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演講袒露心聲:人生最艱難時期并不是“寶萬之爭”
來源:人民網-房產頻道2018.1.24
萬科名譽董事會主席王石身著黑色西裝,侃侃而談。(主辦方/供圖)
1月23日晚,北京迎來最冷的一周,室外溫度已經低至近零下10°。
位于北四環外的水立方內,67歲的王石選擇在生日當天,開啟一場題為《“回歸未來”》的演講。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整場演講時長210分鐘,親情、創業、危機、放下、重新面對,站在水立方3500名聽眾的面前,王石幾度哽咽。
王石33歲時創立萬科。萬科33歲時,他以榮譽董事長之名退休。
王石也有新的打算,而且很長遠,他說:“行動,就會有奇跡。”
萬科名譽董事會主席王石講創業如何能成功。(人民網徐倩/攝)
創業是一場生死戰,膽識、目標、運氣,一樣也不能少
回顧最初創業時期,王石曾經因為雞飼料銷售不暢而虧損70萬元。隨后,王石和市場打了個賭,賭定香港人民不可能不吃雞,于是收購了內地絕大部分玉米,船運到香港。
結果玉米一銷而空,他賺了300萬元。此后,具有膽識的王石轉戰房地產行業,成功創辦了萬科。
“多年之后回顧我人生的第一桶金意味著什么?作為一個創業家,一無所有的時候,有的是想象力,敢闖、不拘束,當然也有賭博心理,實際上我的成功帶有一部分的運氣和僥幸。”王石說,創業是一場生死戰,膽識、目標、運氣,一樣也不能少。
談及何為偉大的企業,王石有自己獨到的看法。企業要有產品,品牌、標準、信譽度,但這都夠不成偉大。所謂的偉大,是指企業在社會上的價值已經超越了作為一個公司,生產產品、生產服務的范圍,企業文化已經在整個社會有正向的推動力。
而在萬科品牌日益強大之時,48歲的王石卻“激流勇進”,宣布辭去總經理的職務。
他相信萬科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樹立了品牌,相信萬科在沒有他的情況下將來能繼續健康發展。
在王石辭去總經理后的近20年來,萬科始終保持了行業的龍頭地位。王石認為,即便是在寶萬之爭中,萬科為了捍衛文化而戰斗,并未向資本妥協。
萬科名譽董事會主席王石講述人生最艱難的時刻。(人民網徐倩/攝)
人生應該怎樣去面對艱難時刻
“寶萬之爭并不是人生中最暗的時期,因為那是萬科整個團隊的戰斗。”王石說,“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是‘捐款門’事件,因為自己的言論影響到了公司,是他一個人面對風波,深深感受到了孤立無援,可謂生命中的至暗時刻。”
王石說自己當時做了最壞的打算,辭職甚至是肉體上的消亡。多年之后,他公開表示,對不起,我說了不應該、不合時宜的話,影響到了萬科,影響到了股東。臺上的王石,歷經洗禮后云淡風輕,面對人生這個大課題表現的是虔誠。
人應該怎么面對最黑暗的時刻呢?
“人在最困難的時候不是看他的高峰,而是看他由高峰跌到低谷的反彈力”,王石分享了讓自己“走出來”的心路歷程:“第一,要做最壞的打算并接受它;第二,要保持樂觀的態度,誰知道十天之后發生什么;第三,要堅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第四,面對最困難時刻的經歷會轉變成為你的財富。”
萬科名譽董事會主席王石展示無氧運動。(主辦方/供圖)
行動,就會有奇跡
王石將自己早年經歷的33年、中年創業的33年稱為人生的第一、第二個階段。
去年6月30日,王石以榮譽董事長之名退休,萬科董事會主席之位正式過渡到郁亮手中。此后,王石一直投身于公益事業和運動當中,目前,他仍然是萬科集團董事會名譽主席、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演講的現場,王石將幾名年輕人叫上臺,他們一起展示了段無氧運動。67歲的他,在一群人中依然精力充沛。
王石的對標是褚時健,他說在一定意義上,褚老是他的人生導師。面對人生的第3個階段,他此前曾表達過原則:要有愿景、要對社會有貢獻、要善待自己的身體。
王石個人演講的最后一個大標題是——“行動就會有奇跡”,站在人生第三階段新起點上,王石將開啟的是,另外一段傳奇。
從不肯服輸的王石,又怎么可能輕易服老?
(附:王石《“回歸未來”2017-2018跨年之夜》演講精彩句集)
一, 我們不要看成功時候發生什么事情,要看成功之前,很多年輕人更多考慮,你是怎么做的。
二, 如何要正視自己的弱點,很多人沒有從這個角度想,都想的我怎么強,如果不好是別人的原因,要從自己找原因。
三, 第一要有準備;第二你要有膽識;第三要善于發現自己的弱點,別人的優點。
四, 我的目標是要做一個偉大的公司。
五, 什么是偉大的公司?第一要被市場接受的產品,第二要超越一般產品的品牌,第三要行業標準,第四要有文化,能在市場上被欣賞,超越市場的社會上,成為社會往前進步的正能量,這就是偉大的公司。
六, 我想說的美,就是如何保持一種健康、健壯的心態,一種健康的心態,一種健壯的身體。
七, 面對人生最暗的時期,第一,要做最壞的打算并接受它;第二,要保持樂觀的態度,誰知道十天之后發生什么;第三,要堅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第四,面對最困難時刻的經歷會轉變成為你的財富。
八, 人在最困難的時候不是看他的高峰,而是看他由高峰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九, 建設偉大企業,就應該制度、團隊,無論如何你的影響是越小越好,這是你要放下的理由。
十, 我要做一番事業,我要做企業就要做偉大的企業。
更多資訊
-
他是手術機器人前沿領域的“弄潮兒”,用更多國產醫療器械造福病人2023.5.30
幫助企業實現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的融合發展 “‘創業’兩個字,‘創’代表創新創造,意味著從無到有;‘業’是事業,只有把它當作畢生的事業來做,灌注全部的激情,才有機會把創業做好。”上海卓昕醫療科技有限… 查看詳情 >
-
在金山石化街道,新老勞模攜手成立聯盟,并有了自己的“創新小樓”2023.4.26
聯盟將打破區域、產業、企業壁壘,為勞模工匠搭建了一個開放式合作平臺。 4月24日,金山區石化街道啟動“禮贊勞動者·濱海建新功”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活動,現場為區域勞模聯盟創新工作室揭牌,并發布“線上… 查看詳情 >
-
阿里“巨變”,盒馬能成下一個支付寶?2023.3.30
扎根上海的盒馬、餓了么和平頭哥,是喜是憂? 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張勇發布全員信,宣布啟動新一輪公司治理變革。 根據改革方案,阿里巴巴集團將設立阿里云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國際數字… 查看詳情 >
-
尋訪上海寶藏女制琴師:鉆研50年,像造原子彈一樣造古箏2022.9.2
驅車50公里,抵達松江區大江路,走進上海民族樂器一廠有限公司三層車間。繁忙的流水線上,是一臺臺未完成的古箏,和一個個暗暗較勁的制琴師。因為,一年一度的“敦煌杯”古箏制作比賽很快就要開始了。 55歲的沈…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