
今年上海將有50個十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會舉辦2023.7.21
7月20日下午,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介紹《上海市推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和《上海市推動會展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國際會展之都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