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專訪綠地控股張玉良:2018年房地產市場將穩中有降 大部分三、四線城市行情不可持續

來源:人民網-房產頻道2017.12.5

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人民網資料圖片 伍振國/攝)

人民網北京12月5日電(徐倩)在北京冬日午后的暖陽里,一向低調而忙碌的綠地控股(600606.SH,下稱“綠地”)董事長、總裁張玉良在京參加一個活動的間歇接受了采訪,這次采訪距離人民網上一次采訪張玉良已經相隔了11個月。

而綠地控股在2017年的前11月內發生了新的變化,其轉型業務上新增了兩個關鍵詞“康養產業”和“科創產業”,這兩大新增產業是綠地今年業務的亮點,也是未來的重要發力點。

2017年,被張玉良定為綠地業績實現“恢復性增長”的一年。按照前11月的發展狀況,張玉良預測:“我們將努力實現年初制定的經營目標,確保全年營業收入3000億元,力爭利潤總額達到200億元左右。今年的主要經濟指標將努力實現穩定增長,并充分體現提質增效的成果。”

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

爭取主要業績指標都實現10%-15%的增長

根據綠地此前發布的2017年三季報,其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804億元,同比增長20%,利潤總額114億元,同比增長逾35%,其中房地產板塊完成利潤總額95億元,同比增長72%。

而四季度一般是企業發展的最后沖刺期,張玉良預計將努力實現年初定下的業績目標,其表示:“爭取主要業績指標都實現10%-15%的增長,這也是綠地中長期穩健發展的業績增長基調。”

在房地產主營業務上,根據觀點指數的統計數據,前11月,綠地實現銷售額2496.4億元,位列排行榜第六位,相比去年第四位有所下滑。

對此,張玉良分析稱:“今年一些房企主要抓住了三、四線城市這一波去庫存的行情。而隨著房地產調控長效措施逐步落地、完善、成型,類似的三、四線城市去庫存行情難以周期性出現,市場將逐步回歸更加體現其自身規律的行業周期,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對于目前排名上相比去年的下滑,張玉良稱:“目前,第三方商業機構的統計數據采用的是流量金額,如果按照權益銷售額來看,綠地今年的排名預計還是在第四位,因為綠地的大多數項目權益比例較高。實際上,權益銷售金額才是最終決定上市公司盈利的核心。”

“綠地已經不是單一的房地產企業,這是我們轉型的結果。綠地追求的是企業整體成長、有質量的增長、可持續的增長。”張玉良補充稱。

航母轉型:康養和科創產業成新亮點

張玉良把綠地的轉型比喻成為一艘航母的轉向,這就意味著,這樣的轉型并非朝夕可就的,而是需要一段時間,經歷一個完整的轉型周期。

經過3年的深度調整和轉型,綠地在去年已經形成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三大多元化業務。而今年,張玉良又將“康養產業”和“科創產業”這兩大業務放進了多元化業務的籃子中。

“綠地永遠在持續轉型創新升級的路上。今年我們繼續進行了比較重大的轉型,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同時,向基建、金融和消費方向轉型,又在去年基礎上增加了康養、科創這兩個主題,變成了五大主題。未來中國最重要的是產業協同和重大的科技創新,還有消費升級。綠地的轉型符合中國經濟的發展規律。”張玉良闡述道。

據了解,在康養產業方面,綠地已經開工了30個康養谷,每個康養谷的特征是“產學研結合”、“游學養結合”,覆蓋從體驗、遠程國際醫療到康復到旅游,針對的目標客群是55-75歲,其模式采用的是“會員制”,而且“如果住滿20年,全額退款”,預計到后年,康養谷將實現100個的開業規模,康養客房管理規模達到3萬間。

而在科創產業方面,綠地已經快速推進了先期依托與高校合作共建科創產業園區的模式。目前,綠地與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同濟大學都達成了全面戰略合作,組建校企合作平臺,帶動科創產業聚集和人才導入。

加上兩大新增業務,除了房地產主業外,綠地手握“金融、基建、消費、康養、科創”這五大牌,張玉良稱,轉型后綠地最大的優勢就是在于“產業協同”的整體創新優勢。

以往,綠地的標簽可能是“超高層”、“綜合體”,未來綠地還將增加“產業協同”、“科技創新產業”等新的標簽。

預測明年市場趨穩 三、四線行情不可持續

2017年已經接近尾聲,對于明年的預測,張玉良認為:“明年的市場總體會穩中有降,全國的銷售總量會有小幅的下滑,租賃住房將迎來大發展。區域結構方面,除中心城市群外的大部分三、四線城市會有明顯下滑,今年一段時間內部分城市快速上漲的行情不可持續。”

在市場趨于平穩的過程中,“分化”也是明年房地產市場的關鍵詞,除市場的分化外,還有企業層面的分化,大企業的銷售規模會越來越大,而小企業的生存將變得步履維艱。

業內對房地產行業處于“白銀時代”和“鉆石時代”還尚存爭論,對于行業的發展,張玉良表示樂觀,其認為我國房地產行業至少在未來5年內仍然處于“黃金時代”,伴隨著城鎮化深入推進,將會有更大的需求涌現。

“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的出臺也會有一個過程,我們處在中間的過渡期,相信未來在土地供應方式、租賃機制等方面會有更多優化政策推出,實現‘房住不炒’的同時,實現房地產行業的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張玉良表示。

綠地控股總裁張玉良接受人民網專訪的部分問答實錄:

問:明年的市場情況您估計是什么樣?

張玉良:明年的市場總體會比較穩定穩中有降,只是全國的銷售總量會有略微小幅的下滑,租賃住房會補一點上去將迎來大發展。區域城市的結構方面,除中心城市群外的大部分三、四線城市會有明顯的下滑,今年一段時間內部分城市快速上漲的行情不可持續。

問:未來的房地產市場到底怎么樣?

張玉良:還是很好的時代。我的依據主要是:第一,中國仍然處于快速城市化的進程中;第二,我國人口基數較大;第三,在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仍將實現有質量的中高速成長。簡單地劃分黃金、白銀時代,沒有意義。未來市場、企業都會進一步分化,這也是規律。比如市場分化,有競爭力的城市不斷的吸引人才、資金進去,這些地方的市場有望不斷成長。企業也在分化,大公司配置資源能力強,更能吸引人才和資金的聚集,成長更加迅速,小公司相對難一些。

同時,市場的基本需求還在,部分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地區,依然供不應求。從總體來看,未來5年,會出現一部分企業不行了、一部分區域不行了的情況,要是說現在的時代是白銀還是黃銅都不對,現在的市場仍然充滿機會和發展空間,仍然是黃金時代。

問:您怎么看待房地產長效機制的推出?

張玉良:房地產調控的長效機制很重要,但也很復雜,我們應該有耐心。長效機制出臺會有一個過程,我們正處在中間的過渡期,相信未來在土地供應方式、租賃機制等方面會有更多優化政策推出,實現‘房住不炒’的同時,實現房地產行業的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隨著房地產調控長效措施逐步落地、完善、成型,類似的三、四線去庫存行情難以周期性出現,市場將逐步回歸更加體現其自身規律的行業周期,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問:2017年,綠地的業績有何亮點?

張玉良:2016年,綠地進行了深度產業結構的調整,實現了好的增長,今年我們將繼續努力實現較好較快增長。

綠地的轉型符合中國經濟的發展規律。今年我們繼續進行了比較重大的轉型,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同時,向基建、金融和消費方向轉型,又在去年基礎上增加了康養、科創這兩大新興產業,變成了五大多元產業與房地產主業的協同發展。

問:前幾年大家有自己的企業特色。現在大家都有共通之處。未來綠地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未來綠地的品牌建設方面有何規劃?

張玉良:除繼續鞏固在超高層和綜合體的傳統優勢之外,綠地不斷創新轉型升級,近年來全速推進國際化、公眾化、資本化全面發展,房地產主業,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及科創、康養多元產業并舉發展,產業協同效應日益凸顯,整體競爭優勢不斷增強。

同時,綠地一貫堅持長期穩健的發展策略,在實現了業績中長期穩健增長的同時,在跨國經營、主業突出、產業協同、科技助力、品牌形象等各方面優勢持續鞏固。

綠地正努力成為一家主業突出、多元發展、全球經營,產業與資本雙輪驅動,并在房地產、金融、基建、消費、康養、科創等若干行業具有領先優勢的跨國公司,真正從“中國的綠地”成長為“世界的綠地”。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