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態調整讓“低端市場”陸續消失,而市民消費需求如何釋放?飛行集市模式值得借鑒
來源:上觀區情2017.12.27

上海市方志辦資料顯示,1990年,普陀區共有各類市場24個,其中農副產品市場19個、生產資料市場3個、日用工業品市場2個,市場成交總金額7.39億元。1993年上半年,各類專業市場發展到33個,成交總金額12.17億元。而今,這些市場正在急速退出歷史舞臺。
始建于1996年10月的銅川路水產市場,年交易量達20萬噸,曾被譽為“海鮮圣地”。這個上海最大水產市場于去年關閉。隨著占地21.5萬平方米的真如“綠廊”規劃落地,銅川路水產市場將變身生態綠地。
曹楊路果品市場興起于上世紀90年代初,曾是上海最大的果品批發市場。不少市民會專程來這里采購一些價格便宜的果品,年銷售量最高時達70萬噸,年交易額占全市果品交易60%以上。2015年,市區兩級政府啟動改造“城中村”紅旗村,曹楊路果品市場在改造紅線以內,被納入改造項目中。1000多家商戶中的大部分搬遷至青浦、浦東和嘉定等地。
位于真北路上海光彩小商品批發市場是一家以裝潢建材為主的批發帶零售的大型市場,是上海規模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主要經營業態為五金、日用百貨、日用小商品、文化體育用品、家用電器、建筑裝潢材料、家具、塑料制品等的批發及零售。近幾年,這里消防安全隱患突出、環境臟亂差等問題也日益凸顯。為推動全區產業結構調整、釋放城市發展空間,普陀區各個職能部門和街道組成工作組,聯合推進市場在今年4月30日關閉。
各類市場一個個關閉之后,市民的相關生活需求如何釋放?曾經存在于市場內的交往活力能否重現?
這方面,許多城市采取的“飛行集市”模式值得借鑒。在臺北、曼谷等城市,許多市場非固定存在,而只有在特定時間段或周末時間才有。每到開放時間,市場都會出現成百上千的攤位,消費者和游客也會大量聚集。
這種飛行集市或以綜合集市形式出現,或以專營形式出現,人們都喜歡在這里淘各種價廉物美的貨品,隨意討價還價。蔬果類、成衣布匹、雜貨、手工藝品、動物類、花木等等,幾乎所有的小商品都可以淘到。集市散去后,管理人員和志愿者也會幫助疏通交通、清潔環境,次日就可以讓這片區域恢復清凈。
更多資訊
-
地標建筑結構封頂!七寶“城中村”改造加快,九星城項目計劃2025年開業2023.8.21
2023年8月18日,隨著最后一根鋼梁起吊施工的完成,備受外界關注的上海市城中村改造試點——閔行區七寶鎮九星城項目迎來里程碑式節點,項目二標段9號樓鋼結構封頂,標志著九星城項目全面邁入加速建設的新階段… 查看詳情 >
-
今年底徐匯將建成40個“生活盒子”,社區“新四件套”滿足全年齡段需求2023.8.21
7月正式向市民開放的徐匯濱江市民食堂,開業僅一個月就成為上海新晉“網紅”,吸引周邊居民和不少外區市民前來打卡。食堂所處的徐匯濱江黨群服務中心也成為黃浦江畔的“寶藏盒子”,供來往市民休息、用餐、學習、辦… 查看詳情 >
-
浦東很大,金橋很遠…外地游客為啥特地去金橋逛這家商場2023.8.21
浦東很大,金橋很遠,去那里干什么?這可能是相當一部分上海人的想法。逛街購物,浦西各大商圈商場林立、品牌匯聚,而浦東最著名的是陸家嘴和世紀大道,在CBD體驗吃喝玩樂一條龍。在金橋逛商場,似乎只是周邊居民… 查看詳情 >
-
《曹楊新村街道15分鐘社區生活圈地圖》首發上線,背后有居民智慧2023.8.21
作為上海“15分鐘社區生活圈”試點之一,普陀區曹楊新村街道一直不斷優化和提升社區內的教育、文化、醫療、養老、體育、休閑以及就業等設施的配建水平和服務功能。不過,這些努力背后也帶來一個全新挑戰:如何讓居…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