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勾勒城市“新藍圖”: 從工業重鎮到旅游名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017.12.13
作為“新一線”城市中的代表,武漢在“硬件”提升的同時,也在不斷思索文化旅游和城市服務上的“軟實力”提升方向。
??“《成都》這首歌火了,我們的城市宣傳,也要緊貼亮點緊貼實際。”2017年初,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列舉成都成功的文旅宣傳案例,強調城市軟實力、知名度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性。
12月10日,在相關的招商引資簽約儀式上,共有36個文旅項目落戶武漢,涉及項目資金1183億。另外,武漢還發布了系列鼓勵發展全域旅游的政策,包括成功申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給予一次性獎勵1000萬元等。
六大行動計劃
2017年以來,武漢除了招商納才,也在發展旅游方面“動真格”,專門掛牌武漢市旅游委,統籌發展全域旅游,工業重鎮轉型又向前邁出一步。
在2017武漢全域旅游發展大會上,陳一新指出,要從戰略高度認識全域旅游大發展的重大意義,要明確全域旅游大發展總體思路和主要任務,要加快形成推動全域旅游大發展的大合力。努力把武漢建設成為獨具特色的中國旅游休閑示范城市和國際濱水旅游名城。
據了解,武漢將實施“六大行動計劃”:實施全域旅游空間優化計劃,構建“一軸一心一山三城百湖”空間布局;實施精品景區發展計劃,推動藍色水上游、綠色生態游、紅色革命教育游、古色歷史人文游、夜色休閑游“五色旅游”;實施旅游產業融合計劃,延伸旅游產業鏈;實施旅游營銷創新計劃等。
據長江日報報道,武漢在12月10日正式出臺系列支持全域旅游發展的扶持政策,包括投入資金鼓勵景區景點提檔升級,對各區招商引進建設的旅游大項目,年度投 資額達到1000萬元以上,按投 資額的3%給予補貼等等。
該政策還特別強調城市旅游形象宣傳,各城區旅游形象宣傳投放資金最高補貼200萬元,支持設立境外旅游推廣中心。
會議當天,武漢發布的落地千億旅游招商項目中,包括投 資1億元的華中電競中心,投 資約1.2億元的VR虛擬智慧旅游體驗項目。武漢方面希望通過電競產業、VR技術等,拉動文化旅游業發展。
事實上,武漢有大江大湖和楚文化,但很難讓人將其與旅游城市聯系起來;而成都、杭州等地的旅游發展和城市宣傳方面都領先武漢。
以成都為例。2003年成都方面邀請張藝謀導演形象宣傳片《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此后還有《功夫熊貓》的推廣等,都提升了成都人文旅游的知名度。而杭州的旅游發展,早已經是全國全域旅游發展的城市樣本,G20杭州峰會助力杭州成就“國際范”,也使杭州迎來旅游產業發展的最佳時機。
旅游助推城市轉型
武漢市社科院副院長吳永保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旅游不是單獨的一個產業,也是城市綜合軟環境和硬實力的體現,全域旅游的概念也是如此,需要從頂層設計上打通各方面規劃和資源,提升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文明素養,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經歷了近些年的大建設,武漢的軌道交通、城市綠道均有較大的變化,城市硬件面貌煥然一新。此次,武漢調整旅游管理體制和機構,掛牌旅游委,則利于提升旅游宏觀管理能力,推動旅游產業從單一部門負責到旅游主管部門為主、相關部門協同管理的轉變。
在吳永保看來,武漢提出發展全域旅游,也是對城市服務產業、文化軟實力提升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以旅游宣傳為例,不是簡單的花錢就能做好。“當城市綜合實力提升后,人們對武漢產生文化上的認同感,會自發地形成口碑效應,比如這兩年的武漢馬拉松,就是對武漢軟實力的一個極好的宣傳。”
一位曾擔任地方旅游局副局長的官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旅游是朝陽產業,各地政府都能看明白,但從投 資方面來看,旅游投 資是一項高投入,回收周期長的投 資,需要耐心。“東南沿海的政府投入得更多,他們更能看到旅游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另外,打造一個好的旅游產品,可能需要十幾個部門的參與。”
對于武漢的自然資源稟賦,天風證券一位做文旅項目的負責人表示,武漢有一定的資源優勢,不過目前好的開發項目不算多。
他表示,武漢打造國際濱水旅游名城,也讓他看到機會。“目前我接觸的長江相關的旅游項目,主要集中在重慶,武漢的新舉措也讓我關注到武漢‘知音號’郵輪等相關領域的投 資機會。”
事實上,在新一輪“新一線”城市競爭中,武漢已經多方發力。此前,武漢開始了聲勢浩大的招商納才,提出力爭5年內將100萬大學生留在武漢。而在全域旅游上的發力,被看做是武漢在軟實力上的“突圍”。
更多資訊
-
何為新潮國風古鎮秘境?南翔國潮大會揭開神秘面紗2023.9.28
作為嘉定旅游節重點活動之一,9月27日,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嘉定區人民政府主辦,以“新潮國風?古鎮秘境”為主題的第二屆南翔國潮大會暨第十七屆南翔小籠文化展伴著古風、國風民俗匯… 查看詳情 >
-
商務部點名上海自貿試驗區:以六大產業為核心,建立現代化產業體系2023.9.28
9月2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在回答“自貿試驗區是否已經建成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的問題時,商務部自貿區港建設協調司司長楊正… 查看詳情 >
-
與企業攜手闖過成果轉化關,寶山“先投后股”撥付扶持資金更重服務2023.9.28
“我們新建成的生產及研發中心占地面積2100平方米,包括3個GMP潔凈生產車間及P2生物實驗室,順利通過了ISO13485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階段驗證,初步達到年產值3億元的生產規模!” 作為寶山“先… 查看詳情 >
-
上海首批20處工業遺產公布,上海船廠、上海造幣廠、“遠望1號”均入選2023.9.28
上海的工業遺產,凝結了城市發展的每一段成就,誕生了中國近現代工業發展的許多“高光時刻”。9月27日,上海首批工業遺產在世界設計之都大會現場公布。它們將通過保護管理和活化利用,發揮標桿示范引領作用,傳承…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