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個街道憑啥獲評“國際安全社區”?
來源:上觀區情2017.12.12

日前,寶山區張廟街道被授予“國際安全社區”稱號。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安全促進中心總干事古爾邦在命名授牌儀式上當場宣布,張廟街道成為全球第389個被命名為“國際安全社區”的區域。
據介紹,此前中國已有103家國際安全社區、575個全國安全社區,上海有78個上海市安全社區、47個全國安全社區、30個國際安全社區,寶山區有3個上海市安全社區、一個全國安全社區、一個國際安全社區。
獲得“國際安全社區”稱號,張廟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重點干預社區內老年人的跌倒傷害
張廟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張廟于2009年6月正式啟動安全社區建設工作。幾年來共實施了9大類、七大準則,37個子項目。
日常的安全監管工作重在全面排查、全面整治、全面達標;而安全社區建設則是通過全面監測和調查,辨識出最現實、最突出、最迫切的傷害,以此策劃并實施項目,再不斷持續改進。因此,安全社區建設關鍵在于找準風險點,然后采取實實在在的干預措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讓廣大居民得到是實實在在的實惠。
事故與傷害的監測和評估是安全社區建設的基礎。張廟街道通過不斷完善社區事故和傷害監測體系,對各個安全干預項目進行持續改進。
比如,為全面掌握街道轄區內老年人的傷害情況,具體分析致傷原因,張廟街道邀請寶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導,由地區衛生服務中心對轄區常住人口開展調查。分別就傷害發生情況、地點及傷害原因以及老年人居家致跌環境進行評估;在調查中,對家庭有60歲以上老人共計1064戶進行老年人居家致跌環境評估。
根據調查和臨床傷害數據統計顯示,轄區內老年人跌倒傷害發生率較高,且傷害主要發生在家中,跌倒后果嚴重,已成為導致老年人傷害的直接原因。因此,街道在老年人安全領域重點關注社區老年人跌倒傷害;在預防社區老年人意外傷害中,重點關注獨居老人對安全防范的知、信、行,并有針對性地實施認知干預、行為干預、環境干預。歷時一年,參與的社區老年人總體安全認知提升了50%。
同時,通過數據分析、現場調查、居民座談等方式,辨識出老舊小區治安防范薄弱、消防設施缺失、健身器材損壞、入室盜竊等問題,借助老舊小區綜合治理項目,針對性地一一從根上整改。
1000名幼兒家長成為居家安全大使
玲玲媽媽是張廟街道一位3歲孩子的媽媽,參與了“3-6歲幼兒安全大使同伴干預促進項目”之后,初步掌握了兒童急救技能,還成為了家長安全大使,為幼兒園里的其他家長教授安全知識。
張廟轄區共有幼兒園15所,在園幼兒近4000名。針對3-6歲在園幼兒家長的專題調查問卷顯示:幼兒傷害預防近一半發生在家中、其次才是幼兒園、街道和公路上等。3-6歲小兒居家發生的最常見的意外傷害為跌落、燒燙傷和中毒。72%的家庭缺乏兒童心肺復蘇的技巧。67%的家庭缺乏兒童窒息急救的技巧。項目組就將兒童急救能力培訓亦作為干預重點,同時幼兒園選取部分幼兒家長作為家長大使。
具體而言,由兒童居家安全領域的專家對轄區所有幼兒園分管園長、保安主任等相關老師進行居家安全核心技能的培訓;對幼兒園老師進行家長安全大使帶教能力的訓練;各幼兒園分年級分班級推選幼兒家長安全大使,由老師對家長大使進行居家安全技能的培訓。
最終,百名幼兒園老師接受居家安全知識的系統培訓,居家安全技能得到大幅提升;1000名幼兒家長成為居家安全大使,自身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不僅具備居家安全核心知識的宣講能力,且100%通過兒童心肺復蘇和窒息急救的培訓和技能考核。安全大使們為3000名同伴家長開展入戶居家知識宣講和居家環境改造的指導。
項目實施3年來,抽樣評估提示,家長的核心安全認知提升30%以上, 形成了從“專家干預家長大使”模式到“專家干預老師->老師干預幼兒家長大使->幼兒家長大使干預幼兒同伴家庭”模式的轉變。
一棚一方案解決電動車充電安全
自行車停車庫內不允許充電,小區居民為了方便電動車充電而亂拉電線,這種現象在個小區都屢禁不止。
以前的張廟街道也是如此。常常可以看見電動車有從樓上拉下電源充電的,有從底樓商鋪里拉出線來充電的,也有在樓道里充電的。部分高層居民通過電梯把電動車放置在樓道內充電,不僅造成通道堵塞,也為樓道消防安全帶來隱患。
張廟街道為此實施了“安E+充”小區電瓶車充電安全項目,面上專項整治樓道電動自行車充電,點上部分小區試點改造車庫。 在硬件改造的基礎上,運用風險分析法,滾動排查車棚內各類隱患,對各類隱患做到一點一診斷,一棚一方案,根據每一個車棚的具體情況制定一個改造計劃。
根據不同小區車庫車棚實際情況,制定出3種干預方式:一種為專用電動車充電插座,確保電路、負荷安全達標;一種為投幣式充電樁,倒計時切段電源,避免長時間通電;一種為連接互聯網后臺的充電樁,在限時切段電源的基礎上,對可能導致火災的異常放電將發出警示信號,后臺實時監控。
自改建成投入運行一季度后,抽樣調查顯示居民對改造后的電動車充電情況總體滿意度為86%。小區亂拉電線充電現象降低了85%。
張廟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社區安全涉及人們的生活、工作乃至環境各個方面,涵蓋了交通、工作場所、公共場所、學校、老年人、兒童、家庭、體育運動等諸多領域。安全社區是系統工程、基礎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持續改進工程。不是臨時抱佛腳,或是簡單做項目,而是要形成預防事故和減少傷害的運轉的系統,最終實現常態化和長效化。
更多資訊
-
強化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功能,共育國際一流創新生態!程向民帶隊深入區重點企業調研2023.9.8
9月6日上午,松江區委書記程向民帶隊深入部分區重點企業開展調查研究,了解企業發展狀況,傾聽企業訴求建議,并會同相關部門現場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難題。程向民指出,要強化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功能,著眼“從… 查看詳情 >
-
來楊浦這個“秘境花園”,在綠意中感受靜謐2023.9.8
近日,第四批50個上海市民“家門口的好去處”名單出爐。楊浦的學悅風詠書社、復興島公園、228街坊、長陽創谷活力中心、楊樹浦電廠遺跡公園共5處獲評。 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本次新入選的復興島公園,… 查看詳情 >
-
“大零號灣”、“天工之家”……上海閔行高質量發展亮點多2023.9.8
高校科技成果如何高效轉化?科學家與資本如何溝通?養老服務能力如何建設? 激活科技創新“主引擎”,打造產城融合“新高地”,上海閔行區積極回應市民對城市功能品質提升和美好生活期待。9月7日,記者對“大零號… 查看詳情 >
-
閔行立足“一南一北”戰略支點,打造創新開放發展新高地2023.9.8
在南部“大零號灣”,一條“從0到1,到10,再到100”的科技創新生態鏈初步構建,環高校科創帶已具規模,科學家創業形成氣候,硬科技企業達3000多家,其中60%-70%為高校師生校友企業……科學家、企…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