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賃”成10余省份住房政策關鍵詞
來源:新華社2018.2.2
樓市長效機制開始“輪廓初現”,炒房行為或受抑制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新華視點”記者發現,正在陸續召開的地方兩會上,有10多個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均明確提出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這對全國房地產市場來說意味著什么?
多家銀行
宣布支持住房租賃
“租賃住房建設將是后續保障房建設的重頭戲。”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從各地具體建設規劃來看,今年包括房企自持租賃房、共有產權房、公租房、集體租賃住房等多品種供應的房源將加速又加量。”
多地兩會透露的信息表明,增加租賃土地供應、培養規模化和專業化租賃企業、深化租購同權,成為地方布局租賃市場的關鍵幾招。
租購并舉將率先影響哪些城市?去年7月,住建部等九部委選取廣州、深圳、南京等12個城市作為首批開展住房租賃試點的地區;去年8月,國土部明確北京、上海等13個城市開展首批集體建設用地用于建設租賃住房的試點,從土地源頭緩解租賃用地供給不足的難題。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10余個城市開通了官方住房租賃交易和服務平臺,并開始向市場投放房源。同時,針對住房租賃的金融支持政策也頻頻落地。多家銀行近期陸續宣布給予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包括對企業的金融支持和個人的消費信貸支持。
一二線城市
外來人口率先獲益
業內分析認為,越來越多的租房選擇、穩定的租約、較高的服務品質,將讓一二線熱點城市的外來人口率先獲益。
不過,多位專家指出,目前,面向大量流動人口和新市民的租賃住房供給仍不充分,特別是大城市租賃住房供給短缺。目前,我國租賃人口預計為1.9億人,租賃市場規模超萬億元。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認為,“市場需求主要集中于高性價比的房源,供應卻跟不上。”
根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對上海、深圳兩地的一項調查顯示,月房租3000元以下房源的租賃需求占總需求的26.4%,供應卻只有11.9%;月租金3000元到6000元房源的需求占比51%,供應占比39.6%;月租金大于6000元的租賃需求占比22.6%,但是供應達到了48.5%。
樓市長效機制
開始“輪廓初現”
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租購并舉將會明顯影響房地產市場。旭輝集團董事長林中稱,從開發商角度來看,過去由于房價預期長期看漲,買地“捂”個幾年,等下一個樓市周期回暖就可以解套,但如果現在還采用這種囤地模式就非常危險。在“房住不炒”的指導下,不少拿了高價地的中小房企已陷入困境,想轉讓都轉讓不了。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張永岳說,“未來,租賃住房、共有產權房等保障性住房以及商品房,將構成住宅市場上的多元供給。住房的居住屬性將得以加強,低收入群體、中產階層、高收入群體可以在這樣的住房結構中相互流動。”
“樓市長效機制開始‘輪廓初現’。”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宇嘉說,租房群體如果能通過租賃扎根城市,并依靠不斷積累,采用共有產權、先買房后改善、先小后大等梯級購房模式,不再擠商品房的“獨木橋”,炒房行為將受到抑制。■據新華社
更多資訊
-
上海五個新城建設全面發力,再導入30個產業、民生相關重大事項2023.7.26
7月25日,2023年上海重大功能性事項導入新城發布活動在松江廣富林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舉行,30個重大功能性事項將在今年啟動,逐步向五個新城導入。 去年,第一批共計25個重大事項導入新城,現已基本建成投… 查看詳情 >
-
上海發布高質量孵化器培育方案,建設“全球科創企業首選落戶城市”2023.7.24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7月21日獲悉,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上海市高質量孵化器培育實施方案》,旨在發揮孵化器在全過程創新、全要素集聚、全鏈條加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續優化科創生態體系,助力硬科技企業培… 查看詳情 >
-
今年上海將有50個十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會舉辦2023.7.21
7月20日下午,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介紹《上海市推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和《上海市推動會展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國際會展之都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 查看詳情 >
-
普陀區推出十方面舉措,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3.6.20
為貫徹上海市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全力推動普陀區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6月19日,普陀區召開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 一直以來,普陀是民營經濟大區,從厚植工業基因和商貿底蘊的近現代民族工業… 查看詳情 >